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0,(18):22-23
9月7日,国美事件中的关键人物邹晓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他自信能够胜任国美执行董事职务。  相似文献   

2.
朱雪尘 《英才》2005,(1):89-89
《福布斯》中国内地首富黄光裕2004 年套现25亿,且不去讨论他对国美电器信心如何,单从心态角度分析,或许只有把纸上财富变为现金才踏实。其实,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这一年来不乏利好政策出台。2003年的最后一天,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出台《关于政法  相似文献   

3.
9月28日下午14:30,香港铜锣湾富豪酒店。一场让世人期待了54天的"陈黄对决",终于落下帷幕:当天晚19时,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投票结果公布: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撤换董事局主席陈晓、董事孙一丁动议,未获通过;黄推荐的邹晓春、黄燕虹两位替代人选也未能进入董事会。但超半数股东支持了黄提出的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之动议,这为双方未来的争斗或埋下新的伏笔。在黄光裕输掉的四项提案中,每项议案的支持率均低于反对率3个百分点。此前,在贝恩转股后,黄家曾有一次继续增持2%的机会,但被放弃。结果似已不再重要,输赢或也无关宏旨。值得记录的,是激烈、曲折而不可多得的过程。这场旷日持久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战,几乎挑战了所有人的想象力、忍耐力,从公关战、间谍战、心理战,到真刀实枪、欲擒故纵的拉票战、攻心战,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基于法律与规则进行直接商业利益争夺的同时,这场争斗还挑战中国商界各方人士心中某些潜规则、潜观念。中国企业必须经历这样一轮洗礼,国美电器只是意外承载了如是沉重的历史使命,陈晓、黄光裕、竺稼乃至更多的置身局中者,也不过是先行的探路者。他们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之代价。  相似文献   

4.
国美的叫卖     
苏东 《中国企业家》2009,(11):35-35
在资本市场上沉寂了近两个月国美电器(00493.HK)再次传出了售股传言,这次的绯闻对象除了私募基金KKR与贝恩资本组成的财团、弘毅投资、中信资本和百思买,还新添了上海郭广昌的复星集团及香港李嘉诚旗下公司,甚至,已经套现30亿元退出江湖的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也出现在了传闻里。  相似文献   

5.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4,(6):98-101
在老牌家电厂商面前,国美目前的话语权仍受其实力所限  相似文献   

6.
“宿敌”国美与苏宁,在中国家电连锁这一棋盘上,不仅需要落子圈地般的竞争,还要形成攘外安内的“共活”;对于黄光裕与张近东而言,他们制订的行业规则,或许还要他们自己改写图Phototex  相似文献   

7.
叶庞 《中国新时代》2005,(10):102-105
国美、苏宁,既耳熟能详又非常陌生的两大家电连锁巨头,一个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霸气十足,凭自己强大的终端竞争力视上下游厂家如无物,一个无论在商业资本还是实业资本上均左右逢源,以和气生财的传统形象,在缓慢发展中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与市场。两公司在实力上的势均力敌,使得两者的博弈十分引人注目。在国美与格力发生矛盾后,苏宁立即与国内空调厂商合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这个事件从侧面反映出苏宁与家电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关系似乎更加融洽。实际上,国美在历次与海尔、格力等家电制造“大腕”掰手腕的时候,态度都表现得比较强硬…  相似文献   

8.
法律和财务的风险是导致苏宁决定终止交易的主因,而价格问题最终为这场交易画上了终止符并购永乐并没有使得国美的业绩增色多少,并购大中后如何收尾才是重点家电连锁渠道的整合对制造商来说未必是好事情,整个中国家电行业的大环境也许会因此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筝 《企业活力》2009,(5):24-25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行业调查,2007年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成为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前两强。其中国美电器以1023.5亿元的销售额和1020家店铺的业绩排在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第一位,苏宁电器以854.7亿元销售额和632家店铺排在第二位,估计2008年中国家电零售业的这一格局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尽管目前笔者还不能对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未来发展趋势下定论,但争夺各方都是在遵守既有的公司法框架,各自博弈和争取利益形成的一个理性的局面。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从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1.
霞光 《企业文化》2007,(3):26-30
“商场如战场,商机稍纵即逝。兵贵神速,这是黄光裕最重要的商业理念。这种标新立异的思想在业界掀起激烈讨论与争议,无可否认,这句话正是黄光裕行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郭朝晖 《人力资源》2005,(10):56-58
作为已拥有200多家门店的中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30.2亿元到2004年的238.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大于50%。这种高速迅猛的销售增长掀起了震惊业界的“国美风暴”,连东芝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平田信正都由衷地赞叹:“国美10多年就取得了东芝在130年历史中都没有取得的成就。”今年3月份“2005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36岁的国美总裁黄光裕纵声宣告:到2008年实现1200亿的年销售目标,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3.
国美电器大股东与公司总裁之争,是2010年的财经热门话题之一。自2010年8月初,国美电器以黄光裕为首的大股东与陈晓为首的管理层的矛盾彻底公开以来,围绕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就非常激烈。国美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国美之争企业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本文试图从知识资本的角度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国庆前夕暂时落幕的“黄、陈”国美控制权之争,可谓我国资本市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丛林争霸”。曾被国美电器收购的原永乐家电负责人陈晓,作为国美电器的负责人,对国美前任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提起法律诉讼;而此前一天,国美电器刚刚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要求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的函。  相似文献   

1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进一步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商务部目前将认真做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二是修订外商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的规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采购、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三是完善研发中心的支持政策,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朱雪尘 《英才》2004,(4):68-68
刚刚下班,刘东华便接到了一位企业家从日本打来的电话。“东华,你们的论坛需要我回去吗?我现在日本,正在开一个商务会议,如果有必要我就回去。”  相似文献   

17.
<正>曾几何时,国美合并上海永乐、收购北京大中的大手笔显示了黄光裕玩转资本的魄力,如今,面对没落的三联商社,国美却有些许"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味道。国美和三联的股权暗战,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一场游戏了。在7月2日,三联商社股东大会上,三联董事长张继升表示:"一个人买了房子,因为觉得价格高,就要求房主再送他一辆豪华轿  相似文献   

18.
“说DHL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是不准确的。”身处漩涡中的DHL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对于充斥坊间的“DHL全面退出中国”颇为无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9,346(17):115-115
《中国企业家》:很多年以后,如果跟孙子讲自己的经历,你会讲哪一段?  相似文献   

20.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09,339(10):90-92
《中国企业家》记者通过对广交会的调查采访,发现中国的出口市场呈冷暖共生的状况,判断是否全面回暖至少还需观察数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