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池塘养鱼在5~10月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稍有疏忽,便会引起严重浮头和泛塘,给养鱼户带来重大损失。防止池鱼泛塘的措施是: 一、池鱼傍晚观察法 (一)看天气。天气闷热、  相似文献   

2.
一、死鱼事故发生的原因:(一)越冬池塘水体太瘦,鱼类缺氧浮头死亡。(二)越冬期体能消耗过大,鱼体抗疾病能力降低,开春后陆续死亡。(三)部分养殖场水源紧缺,高温季节因补、换水不及时造成池鱼死亡。(四)池塘水体过肥,雷阵雨引起水变导致死亡,养殖中表现为浮头死鱼。(五)连阴雨造成溶氧过低,引起池鱼浮头死亡。(六)底质恶化引起转水导致池鱼死亡。(七)直接人为事故造成死亡。如恶意投毒,用药过失,抽水量过大却未能及时加水,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或即使发现却未采取适当措施等。(八)拉网致伤导致死亡。二、防范事故发生的方法:(一)越冬前增强池…  相似文献   

3.
<正> 有些养殖户对鱼类氨氮中毒、池鱼药害和泛塘死鱼难以区别。一些渔民的鱼塘因氨氮含量过多中毒引起鱼类死亡,误认为缺氧泛塘,于是用生石灰泼洒抢救,其结果反而造成更大损失。鱼类氨氮中毒是因含量过高中毒引起鱼类死亡。池鱼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物质或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类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最低需要量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其具体类型区别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正常情况下,池塘养殖出现泛池、泛塘的现象是在夏季和初秋的高温季节,一旦进入深秋和冬季,这种情况就明显减少。但是,有几种在冬季也易发生缺氧死鱼的养殖环境常被忽视:一是肥水池塘的鱼类;二是深水池塘的鱼类;三是网箱养殖的鱼类。由于这些情况下的鱼类,常因忽视管理而发生冬季缺氧浮头,甚至严重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池塘高密度驯化养鱼的推广和普及,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养殖季节的泛塘时常发生,给广大渔户带来较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现就基层农技推广过程中夏季池塘养鱼避免泛塘的紧急处理措施作以下介绍。泛塘死鱼即缺氧浮头死鱼。养殖季节容易出现泛塘的类型有水质突变和清晨缺氧浮头死鱼两种类型。一、水质突变1.水质突变的成因及后果在单产较高、水质较肥的池塘,盛夏季节浮游生物过量繁殖,特别是蓝藻门的  相似文献   

6.
<正> 夏季天气多变,池塘因缺氧而造成鱼类浮头泛塘的现象,屡见不鲜。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情况不佳或管理措施不到位。本文仅从天气变化方面,略述鱼类浮头、泛塘的天气类型和预防方法。一、激发浮头泛塘的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7.
<正> 泛塘通常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水体缺氧而导致池鱼窒息死亡的现象,也有人称泛塘为“翻池”。造成泛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其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且不论是成鱼、鱼种还是鱼苗。  相似文献   

8.
1.发生时间。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并多在午后;池鱼药害,多与农田施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在作物的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流行期间较为严重。死鱼现象不分白天、夜晚都可发生。而泛塘死鱼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是在连续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气最容易发生,并多发生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里。泛塘与水质肥瘦、池鱼密度有关,水越肥鱼越密,则泛塘程度也越重。2.鱼类表现。发生氨氮中毒的池塘,鱼先是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有时浮上水面,继而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池鱼药害,鱼类浮头现象不…  相似文献   

9.
<正>精养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和施肥量多、鱼塘水体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到了夏、秋高温季节,容易发生鱼类缺氧而浮头的现象,若不采取解救措施,即有可能由于严重浮头而导致泛塘死鱼。1.浮头的原因1.1因鱼池上、下水层急剧对流而引起浮头。炎热的夏、秋高温晴天,白天浮游植  相似文献   

10.
<正>在池塘养殖中,鱼类浮头是一种常见现象。一般轻微浮头,短时消失,对鱼体正常生活、生长不会造成损害性影响;但如果经常浮头,尤其是严重浮头和泛塘,轻则降低鱼类生长速度,重则鱼类生长停滞,更严重者,鱼类大面积死亡,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必须善于判断浮头的轻重程度,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在旱灾肆虐时,管好用好仅存的水体显得尤为重要。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水质管理不善,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轻则抑制池鱼的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所以旱灾天气中要更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一些鱼塘由于大量投饵施肥造成水质过肥或池塘老化,淤泥过多,容易造成氨氮中毒,但有些养殖户对鱼类氨氮中毒与池鱼药害和泛塘死鱼难以区别。一些渔民的鱼  相似文献   

13.
<正> 发生泛塘事故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1、水肥鱼密,耗氧量大。各种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以及好气性细菌等进行呼吸作用,加上池中有机物的分解,都要消耗水中大量溶氧,引起池水缺氧,造成池鱼浮头、泛塘。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缺氧是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不能满足鱼类的生理需求,进而引起"浮头",甚至"泛塘",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池塘缺氧鱼浮头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生产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引起缺氧的因素能够预测缺氧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轻乃至避免缺氧的发生,减轻损失。  相似文献   

15.
精养鱼池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容易发生鱼类缺氧浮头的现象。如果措施不当则可能会由于严重浮头而造成大批鱼类窒息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泛塘。泛塘给生产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夏季,必须时时注意防止鱼类严重浮头和泛塘的发生,这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致使水产养殖动物因缺氧而浮于水面吞食空气,我们称之为浮头。轻微的浮头可影响养殖鱼类生长速度,严重浮头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甚至发生"泛塘"现象。笔者认为,养殖过程中精心管理和认真观察,浮头现象是可预防的。若发现浮头,首先要判断浮头的轻重,再进行解救。  相似文献   

17.
<正>池塘鱼类发生浮头说明池塘水质较肥,鱼的数量多,浮头严重时有可能造成死鱼或泛塘。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现将鱼类浮头的原因、如何预测浮头、如何防止浮头、浮头轻重的判断、如何解救浮头详述如下,供各位同仁及养殖户参考。1.鱼类浮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一、案例分析在武汉市新洲区有个养殖户罗老板。2011年8月4日他的池塘进水口处水体发红,半塘红水半塘绿水。由于害怕倒藻和泛塘他当天下了磷肥和尿素,结果到8月5日全塘水体发红,但是池塘没有浮头和死鱼现象。另外一个是东西湖走马岭的养殖户胡老  相似文献   

19.
鱼浮头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结构的调整,放养密度不断加大,投饵施肥也相应增加,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逐渐增多,因而容易发生鱼类因缺氧而浮头的现象,甚至泛塘,轻者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稍有不慎鱼类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严重者1h-2h可引起塘鱼全部死亡。因此,正确分析鱼浮头的原因,识别鱼浮头的预兆和轻重,对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抢救泛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每逢盛夏季节,不少地方的养殖户,由于疏于防范,往往发生泛塘死鱼现象,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造成泛塘的原因: 1、闷热雷雨天气,气压低,特别是傍晚的雷阵雨,会导致上下水对流,是发生泛塘死鱼的主要原因。 2、投饵施肥方法不当或过量,人为造成泛塘死亡。如投放浮萍时将水面全部覆盖,造成鱼类缺氧泛塘。还有的一次性投入过量人畜粪,导致水质过肥,遇到恶劣天气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