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纪刚 《活力》2009,(10):78-78
雇佣关系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在特定或不特定期限内。为他方提供劳务,他方给付报酬而形成的契约关系。承揽关系,则指承揽人按照定做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并交付该工作成果,定做人接受该工作成果并对此支付一定报酬的契约关系。美国法律中将承揽人称之为独立合同工,或者独立契约人,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经人介绍,在娄某开的个体服装店定做了一套西服,因他是老裁缝,手艺高,所以我付的报酬也高。但衣服做成后却使人大失所望,工艺很差。我经过调查后得知,原来是娄某因为揽的活太多,忙不过来,我的衣服是他交给一个新收的徒弟做的。我于是提出重做或者另行商定报酬,娄某都不同意。请问我该怎么办?刘东学刘东学同志:你信中所谈的情况,实际上是一个承揽合同的履行问题。所谓承揽合同,是指承揽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来完成定做人所交给的加工、定做、修缮等任务,定做人接受该项成果,并给付约定报酬的协议。承揽合同的重要特…  相似文献   

3.
程塨 《活力》2010,(6):70-70
雇主与雇工是雇佣关系,所谓雇佣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在一定或不定期间内,为另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的契约或合同。给付报酬的一方为雇主,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雇工。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合同关系和加工承揽关系很容易混淆,这是因为劳动合同和承揽合同有很多共同之处:劳动合同和承揽合同都凸显了人身性质的属性,内容都包括劳动者提供劳动。两者不同之处是:承揽合同签订的目的就是承揽人帮委托人完成交付的工作,标的是交付劳动成果,不是工作的过程,但是劳动合同标的是劳动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在承揽协议中,承揽人利用自有的劳力、设备、技术等独立做出劳动成果,与定作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厘清二者关  相似文献   

5.
一、代理关系与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报酬契约在研究报酬契约与赢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首先会想到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报酬契约,也还会想到会计的报告盈利在签订、履行和评价报酬契约时所发挥的作用。詹森和麦克林最早为企业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契约建立了模型。他们认为,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契约是一种代理关系。所谓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若干个委托人聘用其他人员<即代理人)代表他们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在股东与经理人员的契约中,股东是委托人,经理人员为代理人,在现实社…  相似文献   

6.
契约存在于企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契约签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将双方的业务设置在一个信息差异较小,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是企业内外普遍的信息不对称,其充分条件是应计制及公认会计原则的运用,必要条件是企业内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的签定.盈余管理主要是处于企业内部信息优势一方的管理者,为了取得报酬契约中的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调整会计数据的行为.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存在着正面、负面和中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一般而言,地主与佃农之间有三种典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契约方式:工资契约制、分成契约制、租赁制契约制.工资契约制指地主以工资形式雇佣佃农从事劳动,地主负担所有投入,获得所有产出,承担全部风险,佃农获得工资报酬;分成契约制指地主将土地租给佃农,或契约双方中一方负担所有投入,或地主与佃农分担投入,契约双方按比例分配产出实物,共同承担风险;租赁制契约制指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固定租金或实物,农民负担所有投入,获得所有产出并承担全部风险.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关系,是某人或某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审计关系,是指一项审计行为必然涉及的审计员、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方之间所形成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区分的理论更多是法外视角研究劳动关系问题的结果。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或劳动关系并非是指存在先在的供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而是指法律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关系,该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法律关系产生的过程不是寻找社会关系的过程,而是判断法律规范规定的构成要件是否具备的过程。法律调整劳动关系因此是指出现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以一方提供依附性劳动、另一方支付报酬为主要义务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即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从上述劳动关系的逻辑出发,则事实劳动关系概念需要正本清源,集体劳动关系非法律意义的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社会劳动关系、个别劳动关系等概念无存在必要。劳动法学研究应实现从法外视角向法教义学研究并重的转换。我国劳动法的规则体系和理论体系应围绕劳动关系展开。  相似文献   

