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解放国企》指出中国国企改革的问题涉及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石油、石化、电信、铁路、金融……这些企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因此,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但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国企改革近乎停顿。未来几年,国企改革会取得实质  相似文献   

2.
荐书     
正解放国企作者:张文魁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2014-5最权威的国企改革蓝图详解本书指出,中国国企改革的问题涉及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包括石油、石化、电信、铁路、金融等,这些企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因此,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但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国企改革近乎停顿。未来几年,国企改革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吗?国企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  相似文献   

3.
国企改革未来之路在何方?有观点认为,国企“只做公益不挣钱”,是一种改革的倒邀。这样的担心其实早了一点,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被确定为公益型的国企,到底肯不肯做公益。按照国资委的定位,公益型国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经营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一系列改革,但收效甚微,直至十四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把国企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企业制度创新,将产权明晰作为搞好国企的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方向要不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魁 《发展》2004,(11):3-3
最近,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对国有资产流失与经济发展、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归属、国资贱卖、国企改革是否有阴暗面等问题进行了大讨论.有人认为走过20年历程的国企改革是不做研究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造成了很大祸患,所以应该停止国企的产权改革.中国是否应该停止国企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经营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一系列改革,但收效甚微,直至十四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把国企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企业制度创新,将产权明晰作为搞好国企的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经营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一系列改革,但收效甚微,直至十四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把国企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企业制度创新,将产权明晰作为搞好国企的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混合经济所有制”的要求,全国各地再度呈现国企“改革热”.通过国企改革强化中国经济活力,释放主动性增长动力当然是好事,但且慢,我们的问题是——红利去哪儿?会不会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会不会再度变成贱卖国资的盛宴?笔者认为,必须汲取上一轮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必须在改革设计之初就对国有资产股权出售的收益做出制度性安排,核心是如何为中国全体老百姓带来应有的福利.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中共中央宣布在今秋要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就国企改革作出重大决定。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到底什么是“重大决定”?国企当前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态势之下?当前国企改革的症结何在国企改革,人们都说到了核心阶段、攻关阶段、攻坚阶段,至少国企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成效。因为整个国企从改革开放以来,亏损面在扩大,家政增多,国企的不景气已经给中国的经济改革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它所带来的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下降、税收不能到位、财政补贴、失业率的惊人上升,都已给整个的中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牵制了中国改革的步伐。我认…  相似文献   

10.
实行国有资产产权代表与经营者管理分开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有产权代表与经营者管理分开的客观要求 1、管理分开是国企改革深入展开的必然要求 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下放经营自主权、利改税、投改贷、租赁承包、股份制改造和目前进行的以产权多元化及股分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历程。每一步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企业生产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企内部活力问题始终未解决好。……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贵刊上期的封面文章《谨防国企改革疲劳症》介绍了国企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动力缺失问题,给读者们敲醒了警钟。目前的中国国企改革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由政府推行、政府规划、政府支付成本。由于中国的劳动者组织度不高,改革又得到政府的支持,改革中暂时的得利者轻而易举地将责任推给了改革本身, 使得相当多国企员工对改革谈虎色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的逐步出台,新一轮国企改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和公众期待.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更被认为是解放国企、拯救国企、医治国企 "活力缺乏症" 的利器.  相似文献   

13.
冀志罡 《新财经》2014,(5):53-53
混合所有制的提法很好,我认为是蕴含了未来解决国企问题的钥匙。但即便如此,决策者还是必须想清楚,国企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风险在哪里以及未来的愿景何在。  相似文献   

14.
金琳 《上海国资》2023,(10):23-28
<正>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2023年10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这是国资委首次公开发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行动纲领,本轮改革的重点任务和行动指南也正式亮相。“大国资、新国企”有望成为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成绩固然可喜,但是回过头去看,国有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国企是否还会返困?今后几年国企改革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这些问题颇为引人关注.   ……  相似文献   

16.
李铮 《产权导刊》2015,(6):62-6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对现有的国有企业进行增资扩股,引入有实力的民营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以此增强国有企业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促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大幕开启,特别是在国务院国资委颁布实施《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得到稳妥有序推进.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联交所")以深化服务国资国企改革为己任,不断强化资本市场功能,通过规范、高效、专业的服务助推国资国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施混和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余年,各项改革节节推进,攻破一个又一个营垒。而持续时间最长的,见效最慢的,久攻不下的营垒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解的一道题。因此,国企改革被列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为解这道难题,曾推出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试点。为治好国企病,曾开出减轻企业负担、转换企业机制、砸三铁、抓大放小等一味味良药。不知为什么,国企不但没改好,反而效益一滑再滑,亏损一增再增。权威部门统计:今年国企亏损面高达43%,并…  相似文献   

19.
5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7〕3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到2017年年底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主要是指将传统国有企业改组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可以说,在我国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在现已取得的瞩目成就中,国有企业的改革比任何一项改革都更加令人关注,也更加地位卓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企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成为国企改革的起点;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国企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拉开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提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党的十六大决定,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发展混合所有制"写入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突出了所有制改革的思路,《决定》中对"混合所有制"的措辞由十六大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大力发展",变为"积极发展",凸显出决策层对所有制改革必须破局的坚定和急迫.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