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蟹种培育是指将仔蟹培育成Ⅴ期幼蟹(豆蟹),再将Ⅴ期幼蟹培育成蟹种(扣蟹),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成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蟹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蟹养殖新技术第三讲河蟹人工繁殖的关键(下)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唐天德三、幼蟹培育技术直接投放蟹苗———大眼幼体进行人工养殖时,死亡率高,成活率较低。目前,推广将大眼幼体培育成Ⅲ-Ⅴ期幼蟹再进行蟹种或成蟹养殖技术,这样直接养殖幼蟹则会大大提...  相似文献   

3.
正蟹种是河蟹养殖的基础,大规格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成功的关键,现将大规格优质蟹种池塘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培育池条件1.培育池大小与结构蟹种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相似文献   

4.
<正> 扣蟹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在成蟹池中围网将大眼幼体培育成扣蟹,保证来年成蟹养殖蟹种需求,能够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下面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5.
幼蟹:是指自游泳状态的大眼幼体经蜕皮变态,营爬行生活时开始至性成熟前止,这一阶段培育的,用来作为成蟹养殖种源的称幼蟹,又名蟹种。蟹种的质量决定着成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在当前成蟹市场供需平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能否选择到优质的蟹种是成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俗话说,种好一  相似文献   

6.
<正>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养殖成蟹、青虾和鱼虾蟹混养以及培育蟹种的生产方式,按照此模式要点实施,养殖成蟹的稻田,亩产蟹30kg-50kg;养殖青虾的稻田,亩产青虾15kg-30kg;鱼虾蟹混养的稻田,亩产鱼30kg-40kg,虾5kg-10kg,蟹10kg-20kg;培育蟹种的稻田,亩育蟹种1万只以上。养殖稻田亩产稻谷均在350kg以上,亩效益1000元以上,高的达万元。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优质蟹种(又称一龄幼蟹、"扣蟹")是成蟹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益的重要基础。蟹种培育是指利用河蟹大眼幼体(又称蟹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育成规格适宜的蟹种,并取得优质、高产、高效的过程。笔者从事蟹种培育实践和指导推广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现将其关键技术归纳整理成文,以供养殖户朋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基础,大规格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成功的关键,现将大规格优质蟹种池塘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培育池条件1.培育池大小与结构蟹种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地,底质以黏壤土为宜。培育池面积1-3亩,形状为东西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长宽比1∶3-5,宽度不超过30m,池塘埂坡比1∶2.5,池深1.0-1.2m。在池内离埂2m外开挖1.5-2.0m宽的环形沟,沟深0.7-0.8m。  相似文献   

9.
<正> 大力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养殖,已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推进河蟹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关键要有规格适宜的优质蟹种。要求放养的蟹种规格为每千克80-160只。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出地的蟹种规格过大,性成熟蟹比例过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大力推广调控结合的蟹种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空间,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推广生态种养殖技术,同时解决成蟹养殖的种源。近年来,我们实施了稻田培育蟹种项目,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的光、水、肥、饵等自然资源条件,进行科学的种养,第一年培育蟹种,第二年养殖成蟹,两年为一个养殖周期,每亩稻田可收获稻谷700kg—1000kg,收获蟹种8000—12000只,收获成蟹30kg-50kg,每年每亩稻田可获纯效益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蟹种是成蟹养殖基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1龄蟹种培育技术已趋向成熟,目前蟹种培育大都达到亩产量100kg,高产池塘达250kg以上的水平。但在蟹种培育过程中,"懒蟹"与"早熟蟹"比例偏高成为困扰广大养殖户的难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分析了"懒蟹"与"早熟蟹"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人工养殖河蟹有了长足发展,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幼蟹培育及饲养管理等技术缺乏,性早熟幼蟹(1龄蟹种)较为普遍,这些早熟幼蟹(俗称小绿蟹),体重均在20g左右,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弱,导致河蟹商品规格过小,品质低劣。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严重挫伤养蟹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实际表明,引起幼蟹早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种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三类。只要  相似文献   

14.
<正>蟹苗俗称"大眼幼体",是培育蟹种和养殖成蟹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Ⅱ期至V期幼蟹的成活率,因此要重视蟹苗的选购工作。一、了解蟹苗培育过程养殖户在选购蟹苗前,首先要了解蟹苗场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亲蟹规格、饲料使用、培育周期等。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最好来源于天然湖泊大水体中,且雌、雄蟹应来自不同的水域,避免近亲交配。亲蟹规格:雌  相似文献   

15.
扣蟹是指每只2g以上的幼蟹,是成蟹养殖的苗种来源.其培育水体是一个半封闭的环境,应激因子较其他水生动物复杂.扣蟹培育期的应激防控技术好坏是决定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扣蟹培育应激防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关键要有大规格的优质蟹种。要求放养的蟹种规格为每千克80~160只。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出池的蟹种规格过大,性成熟蟹比例过高。解  相似文献   

17.
总结成功养殖者的经验.改进成蟹养殖方式有以下几方面:即改当年上市为二年上市;改小水面养殖为大面积养殖;改单养蟹为鱼蟹混养;改放养其它蟹品种为放养中华绒螯蟹蟹种:改密养为稀养;改人工投饵为培育天然饵料为主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由大眼幼体培育成V幼蟹,通过强化培育即可养成上市商品蟹。这比传统的一年育成蟹种,第二年养成商品蟹的方法,具有生长快、周期短、病害少、回捕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因此,采取正确有效的养殖方法和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养殖的基础和关键是苗种,苗种是决定养殖成败的首要条件。多年来高淳地区一直想方设法建立自己的河蟹养殖苗种供应基地,在蟹种培育上走自育自放的技术路线,实施小池型规模化培育蟹种的创新培育技术,即结合蟹苗到蟹种培育阶段个体小,活动范围小的生物学习性,实施小池培育蟹种技术,提高了育种密度和规格质量,亩产一般都在1.2万~1.5万只,放养成活率高,养殖户认可度高、质量好,大大提高了蟹种培  相似文献   

20.
<正>蟹池多品种高效养殖技术是指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植、投螺施肥、蟹虾鱼混养等技术进行科学组合,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鲢鳙鱼等生长习性,进行合理套养的一种创新模式,其主要技术原理是利用冬季养殖空闲时段,进行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准备,元旦前后将虾种放入池内养殖,到3月初将蟹种放在暂养"特区"内进行强化培育,待池中水草长好后,再将蟹种放入大池内,实行蟹、虾混养,5-6月份放养鲢鳙鱼种及鳜鱼夏花,实现蟹虾鱼多品种同池共养。一般每亩可收获河蟹75kg、青虾50kg、鲢鳙鱼150kg、鳜鱼15kg,可收益4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