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高荣 《市场周刊》2004,(9):143-145
拉卡托斯认为的一组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研究纲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硬核和保护带构成,科学纲领的发展和调整遵循反面启发法和正面启发法两种方法论原则,呈现动态发展的模式。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考察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作用,以期对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有更深的理解,引发对经济学方法论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帅  朱佳楠  王彦 《商》2014,(30):134-134
文化经济学自其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两条研究纲领。文章按这两条纲领的方法论特征将其区分为主观主义的文化经济学和客观主义的文化经济学,并对主观主义的文化经济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过程中,就主观主义文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等方面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穆勒问题"出现以后,其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影响极为深远,后来诸多相关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大都围绕"穆勒问题"展开,而且毁誉参半。由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与古典经济理论一样,既难于检验又难被确证,于是弗里德曼等便开始以新的方式尝试解决"穆勒问题"。"穆勒问题"的解决效果虽不容否定,但"回到穆勒"之现象也日趋强化了穆勒方法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研究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推进理论经济学创新的重要一环。不可否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以逻辑严密、解释力强而著称,而本文通过对八对理论范畴的比较研究,得出"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牛顿自然哲学观为理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结论。因此,从"牛顿自然哲学观影响下的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角度出发,或许是一条推进经济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炎兴 《商业研究》2002,(15):54-56
在信息技术时代,实证会计理论对规范会计理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运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作为评判标准,认为尽管通过辅助性假设调整的办法,规范理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完善,但其以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的合理性和统一性为基础的硬核,已遭实证理论的解构,规范会计的革命已经发生,未来的规范会计理论应以“多重理论”为硬核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时代,实证会计理论对规范会计理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运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作为评判标准,认为尽管通过辅助性假设调整的办法,规范理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完善,但其以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的合理性和统一性为基础的硬核,已遭实证理论的解构,规范会计的革命已经发生,未来的规范会计理论应以“多重理论”为硬核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从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人文现象.消费理论作为最直接体现人的利益与个体需要的理论,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而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则被抽象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机械理论,新古典对消费者脱离现实的抽象在行为经济学那里得到矫正,消费理论重新关注社会文化结构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消费理论从最初具有浓厚人文精神到对这种精神的背离和回归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现代经济学的主题和核心也转向了对"人及其行为"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分工深化为主线探索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基于科学研究纲领标准分析贸易经济学的“保护带”和“启示法”,并试图从内核、保护带、启示法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构建贸易经济学严整的知识体系.研究表明,分工深化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基础,从而为贸易经济学提供统一的理论内核,由理论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四个部分构成贸易经济学严整有机的理论体系.最后提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重新考察劳动供给问题,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标准劳动供给理论因其"充分理性经济人"假定而无法解释现实中的一些劳动供给问题.针对新古典劳动供给理论的缺陷,本文引入了行为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理论,并在目标效应假设下分别从短期个体劳动供给和长期个体劳动供给两个方面对新古典劳动供给理论进行了修正,最后指出该修正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学和新古典环境学都是西方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学术流派,二者对于研究生态文明而言,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生态经济学批判人为构造无极限论、经济增长万能论、资源配置效率论、错置具体性谬误方法论以及弱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论,并借此提出了以可持续经济福利取代GDP福利指标等多种主张。通过生态经济学对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批判性思考,不难看出我们需要构建新时代生态经济学话语体系,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构架,为实现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赢得话语权,这对于我国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而言,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故而需要引起经济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8)
前些年,理论学界出现一种新的观点,那就是很多学者认为新古典综合是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的综合。但是近些年行政管理学界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新古典综合不能被认为是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的综合。新古典综合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综合。管理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一点点的联系。新古典经济学是管理主义的众多理论基础之一。但事实上管理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也有很大区别。宪政主义与凯恩斯经济理论有一点点的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本文通过阐述管理主义,宪政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最终得出结论:新古典综合不是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首次提出了"经济人"两要素,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随后古典经济学的约翰!穆勒第一次给出了"经济人"的定义。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人"则变得形式化,逐渐褪下功利主义的外衣,而之后新政治学派对"经济人"范畴进行拓展,新制度经济学对其进行修改,在此过程中可看到"经济人"假设在不断的修正及发展。尽管"经济人"假设仍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的合理性也带来了经济学的繁荣,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是前后相继的两个经济学体系。两者在方法论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章就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作了简明概括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洁 《商场现代化》2012,(34):90-91
方法论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也推动着其方法论不断向前发展。本文选取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理论体系: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方法论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们现在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从方法论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古典经济学在转型实验中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中国市场》2010,(20):42-52
"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凯恩斯革命的新浪潮。他们否认大萧条的基本教训,无视历史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复杂性。他们自上而下设计的自由化与私有化政策,导致苏东(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在过去十余年间的大幅下跌。中国和苏东转型实验的比较研究,促使我们重新检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如均衡学派与非均衡演化学派关于经济波动本质的争论。转型萧条的惨重代价,使我们加深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区,例如价格的线性供求理论、预算软约束理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趋同理论。中国基于学习、创新和分散试验的新经验,将使经济学超越均衡优化的古典规范,去探索非均衡演化的复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中分工理论的演进,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是古典的、新古典的分工理论;二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分工经济理论的数理模型,从而指出了农村城镇化的实践要求及其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是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而价格机制理论则是马歇尔理论体系中的最大创新。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沿着由埃奇沃思、帕累托、希克斯、凯恩斯和萨缪尔逊等学者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综合”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经济理论丰富和充实了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的内涵,使其越来越具有现实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哲学与经济学方法论有着深刻的联系,经济学方法论就是科学哲学对经济学的运用.本文试图分析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特别是研究纲领,并试图寻找在凯恩斯等人的经济思想中的对应部分,从而更好的促进科学哲学与经济学领域的沟通和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9.
姚玲 《商场现代化》2005,(33):169-170
研究方法的变革是推进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学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变革.而今,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和发展显示,数学方法已成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