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娄海燕 《商场现代化》2010,(10):106-106
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行政法与宪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运用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甚为突出。一方面,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行政法的发展离不开离不开宪法原则、宪法理念的指引,宪法的实施、宪政的生长也同样离不开行政法的发展;另一方面,行政法的发展能够对宪法起到补充、发展、完善乃至修正的作用,从而推动宪法、宪政日臻完善。因而,深入探究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站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努力推动行政法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5,(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你法律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尤其是近年来宪法司法化的争议逐渐增多,宪法作为我国立法根本,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宪法是法院在民事、刑事诉讼的根本,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我国的其他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宪法对行政法的控权思想以及行政法中的基本法则的影响和制约,从而提高行政法的风貌和品格。  相似文献   

3.
娄海燕 《商业科技》2010,(10):106-106
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行政法与宪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运用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甚为突出。一方面,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行政法的发展离不开离不开宪法原则、宪法理念的指引,完法的实施、完政的生长也同样离不开行政法的发展;另一方面,行政法的发展能够时宪法起到补充、发展、完善乃至修正的作用,从而推动宪法、宪政日臻完善。因而,深入探究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站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努力推动行政法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年 《商》2014,(32):210-210
宪法在我国法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它是所有法律分支的一种概括和前提;行政法属于宪法中的一个分支是子法的范畴,它的法律条文不能与宪法相互抵触。在我国政府单位中将行政法作为了主体,主要是为了使宪法更加行政化并且使监督的力度得到加强,从而对整个司法领域的生存权进行救济,我国政府通过这种方式使我国居民的生存权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江林 《商》2016,(4):233
从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宪法的原则性,使宪政的基本理念得以具体化,而且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补充、发展了宪法,推动着宪法的修改与完善,宪法与行政法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本文拟从宪法实施之困难局面出发,分析行政法对宪法实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雪飞 《消费导刊》2011,(1):128-12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行政法使得宪法的有关规定得到落实,同时让宪法的基本理念广泛传播。一方面,行政法对宪法起到补充、发展作用,回忆了宪法的改善。另一方面,行政法的发展带来相关消极影响,阻碍了宪法的实施。宪法与行政法不是单独存在,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在现今一个法制相对健全的中国来说,正确理解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现状分析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合理性方面做一个肯定的同时,提出相关意见,来确定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目的标。  相似文献   

7.
雒雪婷 《商》2014,(39):221-221
宪法的完善需要行政法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出行政法的积极功能,实现基本权利,适用以及补充宪法功能。行政法基于人权以及法制的理念,积极构建服务行政法。行政法在原有基础上将诉讼范围进行扩大,从而进行制度的完善,并为体系提供保障。宪法的概括性和原则性为行政法提供了足够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行政法与宪法的定义和关系,对行政法对宪法的积极功能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8.
《商》2015,(33)
行政法的发展展现了宪法的准则,同时也完善了宪法的条例。然而事物具有双面性,行政法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宪法的落实带来了阻碍。因此,宪法与行政法的互动要保持良性关系,在良性关系基础上务必保持宪法至上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吴耀川 《商》2014,(2):223-223
房屋承租权质权的创设有利于填补《物权法》的立法空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很好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使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有机统一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彰显出蓬勃朝气,散发出闪耀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一直是行政法解释学的核心问题。不确定法律概念源自德国,历经几十年的理论争辩,形成"判断余地"等相关理论。然而判断余地理论仅是决定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对不确定法律概念何者拥有最终解释权的理论,解释本身的方法却少有研究。借鉴德国学者Klaus F.Rohl的权衡理论,将之运用至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解释中,可进一步思考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具体化在何种条件下可导致权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德国宪法权利规范内的主观权利是指德国宪法关系内的个体针对国家而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有利宪法地位.此种权利,在形式上可分为宪法规则规定的确定主观权利、宪法原则规定的初显主观权利;在内容上可以分为针对国家为某事的权利、宪法自由和宪法内的个体权力.  相似文献   

12.
刘慧 《商场现代化》2007,(13):339-340
<正>我国的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准则。这就为我们的行为奠定了充分的法律基础。在市场经济下,我们的一切经济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经济法律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是政府与公民关系失衡的表现,本文从宪法、行政法、刑法角度分析发现,法律运行中存在的公民基本权利落实不到位,公民基本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公民行为认定不遵守法治原则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有利于从根本上认识、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袁维勤 《商场现代化》2007,(11):279-280
<正>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率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一般来说,就国内法而言,属于公法的有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等,属于私法的有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等。英美法系虽然没有区分公法与私法,但是有实质上的公法与私法。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行政活动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只有进一步对行政合理性原则进行分析,弄清它的真谛,明白它的适用范围,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促进行政法制建设。行政合理性原则是为了让政府的行政活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进一步做好公共管理。而且这些行政活动能够依法律进行,有法律保障。此外,行政合理性原则与行政合法性原则同样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但是,在应用上它们是有区别的,在适用范围上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全面地规范广告内容及广告活动的法律,也是体现国家对广告的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行政法。《广告法》的颁布实施,对促进中国广告业在法制化轨道上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广告法》是体现国家对广告的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广告法》由于其调整的对象是国家广告监督管理行政关系,或者说是广告市场监督管理关系,因此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部门行政法,或者说是部门经济行政法…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诉讼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彩云  赵强  李雅 《中国市场》2008,(27):48-50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然而从现行法律上看,只是规定了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的抗诉权,这一权力远不能实现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要使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就应当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权力,并使之程序化。本文对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诉讼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检察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6)
当前,我国宪法实施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实施机制的有效性。我国宪法实施的体制是在人大的监督下进行宪法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拟采取行政法的路径对我国宪法的实施过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李晴  张宝华 《消费导刊》2009,(6):135-135
人类呈现的形象的变化是法律史上的"划时代"的变化。对于一个法律时代的风格而言,重要的莫过于对人的看法,它决定着法律的方向。行政法上的人,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范畴,理应是行政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但是我们以行政主体中心论的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我们所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极不和谐。扭转这种对行政法上的人的研究与行政法上人的地位极不相称的局面,重新唤醒行政法上人的复归,成为行政法学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徐雪梦 《现代商业》2007,(26):189-189
经济法是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法律形式,是国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秩序发展,更好地调控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而采取的法律部门。它自产生起就与传统的行政法和民法在本位上存在区别,立足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经济法的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