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辉 《中国外资》2011,(2):148-148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客观原因入手,探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并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生产经营及关联交易的调节两方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本文作者在这里只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与手段做了粗浅的介绍,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研究中来,为保障投资人利益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客观原因入手,探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并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生产经营及关联交易的调节两方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本文作者在这里只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与手段做了粗浅的介绍,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研究中来,为保障投资人利益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基于会计盈余构成的盈余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又称之为利润、收益)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或出于政治目的,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现有的公认会计原则和会计惯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留下了  相似文献   

4.
冯军 《会计师》2012,(8):17-18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范围内,通过合法的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影响财务报告中有关会计数据,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会计盈利进行调节,以达到各种管理当局的目的行为。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导致了会计信息被扭曲,并且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本文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金凤 《中国外资》2009,(6):104-104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剖析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下的盈余管理及影响、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相关联系、企业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初衷作了进一步阐述,进而提出了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化意见。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会计稳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数据,本文研究上市公司两个股权结构变量——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的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将不利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提高,少数大股东可能通过及时确认“好消息”以及滞后确认“坏消息”的方式来掩盖对中小股东的“掏空”行为,会计盈余稳健性较低;而股权制衡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就有较高的稳健性,这将有利于抑制少数大股东对会计盈余信息的操纵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财富不受侵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季度盈余的方法研究会计稳健性。以往文献主要使用会计年度(即公历年度)盈余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相对无法有效地分离或控制利润操纵行为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季度盈余进行汇总,得到会计年度盈余及其他三种受利润操纵行为影响较弱的年度盈余。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盈余和其他三种年度盈余都表现出了稳健性特征。这一经验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稳健性,利润操纵行为并未影响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配股融资历来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为达到中国证监会的ROE标准,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利润调整,从而产生了配股盈余管理现象。配股盈余管理主要是上市公司在配股融资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政府有关的配股融资标准,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进行调节盈余的行为。它是在中国特有的融资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在短期内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但长期上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不稳定,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融资盈余管理带来的是有限的资金资源没有合理的利用,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2006~200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金字塔结构对民营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上市公司盈余可靠性呈U型关系;在控制了现金流量权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越低,即两权分离程度越低,则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可靠性越高;上市公司被占用的资金越大,上市公司的盈余可靠性越低。  相似文献   

13.
钟娟 《会计师》2010,(6):54-55
<正>盈余管理在国内外均被广泛采用,一直是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水平,降低市场参与各方的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对盈余管理会计手段的认识,有利于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涵义,从企业会计准则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形成的会计学原因,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郑丽 《中国外资》2010,(14):86-86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尤其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会运用会计手、段与非会计方法手段完成企业治理层和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需要监管部门以及外部投资者从财务报告中识剐盈余管理的存在。本文讨论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漏洞以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95—2004年深沪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会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是否显著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研究结果显示,1995—1997期间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不具有稳健性,意在提高上市公司稳健性水平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并未实质性增强1998—2000期间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水平,而更为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会计政策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则显著提升了2001-2004期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然而,单独对盈利公司所作的进一步检验却表明,2001—2004期间会计盈余显示的稳健性特征主要是由于亏损公司"洗大澡"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转变会计准则并不能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除非附以相配套的强有力的法律和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法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焦点。而盈余管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如证券监管部门、股东迫切需要拨开盈余管理的迷雾,透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本文拟就当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及相应对策作一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一)会计政策管理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但是由于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具体执行时的人为性,仍给上市公司极大的利润操纵余地。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改变折旧政…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尤其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会运用会计手段与非会计方法手段完成企业治理层和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需要监管部门以及外部投资者从财务报告中识别盈余管理的存在.本文讨论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漏洞以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会计-税收差异与主流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在识别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的能力。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与国外大多数文献的研究成果一致,会计-税收差异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而主流的Jones模型在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探测盈余管理行为时则存在严重的系统性偏误,会计-税收差异较之主流的Jones模型在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能提供增量信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效率观和掏空观的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学术界关于大股东控制下的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存在"效率促进"和"掏空"两种主流观点。郑国坚等(2007)发现关联交易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存在N型关系,表明两种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本文进一步从会计盈余质量的角度检验这两种观点。通过对我国2000-2005年5576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关联交易与会计盈余质量之间是一种直线关系,关联交易程度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价值相关性也越低。这说明,从会计盈余质量的角度看,关联交易主要表现为掏空效应,损害会计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 1999- 2 0 0 1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中出现“会计差错更正”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高报盈余的会计差错的动因。研究表明 ,高报盈余的会计差错有着明显的盈余管理的动机 ,当期利润低于上期 ,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线下项目产生的收益高以及规模小和亏损的公司更容易产生高报盈余的错误。本文的研究发展了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 ,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防范上市公司操纵盈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