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债权变股权能否解决银行信贷资金的问题徐文震,伍建筑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改造国家专业银行,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企业法人。产权变革的一个核心,就是要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目前...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改制红红火火,乡镇企业改制也紧随其后,通过兼并、破产、租赁、买断、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产权重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良好的开端。然而,在乡镇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银行不能参与企业改制全部过程,资产评估不真实,政府出台改制方案有逃债倾向,借机剥离银行债权,致使国家信贷资金大量流失。如何保全银行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各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债权变产权”质疑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分行原总经济师赵宁夫如何化解银行信贷资金风险的历史包袱,是一个被人们广为关注的问题。有的专家就此提出”债权变产权”的主张,即将银行现有的难以收回的贷款债权,变为银行的产权,把借款凭证变为股票或法人股权证,银行由债权人...  相似文献   

4.
杨顺卿  化新民 《中国金融》1994,(9):16-17,21
专业银行如何以法保护债权杨顺卿,化新民,郭春贤银行除按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从事金融经营活动外,并不享有法律上的特权。因此,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必须从防微杜渐入手,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程序,重视以法保护自己的债权,才能加速银行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5.
银行发放贷款的过程,是在贷款银行和借款人之间设立债权关系的过程。为了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各商业银行一般均要求对贷款债权 设立担保。一部分银行信贷管理人员认为,对同一贷款债权设立的担保关系越多,银行信贷资金也就越安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同的担保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同一债权设立多重担保,在不同的担保组合下,有的可以使贷款债权安全更为安全;有的则不能增加贷款债权的安全系数,甚至还可会给贷款债权带来风险。因此,具体分析多重担保保条件下各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对于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正确设立适当形式的多重担保,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企业高负债已成为我国微观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企业债务大多是商业银行债权,企业高负债成为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产生的"温床"。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必须充分认识企业高负债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一、企业高负债给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带来极大风险首先,企业高负债严重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般行为,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其实是利用信贷手段"借鸡下蛋"。然而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性却需要企业有一定量的自有资金来维系,一般在同样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下,企…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制,明确了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银企债务重组,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贷款。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进程中行为不规范,使银行债权落空,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改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债权债务,保全银行资产,化解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8.
防范和控制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焕 《黑龙江金融》2004,(11):22-23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把信贷市场开发的着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那些规模大、效益好、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大客户上,使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渐增多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集团性客户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导致信贷资金的高度集中投入。另一方面,由于集团性客户形成发展的多样性、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低、信息不透明、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关联交易频繁等问题的存在,一些企业利用其股权结构的特殊性,通过资产重组、产权变动、对外投资等逃避银行债权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关联企业贷款有效监管难、风险防范难…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商业银行与企业在申请贷款和偿还贷款时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和信贷风险产生的部分原因。文章指出了提高商业银行甄别能力、增加高风险企业的粉饰成本和对违约及弄虚作假企业惩罚力度、加强维护银行债权对防范信贷风险和信贷资金使用达到帕累托最优、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建议在银企信贷博弈中商业银行推行占优战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银行债权所发挥的企业创新效应的分解区分及其与内部治理机制的互动视角,针对创新需求更为强烈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研究发现:银行债权对于企业创新的总体效应是积极的,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其财务效应,公司治理效应弱化;在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机制中,银行债权仅与董事会治理存在显著正向互动,两者相互促进,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具有协同效应,而与其他内部治理机制的互动较弱。进一步考虑制度环境,发现政治关联强化了银行债权对企业创新的财务效应,却弱化其治理效应。这表明我国银行债权对于企业创新并未发挥明显的公司治理效应,作为外部治理机制银行债权的治理作用尚需加强,使其与内部治理密切配合、相互协同形成合力,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要求对资产实行风险管理。而逾期贷款是形成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潜在因素。这是因为:(1)一部分逾期贷款的偿还很难落实,风险性极大;(2)少数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约束能力,主要依赖于向银行贷款进行生产经营,实际上银行以信贷资金承担了企业的全部经营风险;(3)银行内部  相似文献   

12.
王丰国  潘文卿 《甘肃金融》2002,(3):40-41,63
一、产业结构调整、信贷结构调整及信贷风险防范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推进,当前仍占银行90%以上业务量的信贷资金的投向问题已成为银行运营效益的关键.尽管有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银行资金的投放方向与运营效果,但其中有一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说到底,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最终还是取决于资金所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也须及时调整,以使银行资金进入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良好的经济"体",这样,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也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陈丽 《金卡工程》2009,13(11):158-159
企业法人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信贷客户群,商业银行在通常情况下也是企业的最大债权人。企业的经营好坏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安全。因此,规范市场主体退出的《企业破产法》与银行利益密切相关,认真分析《企业破产法》施行后对传统信贷管理模式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法律手段保护债权、提高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对现行破产法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商业银行赖以实现其破产债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引发了我国商业银行高风险、低收益的问题。运用博弈论方法对商业银行与企业在申请贷款和偿还贷款时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和信贷风险产生的部分原因;指出了提高商业银行甄别能力、增加高风险企业的粉饰成本和对违约及弄虚作假企业惩罚力度,加强维护银行债权对防范信贷风险和信贷资金使用达到帕累托最优的重要性;并建议通过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和信贷产品创新以及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通力合作,实现信贷市场的增进。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流失,现行企业信用机制日渐弱化,致使银行信贷风险效率,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一方面,大量银行应收贷款收不回来,国家信货资金安全性、盈利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迫使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盈利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近使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减弱或银行惜贷,许多迫切需要信贷支持的企业得不到贷款。如何树诚信理念,建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专业银行要转变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国际商业银行的惯例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以确保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但目前我国银行的资产主要是贷款,信贷资产质量低,流失严重,影响着银行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转轨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7.
债权弱化是我国各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债权弱化的大环境下,银行在信贷制度、维权措施、责任、奖惩激励等方面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保护自己的债权.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银行的管理者切实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强化债权维护能力有着更现实的意义,同时也为监管层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为此,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是金融改革的大势所趋。作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标,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经营原则的商业银行,必须十分重视信贷资金的回归性和增殖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家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据1992年有关资料表明,银行帐面所体现的逾期、呆滞贷款占总贷款额的20%以上。换言之,全国银行19400亿元贷款中约有4000亿元的呆滞金。加强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是各家银行提高信贷资金效益不容忽视的方面和环节。  相似文献   

19.
马琳 《河北金融》2010,(2):15-16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金融债权。对这些不良债权如何清收才能实现金融资产收益最大化,是各家银行必须面对的课题。近期,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商业银行参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金融债权的模式,对不良债权进行打折清收,但由于目前国家并无政策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能否实施打折清收企业呆账贷款,在政策层面属于一种真空状态。目前各家银行自主实施的打折清收已形成了自行其是的局面,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目前现状,我们认为国家应积极研究对策,规范银行打折清收行为。  相似文献   

20.
华永强 《新金融》1990,(7):27-28
近几年,由于企业资金管理普遍存在着预算软化现象,企业自有资金的比重不断下降,这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压力,再加上有些银行盲目发放贷款和借款企业拖欠银行资金的现象日越严重,造成信贷资金大量积压,使用效率下降,甚至债权难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