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沈阳蒲公英和南京苏果两家企业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一个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概念模型,并重点研究了系统中城乡互动机制和可能的建立路径。研究发现: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是建立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消费品从城市向农村流通与农产品从农村向城市流通过程中对物流设施、店铺网络、人力等流通要素的共享是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途径;流通企业还必须解决好农村流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及其与城市流通网络的整合、采取合适方式实现农商对接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供销社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维慰 《价格月刊》2009,(7):18-19,35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依托,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供销社应通过科学分工、整合网点、业务联动、规模运作、品牌经营、深化服务,推动"虚""实"网络结合、增强城乡网络互动等举措,全方位地进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DEA-SBM模型测算出我国28个省份2000-2012年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将农村居民消费划分为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VAR模型针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助于促进农村消费总量增加;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对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农村电商助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渠道),并进一步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助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显著,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农村电商越发达的地区,其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促进效应越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存在显著的惯性作用,城镇化、政府政策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和居...  相似文献   

5.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有望承担起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重任。结合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阐释了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且主要源于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更突出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了流通业发展缓解城乡消费差距的两条渠道,其一是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倾向性作用,从需求层面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扩张;其二是流通业发展能够通过优化商品供给条件释放农村消费潜能。异质性检验不仅进一步印证了流通业的积极作用,还显示了,政府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以及在欠发达地区的流通业扩张,更有助于激发流通业对城乡消费平等的积极效能。未来,我国应持续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充分依托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在关键领域加强政府“有为”之手,进一步助推共同富裕进程。  相似文献   

6.
河源市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实现对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将河源市URI-AHP模型(流通业城乡一体化模型)分为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三层次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及综合评价值权重,利用广东省2018年统计数据和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论证河源市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的阶段,通过分析发现河源市城乡流通一体化目前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针对此阶段的特点和任务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通过农超结合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流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向成熟阶段迈进。  相似文献   

7.
吴学品  李骏阳 《财贸经济》2012,(12):102-107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流通总量规模、农村集贸市场和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有显著的时变性。首先,农村流通总量的单位增长幅度引起的农村消费增长幅度为正向且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缓慢,年平均增长幅度小,使得流通业总量对农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随弹性系数的上升而大幅增加,贡献率在大部分年份中变化不大。其次,农村集贸市场在第一阶段(1978-1995年)对农村消费支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第二阶段(1996-2010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流通环境的改善,农村集贸市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在逐步减弱。第三,较差的流通环境增加了农民消费的支出成本和降低了消费的预期,对农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较好的流通环境减少了消费支出的成本和提高了消费的预期,对农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8.
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进一步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和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消费中心城市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中心城市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消费中心城市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具互动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流通总量规模、农村集贸市场和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有显著的时变性.首先,农村流通总量的单位增长幅度引起的农村消费增长幅度为正向且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缓慢,年平均增长幅度小,使得流通业总量对农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随弹性系数的上升而大幅增加,贡献率在大部分年份中变化不大.其次,农村集贸市场在第一阶段(1978-1995年)对农村消费支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第二阶段(1996-2010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流通环境的改善,农村集贸市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在逐步减弱.第三,较差的流通环境增加了农民消费的支出成本和降低了消费的预期,对农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较好的流通环境减少了消费支出的成本和提高了消费的预期,对农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城乡二元流通体系与市场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流通视角分析城乡流通体系的二元结构表现与成因,认为城乡二元流通结构导致了农村市场低市场化、低组织化和完全异质的消费市场.在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的前提下,应加强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农村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完善流通规制,维护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逐步消除城乡市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中国长期处于城乡市场分割、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这种状态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和消费,延缓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促使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文章通过城乡分工和交易效率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制成品市场交易效率的巨大差异带来城乡商贸流通的不畅、交换关系的紊乱和“双重滞销”的产生。因此应根据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要扩大农产品交易规模,加强农村流通网络的建立,构建高效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降低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楚雄州为例,对该州城乡消费总额的结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结构变化、楚雄州与相邻州市相关指标对比、农民需求变化与农村流通资源状况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深入,如何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本文从流通角度研究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引入偏最小二乘法,通过运用乡镇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数、乡镇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数、农村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指标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量化研究农村消费品流通发展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发展流通业能有效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各项指标均对消费支出有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加大力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相继推出了"万村千乡工程"、"新网工程"等措施。农村地区消费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但关于农村流通组织的经营效率问题,至今仍没有学者进行过研究。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圣水连锁超市的实地考察,基于DEA模型方法确定了系列的评价指标后,评价了城乡连锁超市的效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动农村超市发展建议,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对1990-2012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之间关系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可知,安徽省流通产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流通产业影响不显著。其体现在安徽省过于注重城镇规模增长、城镇化结构及布局缺乏合理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原因造成的。安徽省应大力优化流通业市场环境,加快完善流通配套服务体系及城镇机构体系的建设,重视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加速健全农村流通组织体系,促进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流通产业的双向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差距一直是国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以河南省为例,从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入手,分析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是缩减城乡差距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普惠金融作为乡村振兴下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积极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城乡供给不均衡的缺口,对缓解城乡发展差距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普惠金融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农村普惠金融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且这种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效应最强,其次为东部地区,最后为西部地区。区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农村普惠金融影响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基于此,应健全多元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规模、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城乡商贸流通可以有效发现城乡差距。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现状,探讨了城乡商贸流通七大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晓然 《商业时代》2022,(4):146-149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为构建一体化的城乡消费市场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在构建定量评价各地区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农村电商下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电商的下沉有利于推动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农村电商的下沉,有利于实现城乡消费市场在人均消费规模、消费...  相似文献   

20.
农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搞活流通、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对促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农民消费计划实施相对成功的美国、日本及韩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中国扩大农民消赍问题的有益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农村流通体系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