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在这个季节,阴雨、闷热天气较多,晴好天气较少,空气湿度大,气压偏低,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水体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弱,导致精养鱼塘溶氧水平低,易发生缺氧浮头并诱发鱼病,加之在梅雨季节一旦发生鱼病或浮头泛  相似文献   

2.
<正>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实行多品种合理混养与密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的的有效措施。一、多种鱼类混养密养的几大优点1、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由于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有所  相似文献   

3.
《渔业致富指南》2009,(15):72-72
<正>养殖水体有肥水和瘦水之分,肥水中含有大量的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鱼类在这种水体中能快速健康发育,而瘦水不具备这种优势。各种淡水养殖对象都是异养生物,它们生长的物质需要及能量需要完全依赖于食物—外源性饵料,如养殖水体能及时  相似文献   

4.
<正>夏季气温高,雨量多,天气变化快。夏季也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投饵量大,鱼类代谢废物多,由于水温高,鱼类病原体也会大量繁殖。由于现在大多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池塘水体负载量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养鱼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提高,小面积精养高产技术在大水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精养水体鱼类一旦发病,易使病情扩散。即使采用防治措施,花费往往很高而效果未必理想,给养鱼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若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  相似文献   

6.
夏秋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夏秋鱼类生长旺盛,养殖水体鱼类密度大,各种鱼类病原体繁殖快。因此,这一时期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又是鱼病高发期。暴发性出血病、中  相似文献   

7.
<正>养鱼先养水,这是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适合鱼类生长的水体应该符合肥、活、嫩、爽四个指标。肥即水中溶解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生物是营养物质丰富、易消化、个体大  相似文献   

8.
<正>我县地处皖南山区,塘库众多,鱼类养殖主要以塘库为主,近几年由于养鱼户养殖经验不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历年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经验,结合目前实际情况,给广大养鱼户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最近几天,我县气温高、湿度大,而且连续阴雨,这给正处在生长旺期的塘库鱼类养殖造成不利影响,养殖水体容易缺氧,鱼类摄食不旺,而且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怎样做才能维持鱼类的正常  相似文献   

9.
正夏秋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池塘水质管理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鱼儿离不开水,池塘是鱼类生活和栖息的环境,"养鱼先养水",只有好的水才能养出优质的鱼,每天要坚持巡塘,掌握好池塘的水质状况,保证池塘水质符合"肥、活、嫩、爽",即水体中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藻类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对精养鱼塘来说,高温季节(7-9月份)既是鱼类生长的旺盛季节,但同时也是鱼类易发病、易浮头、管理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气温高,鱼类生长快、耗氧多,饲料耗量大,易引起水质恶化和诱发鱼病。因此,加强高温季节的养殖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精养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和施肥量多、鱼塘水体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到了夏、秋高温季节,容易发生鱼类缺氧而浮头的现象,若不采取解救措施,即有可能由于严重浮头而导致泛塘死鱼。1.浮头的原因1.1因鱼池上、下水层急剧对流而引起浮头。炎热的夏、秋高温晴天,白天浮游植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的秋季已经过去,这段时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但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所以一定要加强这段时间鱼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秋季鱼病偏多的原因1.养殖密度大。鱼类经过春、夏季节的生长,进入秋季个体渐渐长大,自然出现养殖密度大的问题。随着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会出现不稳定或变坏的可能,导致鱼病增多。在持续高温的秋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处于缺氧状态,易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困难,极易暴发各种鱼病。  相似文献   

13.
<正> 大水面养殖鱼类一旦发病,病情易扩散,由于水体大,操作不方便,用药费用高,效果差,往往给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若能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采用“以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办法,会大大减少鱼病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梅雨季节,阴雨、闷热天气较多,晴好天气较少,空气湿度大,气压偏低,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水体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弱,导致鱼塘溶氧水平低,易发生缺氧浮头并诱发鱼病,加之在梅雨季节一旦发生鱼病或浮头泛池,处理起来较难,易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对养殖户来说,如何安全度过梅雨季节,渔业养殖户  相似文献   

15.
<正>5至9月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此期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直接影响着当年的养殖生产。一、生长旺季鱼病偏多的原因1.养殖密度大。此季节因水温高,水体可控程度差,如果放养密度过大,病害发生的机率相应会很大。养殖密度要根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加上鱼类排泄物剧增,水质易污染并导致缺氧,稍有疏忽就会导致鱼类的大批死亡,给稻田养鱼造成损失。为确保稻田养鱼安全度夏,必须抓好以下五要点: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集约化养殖的不断扩大,亚硝酸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两年,人们提到其危害性,简直是望"亚硝酸盐"而兴叹。一、亚硝酸盐的危害性亚硝酸盐偏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危害性:1.增加养殖成本。鱼类长期生活在亚硝酸盐偏高的水体中,食欲不强,饲料转化率不高,饵料系数升高,最终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2.易引起鱼类疾病的发生。亚硝酸盐超标引起鱼体通透性较差,鱼类黏液  相似文献   

18.
高温干旱季节山塘小水库养殖的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夏秋期间往往是江南地区的高温少雨多干旱季节,地处山区、丘陵、盆地的山塘小水库因水体表面蒸发量大,而降雨补充水量受限,加上承担着农田灌溉用水的高峰,水产养殖用水日趋紧张。此时又是鱼类等水生动物旺食旺长期,是年度渔业生产中的重要季节。持续的高温将使山塘小水库水产养殖生产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水量的减少,水体载鱼量和密度增加,水源补充困难,以至投饲施肥不能正常进行,加上经常性的缺氧浮头,影响养殖鱼类等正常的摄食生长,稍有疏漏还会导致  相似文献   

19.
<正>盛夏高温季节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鱼类生长旺盛。但由于气温高,水体环境变化快,加之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易暴发多种疾病和出现浮头泛池现象,给渔民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洪湖水产局加强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大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低温或寒潮天气有哪些危害?1.早晚温差大、光照弱,水温低、藻类因环境变化应激倒藻;2.藻类产氧能力低,水体溶解氧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体通透性差,水体易混浊;3.水面温度低,上下层水体易产生强对流,溶解氧会因分解水体中污染有机物而大量消耗,底部因溶解氧减少而形成"聚毒层";4.由于溶解氧急剧减少,对虾免疫力降低,活力差,容易被病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