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洋 《民营科技》2012,(11):229+22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越来越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然后论述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并指出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据此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事关转移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在考察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培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县域职业技术学校在农民培训上有地缘优势,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缓解当地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减少转移成本、保障安全就业等重要作用;但县域职业技术学校在农民技能培训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政府和职校共同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成功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湖南湘西州为例,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进行探讨,为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和住房价格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倒U型的动态影响效应,而房价则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且房价部分中介了土地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和房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和阶段异质性,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2004年以后,随着土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土地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大幅增强。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关键。本文就从相关文献回顾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路径现状,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成功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湖南湘西州为例,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进行探讨,为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保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对保定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当前制约保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保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必须进行合理、有序的转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并加以安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分析城市扩张、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并针对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考察城市扩张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扩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呈现推动作用,且可能表现出倒U型趋势。以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城市扩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土地财政依赖则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且城市扩张与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同时,城市扩张与土地财政依赖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在与土地财政互动的过程中,城市扩张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用被不断削弱。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大面积的转移,形成了特殊的劳动力组成模式,并且整体管理机制和运行措施也在优化,加之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如何有效地处理城镇化项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值得思考。本文结合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阐释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实现路径,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权轻舟 《价值工程》2012,31(31):321-322
随着西部中小城镇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城镇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从城镇和农村两个系统探讨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工业化是一国发展的基本遵循,农村剩余劳动力亦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其天然的弱质性,如何在此背景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理论和实践都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开发为基本路径,希望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技能水平,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分工水平的提高,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农村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有助于解决其就业问题,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和途径,以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各国经济发展初期的普遍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由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的不同,各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别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本文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成功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求对合理引导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和职业技术教育不到位是制约其转移根本原因和因素。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职业教育具有"富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提高劳动者收益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安农"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就业,提供所需技能、职业培训,加快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缓解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矛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育农"的作用,帮助农村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有助于当地"土行业"的传承和发展。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模式,办学满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打造适应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立中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统筹城乡就业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教育程度低、分布不均衡,面临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要突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才能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很多新的特点,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