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生产性服务发展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的发展需通过升级以维持其竞争优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意味着构建集群的技术优势和动态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是产业集群形成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中嵌入生产性服务,可提供高级生产要素、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构筑创新知识的扩散与成果应用之间的联结桥梁,并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和外包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了由伍蓓和陈劲教授合著的《研发外包-模式、机理及动态演化》一书,为读者认识外包、把握外包的发展趋势提供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集群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集群,对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要求,发展服务外包集群能利用共享的资源要素、丰富的社会资本、有效的竞争机制,会形成强烈的外部集群优势,能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创新网络。通过提升服务外包地位、营造良好的服务外包集群发展环境、强化竞争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加快高技术集群发展、拓展服务外包的发展空间、加强区域间合作等措施,加快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制造业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一般服务业、政府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几大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创新显得更为重要。而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具有扩散和桥梁作用,在集群内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增强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能力,能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最后提出要重视创新技术的应用、建立KIBS业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力机制、建立合理的服务创新测评体系、不断改进服务管理的增强KIBS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模式,其协同机理遵循系统论的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和反馈原理,系统内要素要进行充分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文章指出,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不力,削减了协同创新能力,当前应重视协同创新内在机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系统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为企业走出创新的两难境地、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研究和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如何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成为关键。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的内涵,从创新模式、创新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角度分析了开放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为企业走出创新的两难境地、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研究和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如何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成为关键。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的内涵,从创新模式、创新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角度分析了开放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是服务贸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模型,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人才和企业结构、战略等要素方面还有一定欠缺,但是,在已具备的要素相互作用之下,服务外包产业已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表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具备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构建网络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国际竞争力C-GEM综合评价体系,并收集2018—2019年广州、深圳两地服务外包园区的数据,对广深两地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基于两地服务外包园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合产业链、政府资源、企业、市场四大维度,分析广州和深圳两地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重塑广东服务外包产业新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学者从知识溢出效应研究产业集群创新问题,而基于溢出途径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对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与水平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角度,通过建立关系模型,提出了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应假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利用中间组织理论厘清了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为研究产业集群的合作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博弈模型,从逻辑上证明了“知识传递”和“信息共享”可以被视为产业集群的一种内生机制,且合作创新应该是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要求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在经营活动中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因此,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实质上是集群内企业私人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知识不断创新,产业集群内的产品和服务才具有更强的难模仿性,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基于此,本文从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整合化和内部化四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系,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3.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于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市转变产业升级模式,服务外包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苏州现有服务外包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形势要求,提出吸纳多种来源资金、丰富稳固产业基础,全方位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高端、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企业,强化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发展路径,积极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将苏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变"卸包减压"为"自主创新",形成不同层次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虚拟化技术服务外包,通过建立高端服务外包企业的孵化带动苏州经济更快更好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忽视了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导致产业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过高,而服务业比重过低,形成了头重脚轻的现象。而且,从区位的角度来说,黑龙江的服务外包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承接国外的服务外包的相当一部分是被其他城市所过滤的,由于产业规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园区内企业多数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有能力承接国际大包的企业较少。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可以采取区域合作联动模式、推拉模式、第三方外包模式、目的地营销模式、雁行发展模式、集群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钻石"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基于该模型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进行的分析发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高级人才要素、知识资源、服务业基础、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是集群内成员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构建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以产业链为基础,推动集群组织行为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实现群内成员从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到销售的价值链商务竞合、协同和集成,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本文从四方面分析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模式构成要素,并基于此探讨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转型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中,知识协同将外部与内部知识进行共享、交互与整合,使知识在隐性与显性之间不断转换与螺旋上升。物联网产业集群创新处于过渡阶段,以阶段发展特点为依据,分析产业集群不同类型企业以及作为外部知识主要来源的顾客和科研机构在知识流动和转化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曼利 《商场现代化》2006,(17):202-203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常因技术锁定,无法避免各种风险而衰落。要突破锁定,必须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对产业集群进行升级。创业型经济是以知识作为主要比较优势的经济形态,表现为高水平的创业活动多、创新发明与专利多、成长型中小企业多等特点,对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通过创业教育、创建创业文化;降低创业门槛,增加创业资源;进行税制改革,引进各类人才来营造创业氛围和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主要工作 2007年,面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历史性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决策部署,我们抢抓机遇,创新举措,辟建载体,集中各种要素和资源,全力培育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被国家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大庆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20.
国际服务外包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目前国际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离岸外包方式得到强化.在外包模式中,印度模式对质量的严格控制、极富特色的科技园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菲律宾模式的政府支持、低廉的成本、合理的外包业务定位,爱尔兰模式的开发商的成功运作、完善的配套功能、丰富的高校知识资源等,都是其成功的助推因素.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应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培育服务外包高级要素,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引导产业集聚,树立中国服务外包的整体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