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信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分析 信用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增加最终消费品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促进产品销售,刺激投资,扩大乘数效应,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背景下,刺激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费需求不足已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终消费对经济持续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应通过增加公共消费、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税收政策、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消费热点转换、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等手段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税收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能够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分析了不通税种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对于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需求主体包括投资需求主体和消费需求主体。刺激内需,既要刺激投资需求,又要刺激消费需求,在当今相对过剩的经济中,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费需求,分析需求主体的层次性关键是要让其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财政政策可分为中央财政政策和地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分为“面上政策”和“点上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结合,这里要强调的的是:中央财政政策和面上的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地方财政政策和点上的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两者的配合虽有难度,但是这种结合对刺激消费需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形势下,要想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和社会各方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势在必行。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先后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社会投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增长,却无法产生扩展效应,社会消费需求依旧,精心培育资本市场,对提高居民收入预期,刺激投资与消费需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形势下,要想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和社会各方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势在必行。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先后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社会投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增长,却无法产生扩展效应,社会消费需求依旧,精心培育资本市场,对提高居民收入预期,刺激投资与消费需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筠 《新疆金融》2006,(B10):22-24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扩大消费需求与扩大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相对稳定。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2%,而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8%。而且消费需求的扩大也将为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创造更大的空间。消费需求不足,必然使大量投资形成产能过剩,从而使业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增长困难,进一步降低整个居民购买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造成生产过剩并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来说,扩大内需的最佳策略是扩大消费,再由消费诱导投资,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最有效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刺激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费需求不足已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终消费对经济持续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应通过增加公共消费、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税收政策、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消费热点转换、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等手段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提高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对外贸与投资的依赖,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的根本出路.但在大力刺激消费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消费始终难以有效扩大.本文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投资内部结构失衡问题,进而从投资内部结构失衡制约消费的角度剖析消费不足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经典消费需求理论、分析税收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扩大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