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石油工业"十五"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石油经济》2001,9(7):5-10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对油气等优质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较快,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工业将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加强勘探、合理开发,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发展方针;继续实施市场化、国际化、低成本、科技创新和持续重组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善石油储采结构,提高天然气对原油产量的比例、境外份额油与国内原油的比例及油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发展重点是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增加后备储量、保持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加快“西气东输”等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结构;拓展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弥补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加快建设国家战略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部油气资源现状.认为未来西部油气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在于: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后备储量;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努力提高油气资源采收率;实行经济开采,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大引资力度,促进对外开发;改革油气田审批制度,实行税费倾斜政策;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现行行业管理体制;尽快制定鼓励和促进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的激励政策:加强环保立法并开征环保税。  相似文献   

3.
实行全球能源战略建立全球供应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全球能源战略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支配与控制全球能源资源,而是为了使我国建立长期安全稳定的全球能源供应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能源保障,并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有利的能源供应条件。全球能源供应体系应由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国外能源供应体系和能源战略储备体系三部分组成。国内能源供应体系应是以煤炭为主,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其他新能源多元发展的供应体系。国外能源供应体系应是市场采购与直接开发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供应体系。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应是实行“实物储备与产地储备相结合”,“国家为主、分级储备、官民结合”的储备体系。全球能源战略的基本特点是双向式发展,即既要利用国内资源,又要利用国外资源;既要利用陆地资源,又要利用海洋资源;既要利用传统能源,又要利用新型能源;既要开源,又要节流;既要消费,又要储备。  相似文献   

4.
对世界上6个天然气生产或消费国的天然气政策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其政策共同点在于:重视通过政府政策对天然气市场进行引导;强调市场自由化对天然气供应安全的重要性;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天然气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外交等手段实现进出口目标。这对我国加快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即我国天然气发展一方面应立足国内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政策引导与政府协调监管;另一方面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慎重稳妥地进口国外天然气和吸收利用国外天然气新技术,加快天然气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境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油企业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开展100多个国际油气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中国企业的境外油气勘探开发面临新的机遇:世界油气资源前景良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资源全球化配置;经济危机下国际油气资源合作的机会增加;经济危机将促进新一轮油气资产并购与重组;油气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广泛的国际能源合作。同时,需要清晰认识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世界石油工业受到近期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的能源发展受到来自西方的多方面遏制;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激烈,安全形势严峻;国内统一协调机制有待完善;财政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层面的基础性境外油气工作薄弱;高风险油气勘探开发的工程技术水平落后。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境外油气合作:研究制定境外油气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建立健全境外油气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大财政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境外油气风险勘探保障机制;加强基础性境外油气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中俄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中俄经贸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但面临合作领域局限、合作方式单一、油气田开发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力、天然气进口价格可能大幅上调、俄未来政局变化和利益博弈以及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不利于扩大和深化中俄油气合作.建议构建中俄能源合作安全保障与协调机制;加强中俄油气合作,扩大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降低风险;完善中俄天然气购销合同的定价方式;加快推进能源改革,加强国内油气开发,增强我国利用境外油气资源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4年底, “一带一路”区域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3077.1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325.7万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球石油、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56.3%、58.2%.基于油气资源潜力和重大油气新发现,优选出“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重点含油气盆地,并进一步优选有利于勘探开发的目标区.“一带一路”是目前和未来中国油气进口最现实、最主要的来源区,是中国境外油气合作的优先目标区.应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加强与国内油气发展战略的对接,带动形成国内外、东中西联动的油气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资源接替:一个需要全方位努力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石油工业“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十五”期间石油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增加后备储量,保持石油工业稳定增长;拓展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弥补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加快建设国家战略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供给安全。因此,油田企业必须把资源接替作为持续发展的优先战略,努力实现资源接替和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亚地区主要天然气资源国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源潜力,以及该地区储产量增长趋势,评价其出口供应能力和天然气供需形势。该地区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国供需形势变化造成的气源风险,管道长距离跨境运输及地区安全形势导致的管道运输风险,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断供风险,构成目前中国从中亚地区进口管道气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基于中亚地区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新形势,针对经由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气源供应,建议:一是跟踪中亚地区勘探开发新动态,积极寻找可接替气源,寻找储产量新的增长点;二是研究主要天然气资源国的能源战略和出口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抓住机遇与中亚资源国在能源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三是拓展与中亚资源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多元化合作,科学合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保障中亚资源国对中国天然气出口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障能源安全必须弄清能源供应的主要非安全因素是什么,这些非安全因素来自哪里,并根据经济和环境承受能力,选择合理的方式,使环境和经济的综合成本最小。我国总的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产量能保证一半的石油供应,保证最基本,最关键的需要;世界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技术进步,勘探开发成本不会有太大增加;预计进口石油所需支付的外汇始终不足中国预期出口收入的6%。综合考虑,我国能源保障供应安全的战略和途径应是:(1)用尽可能低的代价进一步增强国力;(2)尽量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3)加强与石油消费国和输出国的对话;(4)逐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产油国和跨国公司的合作;(5)实际能源供应多元化,石油进口来源、获取方式、运输通道多元化等战略。(6)实际正确的资源战略,尽可能多地和安全地利用国际资源;(7)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