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的2000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困难状况得到明显好转,整体盈利水平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用3年时间摆脱困境的目标基本实现.成绩是可贵的、来之不易的.然而,我们看到,经营的改善主要是来自于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国有企业普遍性的经营亏损、资产流失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政府仍然对国企过多地干预和补贴,而企业经营者违法乱纪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禁而不止.国有企业的体制缺陷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市场经济和国有经济多方面的矛盾冲突在短时期内还没有改善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经历18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近两年的产权改革试点,为什么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困境?为什么相当多的国有企业情势更趋严峻?在国有企业问题上,我们有什么失误?值得我们反思。一、对待国有企业的四个失误18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作了多种改革试验,反而使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分析,主要是我们对待国有企业相继发生了四个失误:失误之一,没有深入掌握国有企业的全面情况,只看到国有企业患有“体制病”一面;没有认识到国有企业还患有体制外的“贫血病”我国在成功完成“一五”计划之后…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深层次矛盾迄今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难工如此之大,说到底,是因为传统国有企业组织制度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而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对应的经济体制,与此相联系,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所必需条件非常苛刻,必须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创造,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4.
靳志玲 《经济论坛》1997,(22):27-28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规范化运作的法律调整□靳志玲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经过试点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许多国有企业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可是生产经营状况并未得到好转,有的改制企业状况反而更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没有按...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我国国有经济占用约70%的社会经济资源,但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必须进行战略性改组,通过资本经营、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增量资产、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国有企业资产配置结构,从而使国有企  相似文献   

6.
国企改革攻坚挑战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使企业变成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改革二十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然而,为什么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活力,经营效益日趋下降?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不仅在国企自身。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就提出了政企分开,然而传统体制的政...  相似文献   

7.
刘德强 《经济学》2002,1(2):419-43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本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大体上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三个阶段。但至今为止, 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根本性问题即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思路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问题、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公司治理模式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并辅之以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 才能真正搞活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在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改革任务还相当繁重。在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很多工作都离不开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和滞流影响,我国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难以摆脱对政府部门的依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僵化和低效性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企业管理机能现状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经营亏损的重要原因。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有力的改革,即从政府方面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通过改革重组国有企业队伍;同时,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通过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国有工业企业内部管理改革思路和方法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6,(10):97-111
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以2003年国资委成立为政策冲击,系统地考察了外部监管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改制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外部监管能够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大国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的。其次,外部监管还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改制成效,充分释放体制变化所产生的效率能量,使改制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最后,从行业层面来看,外部监管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主要作用在上游行业,而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影响则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中下游行业。本文研究表明,外部监管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为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改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济活动仍然是资本的经营过程,包括物质资本经营、生态资本经营和人力资本经营,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物质资本经营是以人力资本经营为支撑的,没有人力资本的运作,可就不能把智力劳动与资本有机地统一起来,物质资本经营也就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实现资本增值。因此,从本质上说,物质资本经营的最终增值来源于人力资本经营。  相似文献   

13.
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鹤  程凯 《经济纵横》1997,(11):35-37
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制度曾令鹤程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韩国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政府投资企业的低效益,引起了韩国各方极大的关注。从1984年开始,对政府投资企业采取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其中的绩效评估制度在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中收到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8,(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是一种企业制度,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等都起着积极性作用,故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中都得到重视,并且长时间贯彻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及发展全过程,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先简述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有利之处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弊端,提出了改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弊端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国有企业民营化于1968年、1980年、1987年、1993年先后进行了4次。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按照国有企业民营化政策,完成了民营化的转型,但与计划相比却相距甚远,实际上的评价只是“低潮”。1987年曾推进了将韩国电力公司与浦项制铁的股票以国民股形式出售的计划,但由于股市低迷等原因,实际结果并不令人满意。1993年,以有主经营转换为重点,实施了将58家国有企业民营化和10家国有企业兼并、合并的计划,但这一计划也由于当事人(既得利益者)和经济力集中等原因,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1996年至1997年引入了管理民营化的概念,虽然根据这一概念制订了与国有企业经营改造及民营化相关的法律制度,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建立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杰 《经济论坛》2000,(11):25-25
我国政府在1997年初提出,要用三年的时间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骨干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体制的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与三年脱困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但是,国有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混乱的弱点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企业人事管理方面仍存在严重的误区。 一、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基层主管管理制度 多年来,困扰国有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就是内耗惊人,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中的基层管理干部没有发挥其才干的空间。简单地说,就是基层干部的职权被剥夺了,他们难以开展工作,基层管理者在…  相似文献   

17.
吴晓晖 《新经济》2005,(10):74-78
一.我省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企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1994年《公司法》实行以来,我省国有企业陆续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改制,新建企业基本上都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机构,但总体而言,有效的治理机制没有形成,实际上仍然没有超越传统体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人才驰骋环境任建业人是最重要的经营资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因为各种落后体制的局限,人才还没有成为企业的第一需要。一、让国有企业从襁褓经营状态...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能否转变成硬约束 ,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标志和关键。 1 996— 2 0 0 0年政府实施的信贷政策和刺激需求的政策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防止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在使有效需求不足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 ,国有银行出现了“惜贷”行为。然而这种“惜贷”行为并不是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硬化的表现 ,因为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体制根源没有改变 ,国有银行既没有更大的动力监督国有企业贷款使用 ,也没有能力阻止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继续攀升和停止增加对国有企业贷款。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期间的信贷约束政策不是有效的。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 ,无论体制改革还是政策制定 ,只有使国有银行有足够强的激励去监督国有企业贷款使用 ,并使国有企业对其努力的收益有稳定的预期 ,信贷约束政策才会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潘诚 《经济师》2000,(4):29-30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微观机制中的国有企业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从总体上看 ,国有企业近十几年的改革基本上成功地解决了企业的权、利分配问题 ,但代理者 (企业经理 )的才能、就业及利益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无论是对代理人的选择 ,还是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一个有效的代理者 (经理 )市场的建立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引进经理市场促进经营者的选择规范化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职责的指挥者 ,其作用是相当特殊的。准确地说 ,并不是所有的经营权所有者都能称为企业家。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家的土壤 ,他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