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基业长青的基础,集中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基本素质。自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公司党组以科学发展总战略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电网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实践中,打造了一个新型的国家电网,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国家电网公司,培育了彰显时代精神的优秀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表现为高科技企业借助于风险投资的成长和风险投资通过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增值。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能够融合的基础和前提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性,只有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的程度达到彼此接受和认可的共同理由时,它们才能够结合在一起。从经济学的逻辑角度出发,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与高科技企业融合,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的经济形式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企业只有做强才不会被“吃掉”。那么企业管理当然是重中之重,然而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我国的企业成本管理还不是特别完善,本文针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朝新 《经济师》1992,(10):40-41
<正> 企业形象设计和塑造简称“CI”计划(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的缩写),是指企业形象战略的总体策划。“CI”在我国工商企业已呈日趋走红之势,许多企业不仅视“CI”为现代经营管理之时尚,而且将它奉为打开市场竞争之门的钥匙。各个企业情况不同,开锁的钥匙也不尽一样。通观一些企业开展“CI”的实践,笔者认为设计和塑造企业形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2014,(10):4-5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推进企业自愿清洁生产: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引导企业争做环保模范。3月14日,福田区启动自愿清洁生产工作,将通过资金补助、项目奖励、政策扶持、优化行政许可等手段,引导辖区环保监管重点企业开展免费自愿清洁生产,创建“福田区环保模范企业”,逐渐形成“一点一滴促进环保,千家万户参与环保”的社会新风貌。  相似文献   

6.
所谓“企业行政”是指企业采用行政手段经营、管理及生产。这些企业尤其是乡镇集体企业的不规范行为,造成了市场经济中主体的含糊、混乱,给监督、执法部门带来操作不便或无法操作,延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市场的形成。其危害是无法估量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而不股。近年来股份制企业作为西方市场经济主体的成功模式,引进中国后,在实际操作中却变了味道。有一些企业,虽然其在工商局审核的材料均是按照各种规范来操作的,但营业执照发放以后,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开始了它们的“行政”行为,一些企业股东虚设,…  相似文献   

7.
如今企业越来越有“品牌意识”了,但不少企业却忽视了品牌的“个性化”经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品牌的灵魂是什么?是“独特性”,是“个性”。一个品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才可以在品牌海洋里不被淹没,脱颖而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才可以在自己的市场有号召力和吸引力;才可以得到消费者的清晰认知和较高认同。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二五”人才规划明确提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着眼于企业发展,创新用人机制,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快速发展出现的人才奇缺瓶颈以及“用工荒”、“技工荒”困境,以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分析职工队伍素质现状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技术工人的培养、使用与考核规划,落实培训、培养责任和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技术工人的职业化塑造的途径,不断满足企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他们一项共同的任务。解决新问题,离不开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涉及着一个相互联系的创新体系。下面,我们只说说其中的管理创新问题。1“新”“者”企业两大类,管理创新各不同目前,中国企业的分类不少,因而企业的类别也很多。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它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改革开放前已有的企业,简称其为“老”企业;另一类是改革开放后新生的企业,简称其为“新”企业。所谓“老”企业,其代表自然就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人们也叫它们是“…  相似文献   

10.
塑造和提升组织韧性是我国全球化企业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关键成功要素,而新兴的天生全球化企业与传统全球化企业在韧性塑造中却面临不同困境。采用双案例对比研究方法,选取TikTok和华为分别作为天生和传统全球化企业的典型成功案例,探索两类企业组织韧性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两类全球化企业的组织韧性虽表现出稳健性、冗余性、灵活性、兼容性和适应性五个共性特征,但韧性特征的具体解释、形成过程和驱动要素等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天生全球化企业经历韧性塑造、韧性激活、反超改进三个韧性特征形成阶段,差异化驱动要素分别是“内韧和外联”“事中预判”“反思”;传统全球化企业经历韧性激活、韧性再造、反超改进三个韧性特征形成阶段,差异化驱动要素分别是“事前预判”“去冗余和激励”“开放”。对比天生和传统全球化企业组织韧性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既是在逆全球化时代对我国全球化企业组织韧性理论规律挖掘的新探索和补充,也为我国全球化企业塑造自身韧性体系提供了精准成功对标案例。  相似文献   