10.
战略联盟的不完全契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联盟是在独立企业之间,单个企业拥有有限控制的一种组织结构.由于每个参与伙伴仍然是独立的企业,处于联盟主导的核心企业和从属的下游企业需要通过一系列契约条款界定专用资产和信息利用.联盟之间的企业关系实质上指各种形态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期权(OPTIOPN)又称选择权,是根据契约或其他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赋予期权持有人的一种权利。根据该权利,期权持有人可以要求在特定时间、按特定价格向期权义务人购买或出售特定数量的标的资产,但期权持有人并不承担必须购买或出售该资产的义务,也就是说,期权持有人具有执行或不执行该权利的“选择权”。通过期权合约,一方当事人付出一定代价(期权费)并将风险转移给另一方,另一方当事人承担风险但获得期权费作为补偿。  相似文献   

12.
不对称合作关系在企业合作中广泛存在。从合作产出、绩效衡量以及报酬补偿等方面分析不对称合作契约设计的原理;在构建不对称合作契约模型基础上,与完全信息下最优契约比较,说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双边道德风险对合作收益的影响;讨论不对称合作中不同绩效衡量和风险态度的契约激励效果;并据此阐释企业经济人的契约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有别于灵活就业的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盛行 近年来,职场上出现一个新趋势,就是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盛行。非典型雇佣关系是指劳资双方都不期待雇佣关系的持续。表现为工作时数不固定、工作时间和数量具有潜在的不可预期性、工作安排不确定的一种关系。大体而言,包括部分工时工作,三角雇佣关系如劳务派遣工作、合约工作、短期聘雇,临时性工作,以及独立契约工作(如SOHO族)等。它不完全等同于灵活就业,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多有雷同。  相似文献   

14.
赵丽芳 《会计之友》2005,(9A):81-82
契约存在于企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契约签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将双方的业务设置在一个信息差异较小,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是企业的外普遍的信息不对称,其充分条件是应计制及公认会计原则的运用,必要条件是企业内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的签定。盈余管理主要是处于企业内部信息优势一方的管理者,为了取得报酬契约中的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调整会计数据的行为。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存在着正面,负面和中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将“公民行为”概念从个体层面扩展到了组织层面,提出用“组织间公民行为”来表达组织在长期交换中的一些特定行为,并梳理出了它的5个代表性维度.本文同时结合关系契约和心理契约理论,构建出了一个组织间公民行为的发生机制;其中,将心理契约引入该机制中,更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完善了现有的组织间关系研究范式.本文进而以3个具体例子对该机制进行了阐述,为组织进行关系管理提出了建议,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是指由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由于劳动者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数亿人的利益,更牵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关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理论支撑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由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很容易得出:由于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两个行为主体,那么就理所当然的会存在两个不同的目标函数,这正是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管理报酬契约的设计 1.设计管理报酬契约的必要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大多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别处于委托代理链的两端,由此产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两者目标不一致.对所有者而言,他们追求自身财富的最大化;对管理者而言,他们追求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这种关系也决定了两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管理者的行为有时会背离所有者的利益,对所有者财产造成损害.为了消除这种"道德风险",所有者可以拒绝雇佣管理者,自己来经营.但经营企业是一项复杂且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而所有者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可能并不具备所要求的技能.在无法解决这种问题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道德风险带来的代理成本,所有者可以通过与管理者签订管理报酬契约,激励管理者选择和实施可增加股东财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任何交易都是通过契约关系进行并完成的(Williamson,2001).市场个体就其各自的谈判能力、谈判技巧和信息条件与具体对象达成契约.但Grossman&Hart(1986)指出,由于受到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的影响,真正的完全契约不可能存在.因此契约都包含大量的治理条款.这些条款规定了交易双方的行为方式、利益格局和环境变化时的决策程序或再谈判规则等.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概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Argyris(1960)、Levinson et al.(1962)、Schein(1965)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作为对构成员工-组织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更具体来说,他们把心理契约定义为关于一方应该得到什么和相应付出什么才能作为与另一方做出的贡献相互交换的一套信念。Rousseau(1989)也认为,心理契约是指一套由员工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