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张江,这片曾经寂寥冷清、默默无闻的乡间旷野,如今成了海内外投资家和创业者瞩目的焦点;张江,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正跃升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著名品牌。 使张江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的是,1999年8月上海市启动的“聚焦张江”战略一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使之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技术创新的样板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聚焦”后的短短20个月,张江引进项目189个、外资39亿美元、内资30亿元人民币,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前七年的总和,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科技创业三大基地轮廓初显。今年…  相似文献   

2.
张江高科技园区自1992年7月创立至今已整整五年了。在这五年间,园区已由最初的土地开发、项目开工建设转向促进区内项目的全面投产;在这五年间,张江已初步理顺了资金的筹措运作体制,公司已经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浦东概念股中的“四大天王”之一;在这五年间,张江通过多方位的探索,已明确了张江作为中国“药谷”的产业定位;在这五年间,张江已累计引进了30多项高科技项目,其中著名的跨国公司占75%以上。张江高科技园区正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同时,张江的开发也给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基地,也许…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上海人自己都不知道有个地方叫“张江”,这并不奇怪,那时的张江只产荸荠和咸菜;十年后,全球都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张江”,这也不奇怪,此时的张江已是蜚声中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4.
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日本著名企业一麒麟啤酒株式会社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医药项目。中方合作伙伴是在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东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麒麟鲲鹏”项目进入张江高科技园区时.正是“聚焦张江”的前夕,为建设“张江药谷”燃起了一把火。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张江高新技术促进中心贾巧玲张江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成立于1994年初,其主要任务是创建孵化基地,孵化高技术企业,使张江园区成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基地,高新技术人才创业发展的学校,为开发区培育后备项目,以实现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  相似文献   

6.
从诞生之日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就承载着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任。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张江是中央政府纵向政策聚焦的堡垒,部、市合作,部、基地合作等一系列机制从中央直接映射到上海,这就注定了张江是改革前沿,是国家先锋。自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准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六园”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举“张江”这面旗帜,创新资源进一步融合,张江核心园正步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期。  相似文献   

7.
陈华 《中国高新区》2007,(12):62-64
2006年3月,上海高新区被国务院赋予统一的名称—“上海张江高新区”,表面看仅有“张江”两字的区别,但其背后产生的深远意义,仅在更名后的一年里就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顾博 《中国高新区》2010,(11):100-103
2010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仍然没有洗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在这种背景下,今年8月,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机遇暨张江“新三板”研讨会集电港专场在张江如期举行。来自集成电路行业内的代表们济济一堂,共同谋划上海张江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突围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资》2007,(12):F0002-F0002,1
1992年成立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肩负高起点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高科技产业的历史重任。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战略.张江园区由此步八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启动于1999年的“聚集张江”战略,为张江高科技园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张江出现了投资与产业互相拉动、资本和人才争相涌入的新格局。2002年,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面,张江出现了一系列喜人的新特点。如今,张江的微电子、软件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初具规模,产业聚焦和辐射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正式更名以来,上海张江高新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三个聚焦”的要求,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正有条不紊向前推进,2007年更是上海张江高新区的丰收之年,“十一五”规划正式出台,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育了若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实现了高新区协调发展的新气象。 上海,这座承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命的重镇,正挥毫抒写着“张江”的新传奇。  相似文献   

12.
张江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更具开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清 《浦东开发》2001,(9):24-25
自上海市委、市政府于1999年8月正式作出“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以来,短短两年内,张江高科技园区就引进各类项目287个,吸引投资额超过45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张江园区颇具开放性的行政管理体制。为进一步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增强其综合竞争力,最近张江园区率先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后,原先一般项目需296个工作日完成的事情,现在只用40天完成,对不涉及前置审批的时限从5个工作日减为3个,涉及并联审批的事项,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而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  相似文献   

13.
筑梦黄浦江     
李湛 《中国高新区》2011,(9):98-102
如果说1997年是张江的起点,那么2011年则是张江的新起点。这一年的3月29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成为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喜欢把这一天当做“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对张江来说,2009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刚刚经历“聚焦张江”战略实施10年的喜悦,又即将迎来建国60周年的辉煌庆典。在几乎同一个瞬间,张江跨越两个历史节点,不仅是巧合,而且是荣耀。早在80年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英明决策,点燃了全国的“火炬”之光。由此,张江与全国的高新区一样,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5.
5月17日,上海浦东创新港内红旗招展,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一天,为庆祝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十五周岁的生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上海市科委联合主办的“2007年相约张江——第三届张江科技文化节”隆重开幕。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开幕式上,当象征为创新不断注入活力的“能量棒”装置在万钢部长、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Achim Steiner以及张江园区创业领军人物代表的手中共同启动之时。为期两个多月的张江科技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新区》2009,(4):9-9
为进一步提升“张江药谷”以及整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品牌知名度,搭建生物医药产业与国内外企业和专家的沟通平台,深化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构筑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4月6日,“2009中国药业研发国际峰会之张江药谷主题会”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7.
行走在张江,点缀在园区高科技环境中的艺术作品时不时映人服帘,各种艺术雕塑矗立街头。在张江,既有每年科技界、金融界齐聚论道的“相约张江”科技文化节,也有两岸四地知名艺术家共同打造的“现场张江”,更有各种全民参与的龙舟赛、德国啤酒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新区》2008,(6):24-28
如果说,30年前,改革开放的政策成为中国发展之路的重大转折,那么2006年也为上海张江的创新征途掀开了新的一页,因为在这一年,上海张江完成了“一区六园”的完美蜕变。  相似文献   

19.
激情成就梦想,创新点亮未来 15月17日上午,以“创新张江,点亮未来”为主题的“2008相约张江——第四届张江科技文化节”在上海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隆重开幕。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  相似文献   

20.
去年,各地在安排老建扶持项目时,注意到了尽量不铺或少铺新摊子,集中力量搞好原有扶持项目的续建配套和完善。这是老建扶贫工作的改进和深化。但有些同志却片面地把注重完善、配套、巩固,对部分老建项目安排续建、完善、配套资金与支持“胡子工程”等同起来,错误地以为“钓鱼工程”有利可图,可以年复一年的“钓” 资金,“钓”分项目、子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