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国家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或受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密切复杂。关联交易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中,而关联交易往往建立在非公允的基础之上,控股股东为了谋取控制权私利,通过不公平的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利润,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使得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威胁,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还将导致较高的审计风险。同时,这类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事项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文章将揭示非公允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控股股东几乎都是通过合法而不合理的途径损害流通股股东利益来获得自身利益的。氢,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是对抗的,非流通股股东通常都从流通股股东的高溢价认购来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难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和投资热情。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既有利于保证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又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市公司薪酬制度改革,高级管理层的薪酬从单一的货币形式渐渐转变为多样化薪酬形式。此时,高管权力、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研究高管权力对股权激励强度以及经营绩效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代理机制,缓解高管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导上市公司发挥公司治理机制在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中的监督作用,限制高管人员滥用权力,以期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经营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5.
鲁海帆 《南方经济》2010,28(5):23-32
利用2001—2007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CEO内部继任可能性对高管层内薪酬差距及其激励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CEO内部继任可能性较小时,公司为了提供足够的激励而倾向于扩大高管层内的薪酬差距,但这种扩大薪酬差距的行为并不一定会导致业绩提升。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薪酬差距的设定主要反映了CEO及股东们的观点,而业绩如何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CEO高管人员对这一薪酬差距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依据高管薪酬决定因素建立起来的高管薪酬体系可以更好的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规范公司治理,使高管的经营行为朝着有利于股东利益的方向努力。文章从管理学和经济学两方面详细总结归纳有关高管薪酬的权威理论,并结合我国高管薪酬体制发展的历史,力求找出影响高管薪酬的决定因素并建立一个统一的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理论模型,以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鹤 《中国集体经济》2012,(9X):100-101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股东与经理人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限制性股票激励作为股权激励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上市公司,国内上市公司也已经开始实施。文章以山河智能为例,对其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状况及股权激励计划终止实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政府部门、企业及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应对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巩娜  刘清源 《南方经济》2015,33(1):85-103
本文以手工收集的2012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数据为例,以行为理论、锦标赛理论以及堑壕理论为基础,以高管团队规模和控股股东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公司高管团队(TMT)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研发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薪酬差距能够提升高管团队对于风险的接受水平,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的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研发的正向影响会受到高管团队规模以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抑制,表明了锦标赛激励实施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对企业高管进行有效激励,降低企业的激励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文章以2003-201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在职消费通过彰显"地位"、"威望"等而对企业高管产生的激励作用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位"、"威望"等精神层面的非物质因素对企业高管具有激励作用,并在激励效果上对货币薪酬具有替代作用:国有企业中,在职消费更可能作为货币薪酬的替代性补偿而产生激励作用;民营企业中,在职消费更可能发挥精神层面的激励替代作用。而在货币薪酬等物质激励得到相对满足的情况下,考虑了"地位"、"威望"等精神因素的激励契约具有更高的激励相容性,能够有效地为企业节约激励成本,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蕴洁 《特区经济》2011,(11):144-14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监管成了我国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培育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构建公司股权制衡治理机制,加强中小股东的保护,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就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监管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企高管薪酬、股权激励问题历来是国企改革中最为坚硬的堡垒之一.如何在长期激励的同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等利益相关人权益的最大化,这一问题在国企尤为复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5至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36450条高管薪酬数据,检验了高管薪酬锦标赛在中国企业中的存在性和激励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的高管薪酬锦标赛机制是存在的,但其存在形态和激励效果与西方企业明显不同.从存在形态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受控股股东性质这样的外生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激励效果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更明显,在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如果期望高管薪酬产生较好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能将真正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从企业内甄选出来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一般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我国上市公司也是如此。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人控制”现象还更为严重。“内部人控制”的结果是损害股东利益,特别是小股东利益。为了维护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完善公司冶理结构刻不容缓。为此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股东利益输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尤为严重。由于股东集中且大股东所持股份为非流通股,因此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股权融资、现金股利、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等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源,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是产生利益输送行为的原因之一,而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是造成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5.
邓蕊  管彦芳 《特区经济》2011,(2):145-146
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着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这不仅违反股权平等原则,而且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的正常秩序。为了矫正控制权滥用而导致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失衡,应当要求控股股东行使控制权时承担诚信义务,并通过具体制度架构确保其诚信义务的履行。  相似文献   

16.
张栋 《新疆财经》2005,(4):65-71
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新疆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总资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所持股份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财政部发出金融机构限薪令.全球限薪成风之际,国内上市公司高管的高薪再次触发对市场激励机制的讨论,这次被揪出来的是浦发行与中海油等上市公司:在笔者眼中,这与国资流失的探讨是同一种逻辑线索,在2005年的国资流失中,人们愤怒于国企高管通过MBO等方式偷偷抢走了本该属于大众的利益;而现在,通过高管高薪,人们怀疑上市公司高管不劳而获,躺在高薪的温床上挥霍。  相似文献   

18.
对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美国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最成功的国家,将我国上市公司与美国的上市公司相比,会发现很多不同或不足之处,给我们指出了下一步要改进的方向。其中关于股权结构或法律上的不同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所以应对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作用做出现实的估计。只有在外部环境与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从选聘,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上入手,才能真正保证独立董事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国资》2008,(5):94-96
在一个均衡的激励组合里,股价上涨将不再是高管唯一目标,它还将高管利益与公司目标和股东利益统一起来。同时,它通过预先约定了公司达到目标时员工可获得的收益,以及公司未达到目标情况下员工的损失而获得员工对于公司的承诺。在均衡的激励策略指导下,公司可以设计出符合公司战略和文化的,由现金、期权、限制性股票和其它激励工具组合而成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5—2009年沪深两市发生了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的研究,从公司成长能力和股权制衡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研究表明:(1)公司的成长能力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两者成正相关关系;(2)国有控股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利水平,但随着企业成长能力的提高,民营企业的控制权私利比国有控股公司增长更快;(3)股权制衡度对控制权私利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