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红 《上海经济》1997,(3):8-10
一、历史回顾:沪港经济的互动态势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沪港两地有互惠互利、携手合作的历史,特别是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上海——香港外贸高速发  相似文献   

2.
差不多在一个月以前,沪港双方在香港讨论了相同的话题,对沪港合作办好世博会有了广泛的认识。两地的合作不仅对本身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带动华南、华东经济,进而影响全国经济的重要战略,在这个过程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成为沪港双方长远发展、多元联手、广泛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同时我们看到了沪港合作办世博会的广阔空间,香港公司可对世博会各项目参股投资;香港金融机构可参与举办世博会所需的项目融资、财务咨询、国际结算、内部财务控制等金融服务;香港  相似文献   

3.
李元春 《上海改革》2004,(10):62-64
随着CEPA的签署和实施,大陆各地区都加强了和香港的经济联系。上海和香港的经济往来历史悠久,当前两地经济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基于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合作。沪港经济合作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要展开新思路推进沪港经济合作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沪港经济》2005,(6):50-52
沪港经济高级顾问委员会由沪港两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著名企业高层主管组成,是沪港经济杂志社连接上海、香港等地著名人士、著名企业进行交流、联谊、开展经贸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沪港经济高级顾问委员会为促进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和交流,定期组织高级顾问参加研讨、联谊、商务考察、讲座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沪港经济》2007,(12):62-63
特稿推进沪港经济合作的三大举措/7沪港合作还有好大的空间/7开创沪港合作的新天地/7为建设经济强国扮演重要角色/7回归10年:香港经济峰回路转/7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里/7专访吴思远的上海情结/7——访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为沪港经贸合作搭一个平台/7——访香港特区政  相似文献   

6.
沪港经济发展协会在1984年11月成立以后,《沪港经济》杂志也在1985年5月正式创刊了。 当时的情况是:上海想通过香港这个窗口了解世界经济,而香港则希  相似文献   

7.
吴跃农陆锡民几‘︸月片月片特稿SPECIAL REPORT’98沪港经济十大新闻百年回眸:沪港十大工商名流百年回眸:沪港十大经济事件百年回眸:沪港 大著名品牌香港股市百年风云录百年回眸:沪港}一大商业街危机意识十竞争意识之走向成功…百年回眸:沪港经济十项世纪之最你知道21世纪的香港吗?..t.... ...…林景星.......吴跃农潘使进水比月q月峙r、︸(香港)钟边(香港)钟边本刊专稿FEATURE创造“世界名牌”.......................、.........t.....................张瑞敏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t,.二t....傅…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时任上海市市长 “我支持沪港经济的发展,我们将用做好上海经济工作的行动来更有力地支持沪港间的经济合作。希望《沪港经济》能够担负起提供信息,促进沪港经济交流的任务。希望我们的港澳经济研究人员在研究香港经济活动及其规律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沪港经济》2011,(1):63-65
2010年12月17日下午,《沪港经济》创刊25周年庆典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隆重举行。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新奎,原上海市委统战部长、《沪港经济》社务委员会名誉主任赵定玉,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季晓东等领导及香港特区政府、香港贸发局、香港旅发局、香港商会等驻沪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出席庆典。参加庆典的还有《沪港经济》杂志创刊元老、沪港两地著名企业家共2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为沟通沪港两地金融界之间的联系,交流信息,探讨合作渠道和方式,由沪港经济发展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香港上海实业集团协办,《沪港经济》杂志社参与策划、组织的“沪港金融合作与发展研讨会”於1996年12月18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上海和香港金融界人士20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有中外记者近80人到会。当晚起,香港各大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将大会盛况作了详细报道。上海代表认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大批在国际上著名的金融机构。香港信息灵敏、资金雄厚、人才济济、技术手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这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香港代表就香港在国际市场和亚洲市场中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11.
《沪港经济》2005,(12):15-15
[本刊讯]由上海海外联谊会和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主办,上海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沪港经济》杂志协办的第三届沪港大都市发展研讨会,将于12月3日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CEPA框架下沪港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成立于1980年代的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本着“增进友谊、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培训人才,为香港、上海两地经济建设、共同繁荣而努力“的创会宗旨,为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海外联谊会、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主办,上海沪港经济发展协会、香港工商专业联会协办的“沪港大都市发展研讨会”,于6月2日至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出席会议并作了演讲。沪港两地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人士250人参加了研讨会,其中12人分别在经济、科技、工业、金融和专业服务五个专题研讨中发言并回答提问。为了让更多关心沪港经济发展的人士了解这次研讨会情况,本刊特编发一组专辑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成立于1980年代的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本着“增进友谊、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培训人才,为香港、上海两地经济建设、共同繁荣而努力”的创会宗旨,为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8年来。协会本身也逐步发展壮大,香港沪籍知名人士及各大财团,几乎都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的会员。日前,记采访了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新任会长孔祥勉先生。今年75岁的孔祥勉是个资深银行家,现任香港浙江第一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50年出生在上海,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0年来香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如今他已是“功成名就”。尽管孔先生英语和粤语相当熟练,但他亦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他说这是“家乡语言”。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22日至23日;《沪港经济》杂志高级顾问2004年年会暨浙沪港经济合作恳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江、上海、香港的120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出席了大会。 《沪港经济》杂志社社长鲍友德主持了会议,中共杭州市委  相似文献   

16.
尚实 《沪港经济》2000,(1):58-60
“沪港经济究竟是合作多于竞争、还是竞争多于合作?”、“香港的地位和作用会被上海取代吗?”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香港各界尤其是传媒围绕这些话题就沪港经济实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和探讨,持续时间之久及其深入程度为  相似文献   

17.
为祝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二月八日,由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组织,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在港苏、浙、沪社团联合举行了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暨在港苏、浙、沪杜团知名人士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宴会。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协调部部长邹哲开,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茅志琼,江苏省政协秘书长卜承祖出席宴会祝贺。应邀出席宴会的嘉宾有在港苏、浙、沪社团知名人士:荣任筹  相似文献   

18.
每月搜索     
以“上海、香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与地位”为主题的第六届沪港经济发展与合作会议,2002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沪港两地业界及政界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字指出,沪港经济合作前景无量,它不仅推动两地的发展,也将有力地带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香港特首董建华为会议发来贺信表示,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港沪开拓了更宽阔的发展及合作空间,除了在金融和各个专业服务行业以外,还有双向的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9.
由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上海商业联合会、沪港经济发展协会和香港经贸商会联合主办,《沪港经济》杂志社承办的“沪港经贸合作:金融风暴下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于1998年9月17日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举行。此次研讨会是在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波及全球,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和香港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的背景下,由沪港两地经贸界共同举行的一次大型高层次研讨活动。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怀怀抱。上海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我们相信,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一定能够保持长期的繁荣稳定,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合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价段。沪港经济合作从历史走向未来沪港经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上海最主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改革开放以来,港商来沪投资非常踴跃,沪港经济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合作规模日益扩大。进入90年代以来,两地贸易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89年的16.95億关元增长到1996年的36.4億美元。同时,香港在沪的直接投资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到199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