11.
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企业技术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为青工求知学技、提高素质搭建平台,强化企业技术骨干与广大青工的交流与沟通,使广大青工在师傅的指导下迅速掌握本岗位专业技能,做好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逐步培养一批知识型、专业型、技能型的青年技术骨干,为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企业人才建设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谁拥有了人才,占领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本文主要对岗位锻炼对加速企业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治党、安邦、强国的伟大战略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是党的先进性的灵魂。代表先进文化是三个代表其中之一。企业文化也是代表先进文化重要内容。目前,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开展,一个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在某些企业中却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忘却了“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先有企业,还有先有企业文化?许多人肯定认为不言而喻:有了企业才会形成企业文化,正是企业在成功之后才总结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其实,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的萌芽已不自觉地植根于创办企业时的动机和观念中。一些人谙熟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之功用,开创了新建企业事先规划好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而后成功推动企业初始启动的范例,从而大力凸现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尤其是我国刚刚加入WTO之际,企业将直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在我们原来所不熟知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下运行,所以,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的的建设经验,来逐步营造和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成功地塑造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呢?依笔者所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4.
顾震宇 《经济论坛》2000,(14):21-21
企业是如何看待它们的顾客的,也就决定了企业会如何对待它们的顾客,决定了企业会如何处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企业与顾客之间一切活动的导向。客户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人人心知肚明,尽管“顾客是上帝”、“顾客第一”、“服务第一”等类似的口号被众多的企业称为其宗旨,并体现在许多企业的广告创意之中,然而,这种精神却没能很好地体现在员工的具体工作中。难道企业对消费者所做的种种承诺仅仅是为了打造“光环”吗 ?而这样的“光环”究竟能够闪耀多久 ?这是一个值得好好反思的问题,是一个企业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内在…  相似文献   

15.
孙红燕 《经济与管理》2008,22(10):93-96
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瞪羚企业”的成长也必然与环境相关,从人才资源供给、良好的投融资服务环境、创业孵化网络环境、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政策支持环境五个主要环境结构纬度构建了“瞪羚企业”的成长模式。当前中关村“瞪羚企业”面临的环境具有人才资源、创新创业文化融资、创业孵化网络、政策支持等优势,企业应追求内涵才发展,强化创新意识,以求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及构成、企业文化基本内涵和作用进行分析,提出在现今保险业大力发展的前景下,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十条”)政策出台后,保险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时期,通过积极开发有利于保险公司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培训,以人为本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价值观等多方面,逐步论述如何加强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在保险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秦奉禄 《经济论坛》1994,(13):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脱颖而出,企业家队伍日益发展壮大。但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看,企业家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选人用人观念滞后,不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领导同志和组织管理部门仍未冲破传统的选用企业干部的思维定势,程度不同地存有“用行政领导的标准选拔企业家”的思想;“厚德轻才,求全责备”的思想;“论资排辈,凭关系用人”的习惯思想;“四平八稳,老实听  相似文献   

18.
徐世伟 《经济管理》2007,(12):25-29
“美特斯邦威”和“谭木匠”是来自不同行业的典型的草根型企业,但它们的发展具有共性。本文分析了两家企业如何利用外部资源,实施虚拟经营和信息化管理的共性特征。草根企业应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实施虚拟经营,而信息化是实施虚拟经营的基础,企业信息化道路具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企业界,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人们往往把“个大体壮”的国有企业比喻为“老虎”,而把“轻小灵便”的乡镇企业称为“猴子”。在过去的十多年的改革中,无论“老虎”还是“猴子”,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今天,我愿意从一位乡镇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谈谈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的差异以及一些共性的问题。国有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支柱,过去是支柱,以后还将是支柱,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一批有“保姆”的企业,它们的“保姆”就是政府,从原料供应到资金落实、从生产经营到产品销售,到企业员工的生老病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适应市场,加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职工的职业道德显示出它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对一个企业来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它能激励职工为共同的价值理想而奋斗,强化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L进心,塑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职工的良好职业道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目前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在一些企业、单位领导工作中存在的“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