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适度有效的干预是房地产市场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房地产市场运行出现紊乱时,政府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成熟性迫使政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规制和调控,特别是近年来出现房价涨速过快等问题后,政府明显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然而,无论从调控过程还是调控效果来看,距离调控的预期目标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之后,迎来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繁荣时期,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经济水平也随之上升,房地产行业甚至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结构中的支柱型产业。本文以政府调控下的房地产经济为背景,对政府调控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经营发展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龙  申瑛琦  尹韦琪 《财贸研究》2021,32(10):48-56
基于国房景气指数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收缩期和扩张期划分,据此运用SV-TVP-FAVAR模型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动态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特征较好地印证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特征及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颁布和落实情况,但也存在房地产市场响应的理性"毗邻"错位现象;无论是房地产市场收缩期抑或是房地产市场扩张期,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均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多指标"占优"选择,但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差距不大;价格型工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逐步优于数量型工具,其调控地位正在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房地产发展特殊的一年,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大部分行业均受到了影响,需求不旺,然而房地产市场却呈现出一枝独秀,繁荣井喷的现象,显现出了房地产市场的独特性。深入分析房地产市场后,不难发现这个市场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紧密相连,在这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信贷、行政多种手段对其进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合理适时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赵晓 《中国市场》2008,(7):10-12
尽管政府早就提出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但是中国房地产无论市场化也罢,房地产调控也罢,几乎都没有涉及到房地产市场的基础制度——产权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陆姗 《商场现代化》2008,(3):335-336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出现过热的现象,而不断出台的各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也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本文提出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税收手段的运用来调控中国房地产的建议。为了能更好地论证这个观点,本文分析了日本和韩国利用税收政策和手段成功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经验,并借鉴该经验对我国利用税收手段调控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提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1998年,住房制度开始商品化改革,自此,市场机制正式引入我国房地产行业,在供求机制的作用下,周而复始,房地产行业衍生了自己的经济周期。然而,并不十分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也许会导致地产周期的异常波动,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优化配置。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地产行业的兴衰一度备受政府关注和调控,政府试图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动和房地产周期的健康运转,试图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解决人地分离、供需错配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房地产市场近十年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十年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大致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轮回,每次周期的起止都伴随政府的调控,本轮周期起始于2014年10月,各地方政府为减少房地产库存压力,信贷环境宽松,房价高涨,涨幅创历史之最,伴随2016年9月多地限购令的推行,本轮房价上涨已进入尾声,不难发现,政策周期已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周期运行的特点。因此,透过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特点,提出适合本国房地产周期健康运行的政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民的住房条件,但近10年来的房价暴涨已经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亦陷入严重困局。其突出问题是政府调控政策屡屡失败;既得利益者利用投机和投资手段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围绕房地产业滋生的腐败助推了房价上涨。要走出这种困局,政府应改变观念,调整宏观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严惩腐败,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年”,政府在4月中旬和9月底先后出台了两次调控政策,一次比一次力度大,包括提高首付款和“限购令”等,这些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首先是交易量有了明显下滑,虽然最近几个月交易量在同比上升,  相似文献   

10.
黄玉兰 《中国物价》2008,(2):62-64,55
房地产的特性需要城市政府的介入,以弥补房地产市场上的失灵。但是目前城市政府在楼市调控中出现角色错位,需要转换角色,严格限定其调控范围,不将触角伸至市场调控的边界。  相似文献   

11.
为了稳定房价更好地调控房地产市场,政府出台了“新国八条”.“新国八条”出台一年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购房者意愿如何,政府应该如何在适应消费者需求上进行政策调整.基于对购房者的意愿进行调查与分析,分析意愿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政府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良性运行,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现实中,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常常出现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问题,阐述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认为地方政府应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进行角色转换,以在房地产调控中充分发挥出地方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无约束务件和有政府监管两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演化方向,并对影响房地产市场演化方向的几个重要参量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要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加以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引起了国家的特别关注,在连续的调控政策实效后,政府出台了严厉的限购手段来调整房地产市场.本文就该轮调控对房价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阐明房价的走势是多方面造成的,政府还要关注市场并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引起了国家的特别关注,在连续的调控政策实效后,政府出台了严厉的限购手段来调整房地产市场.本文就该轮调控对房价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阐明房价的走势是多方面造成的.政府还要关注市场并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17.
完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商业研究》2012,(4):178-181
由于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中国大陆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性房地产市场,并且存在着一系列所谓"市场失灵":住房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市场调节和政府管制双重失灵,房价不断上涨与房地产市场极不稳定。特殊经济体制和土地制度决定了大陆应形成国家有限干预下的市场自主调节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这就需要中央明确调控职责和规制方向,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中央应从土地权属入手,建立完善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畅通市场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强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尤其明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房价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鉴于此,我国政府从2010年开始施行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关于该调控的争议仍然很大。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在参考国外学者房地产市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高涨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最终我们的结果肯定了政府调控方向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孙莹  陈龙 《中国物价》2011,(3):44-46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泡沫日益严重。为了抑制炒地、炒房等投机行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政府频繁使用税收政策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但目前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调控并未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房地产价格增长的势头。本文从税收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进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的角度展开,对房地产价格分别进行了长短期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政策的经济分析——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洪 《财贸经济》2007,(6):91-97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频频出重拳,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并根据中国的特点,正式将土地供应政策纳入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中。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和全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经过十余年的城市(镇)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供应是否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影响?(2)哪些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影响?它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呈现什么样的形式?(3)我国现行的土地供应参与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调控是否有效?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随着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土地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土地供给政策已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明显影响。在我国特有的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供应的制度框架下,土地供应确实能作为一个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参与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调控。(2)我国的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供应量和土地供应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