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年初我在《住宅与房地产》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物业管理‘边缘化’与‘苏联解体’",对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将部分服务类项目分包给社会上的清洁、保安、绿化等专业公司提出了质疑。文章认为物业管理企业把本来是物业管理主要服务内容的保安、保洁、绿化等项目越来越多地分包给社会上一些所谓"专业"公司,使得物业管理企业功能弱化,业务萎缩。文章提出:这样下去,物业管理公司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进而物业管理行业还能够称其为一个行业吗?  相似文献   

2.
《中国物业管理》2011,(9):I0139-I0140
重庆大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单位,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民营企业、重庆市物业行业诚信企业等荣誉。公司法人代表王宣女士2010年荣获“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管理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员工5000余人。国优项目4个、市优项目9个、区优项目11个。大正物业是目前重庆市管理规模较大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为重庆乃至西部优秀的物业管理品牌企业。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了解菏泽市物业管理工作现状,促进全市物业管理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最近通过到各县区房管局听取工作汇报、调查走访物业管理企业、实地察看物业管理项目,对各县区的物业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物业管理》2014,(7):J0063-J0063
<正>通过十年时间的发展,安徽新亚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从创业时的七个人、如今已拥有员工1500多人,企业从成立之初的一无项目、二无技能等情况下,目前物业管理项目已达到56个、物业管理面积已突破900万平方米,持有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其管理的多个项目先后获得了"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工业区"、"安徽省物业管理示范大厦"、"合肥市物业管理示范大厦"、"全国物业管理改革发展30年行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5.
怀化市现有34家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各类物业项目面积450多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物业管理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物业管理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奇迹。几年时间公司规模从几十人发展到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不在少数,物业管理项目的服务标准有了显著提升。创国家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省级物业管理示范项目、市级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7.
物业管理专业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产生,各大学已经为行业培养了大批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他们相继走向社会,参与到了物业管理工作中。然而,经常跟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和职业经理人打交道,就会听到他们最多的感慨一一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符合我们企业的要求啊!对于此问题,作为一名毕业将近8年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我来谈一下切身感受。一、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前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已经无需用“物业管理行业是朝阳产业”来证明了,前十几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直接将物业管理市场化推到了一定的高度,不动产投资者、商品房业主和后勤社会化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了物业管理服务消费价值的认识,未来,物业管理行业将继续向前走。面对良好的市场需求,我们不禁要问,物业管理专业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其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市场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王刘莉 《中国物业管理》2007,(9):I0001-I0002
<正>南京银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城物业)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属于国家二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目前公司管理的物业项目以中高档楼盘为主,包括住宅区(多层、小高层)、政府办公楼、商业写字楼等多个物业类型,总管理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银城物业成立十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已经发展成为南京地区物业管理行业中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9.
物业管理项目获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代表着该项目出色的管理服务得到主管部门、全体业主和行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这对于企业是一个重要的荣誉。"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评定过程中,公司全体员工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把评定过程中的经验与全行业共同分享,可以给行业其他正在计划申报"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的企业予以借鉴,本刊特别开设了"示范项目"栏目,本期重点解析物业管理项目的硬件整改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不少物业管理项目重新选聘了物业管理企业,多数项目实现了新老管理单位的平稳交接,但也有一些项目,新老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权移交过程中发生了矛盾和摩擦,有的甚至形成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面。这种情况在广州、北京.成都等地都有发生,既干扰了业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也给物业管理行业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期有不少文章针对这种情况加以广泛的探讨,很有意义,尤其邹劲松同志的文章,深入分析了矛盾发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很有见地。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深圳市开元国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元国际)全权委托管理项目的面积达到1002万平方米,累计综合管理(含顾问项目)超过2000万平方米,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委项目突破千万平方米大关的民营物业服务企业。同样,在内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香港悦华置地物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悦华置地)在2007年接管项目1000余万平方米,全部管理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当然,还有更多的民营物业服务企业在迅速地成长——这个成绩并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企业,它的背后是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向好的缩影,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一个讯息——民营物业服务企业逐步登上行业发展的舞台。这种变化的最大受益者除了民营物业服务企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业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和广大业主自治意识的日益提高,在管理活动中,由于解聘、重新选聘和交接引发的问题也日趋增多。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项目上的“进”与“出”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对于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规范市场运作、调节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保定市物业管理现状 保定市于1993年成立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到2005年底已有注册物业公司172家,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物业管理企业中,三级资质的171家,二级物业管理企业1家。物业管理企业由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的104家,占60%;由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的34家,占20%;独立建制的物业管理公司34家,占20%。物业管理企业盈利的8%,保本经营的37%,亏损的55%。全市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面积达1100万平方米,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物业管理项目31个,市级优秀物业管理项目29个。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产业成熟的专亚化管理在美国,物业管理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产业。高度专业化是该国物业管理行业最显著的特点,与我们目前要讨论的中国物业管理的"上海模式"有很大的相似。开发商开发完项目后会把后期的物业管理全部交给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接管的物业管理公司一般只负责整个住宅小区的整体管理,具体业务则聘请专业的服务公司承担。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物业管理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数量、规模和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纳入专业管理的物业的类型或面积,其增长速度都非常迅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物业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纠纷持续增多且不断激化,严重地影响到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6.
《湖南房地产》2005,(3):48-48
长沙均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我省物业管理行业的后起之秀,该公司管理的亚大时代写字楼项目荣获国家示范大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物业管理》2007,(7):30-30
武汉和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武汉地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3月,后于2002年2月28日正式更名为武汉和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获得物业管理国家贰级资质的企业,公司目前下辖管理项目9个,涉及到住宅、商业、写字楼、工业等多种物业形态,目前管理面积160多万平方米,有多个项目获得省优、安全文明小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8.
在物业管理工作中,一线的员工最贴近业主和客户,能够最直接地将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理念、服务素质、企业文化传递给业主和客户。从这个角度讲,项目经理、保安员、保洁员、维修人员等基层工作人员就代表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特别是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中,他们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因此,可以说他们是“物业管理行业最可爱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90年开始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回顾物业管理行业30年的发展历程,很庆幸亲身经历了其中的21年,在中国物业管理这个新行业中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并在团队建设、企业管理方面成功实践,将原来由4个人组成的物业管理团队打造成闻名中国的物业管理第一品牌,培养的物业管理人才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应该说,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支持和行业同仁们的积极创新、勇于探索是分不开的,而今天,我们清醒地对过去作自我批判,也正是为了物业管理行业的明天能够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物业管理专业在校生的所思所想,进一步推动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物业行业人才体系的建设,《住宅与房地产》专门对物业管理在校生的心理状况做了一次调查。一方面从专业角度了解物业管理专业在校生当前的心理状况,一方面向社会及用人单位展示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对社会的期望。一、调查背景自深圳诞生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开始,物业管理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企业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提升,要求一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加入到物业管理行业中来。加之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高端物业的不断出现,都要求物业管理能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于是就催生出了物业管理专业。纵观国内的教育现状,物业管理专业大多仍处于高职高专层次,如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本科的院校还不多,如广州大学、上海财大、武汉理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