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明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均提高3分钱,同时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这是继今年初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最近国内肉、蛋、玉米等农副产品价格连续上涨后,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此前,我国肉价三个月上涨30%,鸡蛋涨到每公斤8元以上的历史高位,玉米突破每吨2000元大关。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对稻谷仍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的稻谷品种、水平与2004年相同。稻谷几个品种的市场价都高于最低收购价。中籼稻、晚籼稻和玉米、大豆的市场价低于上年,早籼稻、粳稻和小麦市场价略高于上年,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市场价稍低于上年。在2005年粮食价格疲软的情况下,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极大地起到了提升并稳定粮食主产区粮食市场价格的作用。成品粮零售价比原粮收购价高10%以上,因此当年收购的粮食当年销售,粮食购销部门获利不小。化肥、农用柴油(0号)和农膜的市场零售价大大高于上年,使粮肥(化肥)、粮油(农用柴油)和粮膜…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执行到位,规范粮食收购企业价格行为,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出《关于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的通知》,决定从7月开始在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地区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07,(1):32-32
2006年11月份开始,国家连续举办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活动,市场供应得到有效保证,政策的宏观调控和价格指导作用初步得到发挥,产区小麦市场价格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5.
近日,各地小麦收购均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按照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新小麦.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精神,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在安排最低收购价小麦定向销售试点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了小麦定向销售范围。  相似文献   

7.
政府因何提高200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08年稻谷及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较前几年有所提高。 我们知道,自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已经是四年没有任何变化。早稻的最低收购价为1.40元/公斤,中晚籼稻为1.44元/公斤。在这四年之中,2004年、2007年由于市场价格一直高于最低收购价,这两年没能按最低收购价收到稻谷。  相似文献   

8.
尿素:供需略显过剩 一方面,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宣布提高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突破百元大关,预计201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将继续上调,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无疑是2012年化肥价格的最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要继续执行并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我国实施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利有弊。虽然说最低收购价政策本质具有扭曲市场效应,但正是这一效应的存在,才有助于保障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说选择继续稳定并不断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进一步地说,我国实施多年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一些弊端并非完全不能克服,如果在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时能够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同时采取生产契约和购销契约的制度安排,发展订单粮食生产经营,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可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化解粮食高库存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指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当小麦市场价格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按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余粮的价格支持政策。自2006年以来,国家已连续8年在包括山东省在内的6个小麦主产省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从执行的效果看,该政策稳定了粮食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服务了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新麦上市以来,受最低收购价提高、部分产区减产、农户惜售、多元主体竞购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小麦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小麦价格的走高引发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担忧。为了抑制小麦价格的过快上涨,国家先后采取了暂停托市收购、增加专项小麦拍卖等措施来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2.
普麦价格稳中有升。今年以来,河南省小麦市场供应充足,由于普麦、玉米价格倒挂,饲料替代增强,受此支撑,价格稳中有涨。4月1日起国家调整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底价,每吨平均上调160元,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储备粮总公司2005年顺利完戚了稻谷、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等各项任务,成功实现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拉升了主产区各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早稻、中晚稻、白麦、红麦价格分别稳定在每斤0.70元、0.72元、0.72元、0.69元的国家调控目标价格以上,维护了粮农利益,调动了其种粮积极性,使中央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粮食主产区农民高兴地说,“如今到国家粮库嬖粮,一句话,舒心。”  相似文献   

14.
今年小麦实现高位增产,一方面稳定了国家粮食供应,一方面也造成小麦市场供应宽松,小麦价格下行压力增大。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小麦收购加速,价格也逐渐企稳,但与农民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今年中储粮再次成为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唯一主体。从前几年的托市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单一收购主体非常容易将粮食最低收购价变成实际收购中的最高价,尤其是在小麦供求关系比较宽松时。当然,前两年的最低价收购执行主体多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抢粮"、"转圈粮"、收储粮食品质不合格等,但是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角度而言,在供求关系比较宽松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宣布,2010年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10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之友》2007,(8S):77-77
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继续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水平不低于去年。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粮食连续三年增产。  相似文献   

17.
时隔九年,再次明确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到的内容之一,其中明确2022年将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事实上,多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多以"完善""调整"为要点.梳理发现,这是继2013年之后,时隔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及提高稻谷小麦...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推进农产品市场化改革,陆续放开了大部分农产品价格,2004年全面放开了粮食市场和价格。放开农产品价格后,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2004年以来,国家对主产区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7年以来,先后对主产区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当主产区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或临时收储价格时,由国家指定企业直接入市收购,引导市场价格回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2004年以来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分离了供给、需求以及宏观经济因素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之后,最低收购价政策显著降低了政策执行区省份小麦价格波动率2. 4个百分点,发挥了稳定小麦市场价格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策的长期效果较短期更为明显。但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价格波动的稳定作用并不显著。这些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发布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国内稻谷大米价格稳中略涨、黑龙江稻谷收购价格高位稳定、苏北粳稻粳米价格显著上涨、安徽粳籼稻米价格保持稳定、江西湖南早晚稻米价格保持稳定、北京广州市场大米价格保持稳定、上海杭州市场大米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