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主要病害。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的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氏阴性菌。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是草鱼的新三大主要病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  相似文献   

2.
<正>(二)细菌性疾病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常称为草鱼的"老三病",常发生并发症,两病或三病同时发生。因此,要进行综合防治,内服、外用并施。1.草鱼细菌性肠炎病草鱼细菌性肠炎病,主要指的是2龄草鱼的肠炎病[Enteritis of grass carp at the age of two(EGC)]。草鱼、青鱼最容易得这种病,鲤、鳙等偶尔也有发现,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又严重的鱼类细菌  相似文献   

3.
<正>草鱼是淡水养殖的主养品种之一,但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的"四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和细菌性败血症病制约着草鱼养殖的发展,其中病毒性草鱼出血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一般药物很难防控。为了突破草鱼病害造成的发展瓶颈,珠江水产研究所2011年研制出草鱼出血病活疫苗和淡水鱼类败血病细菌疫苗,标志着我国水产疫苗产业化的开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鱼类三病是指烂鳃、肠炎、赤皮三种疾病。这三种病常常发生于鲤鱼、青鱼,尤其是草鱼身上,一旦忽视会大量死鱼,甚至全部死亡。这三种病在七、八、九月份是发病高峰期,而且极易流行。  相似文献   

6.
<正> 众所周知,当年草鱼因病害发生多,危害大。造成当年草鱼培育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其中以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引起的危害最大,发病率高(90%发上)、发病死亡率大(20%~100%),病症复杂(往往是二种或三种甚至四种疾病同时发生)、暴发性强(二至三天之内即开始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治疗难度大,因而,必须加强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的预防,而预防最有效办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13,(3):42-42
技术概述:近几年来,江西省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疫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影响渔民养殖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江西省在部分县(市、区)陆续开展了人工注射疫苗以防治草鱼上述疫病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果技术通过江西省科技厅鉴定,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正>大宗鱼类养殖中,草鱼病害发生率较高,由此造成的损失较大。现将我市草鱼病害情况及其防治技术对策介绍如下:一、"老三病"1、发病特点:该病在我市发生病程长,从3月份到11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烂鳃病最为严重,肠炎病、赤皮病次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4月-6月我站接诊了多起水产病例。我们发现危害草鱼的已不是传统的草鱼"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等,而是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新三病")。经过我们的诊治,减少了死亡量,降低了损失。现将这三种病害的致病因素、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草鱼是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由于草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肉质好、饲料广、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但是草鱼病害多,尤其是草鱼的“赤皮、烂鳃、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近年来尤为突出,尤其严重,其损失占草鱼产量的30%—4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几年来我们对草鱼“三病”及并发症进行了综合防治,将防治的工作及效果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鱼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我国广大地区池塘、网箱养殖的主要当家品种。但草鱼抗病力差,病害多,特别是“草三病”(烂鳃、肠炎、赤皮)和“出血病”是草鱼养殖生产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80%,死亡率约为30%。成为推广草鱼集约化、规模化精养高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正在常规的草鱼养殖过程中,草鱼"老三病"一直困扰着大家,那么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今草鱼养殖中的"老三病"。一、草鱼"老三病"及病原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称为草鱼"老三病"。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细菌性肠炎,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二、流行特点流行季节为4-10月份均发  相似文献   

13.
<正> 1.五倍子 每立方米水用2—3g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头白嘴、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 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kg,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地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3.水辣蓼 按鱼每50kg重用水辣蓼加铁苋菜1kg混合加水数千克煎煮2小时,拌饲料连续投喂3天。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肠炎病。  相似文献   

14.
<正> 一、4月病害情况 根据首次对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分析,4月份湖北省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因多雨气温较低,鱼类病害开始发生,但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低。常规饲养鱼类品种四大家鱼发生的病害为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锚头鳋、中华鳋及极少数草鱼发生出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正是草鱼疫苗注射免疫的季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病、赤皮病、肠炎、出血病)和防止草鱼细菌性暴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养殖户在进行草鱼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老三病”,是危害草鱼养殖中最严重的病害。每年6-9月份是“老三病”并发病的高峰期。现将草鱼“老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选用。 一、取大黄50%、黄柏30%、黄芩20%,共同研成粉末,每100公斤鱼重,每次用“三黄粉”0.5—1公斤,食盐0.5公斤,面粉2公斤或麦麸10公斤,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正是草鱼疫苗注射免疫的季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赤皮、肠炎、出血病)和防止草鱼细菌性暴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养殖户在进行草鱼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浅析草鱼肠炎病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肠炎病是我市近几年淡水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全市各养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流行季节一般为4—9月,流行程度随气候变化而有差异。1-2龄的草鱼发病的季节主要4—9月,当年草鱼发病季节一般为7-9月。在四大家鱼养殖中。草、青鱼最易得此病,鲤、鳙偶尔也发病,尤其是当年草鱼最易感染,如不及时有效治疗死亡率平均为50%,严重病池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基层指导养鱼生产中发现,常见的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被渔农称为“老三病”,是草鱼养殖中最严重的病害。每年4月-10月的鱼类生长旺季,是草鱼“老三病”并发的高峰期,若防治不当,往往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颗粒无收。下面介绍我地渔农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利用中草药、西药轮番施药、外治内服相结合的综合防治“老三病”的新方法,供养鱼专业户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来自鄂州、潜江、荆门、新洲、石首、武汉、监利、汉川、浠水、随州、洪湖等11个区(市、县)32个测报点的数据来源,平均发病率较高的有草鱼烂鳃病71.6%,肠炎病44.68%。赤皮病44%,鲫鱼出血病37.5%,花白鲢水霉病22.93%,草鱼种烂鳃病90%,中华鳖腐皮病33.3%。平均死亡率较高的有草鱼烂鳃病7.18%,赤皮病3.74%,肠炎病2.31%鲫鱼出血病2.5%,草鱼种烂鳃病24.06%,中华鳖红底板病2.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