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通化镇发展“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调查与思考原建国,武廷斌,段建国万荣县通化镇共有17个行政村,25366口人,59137亩土地。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业,一户一品”,使全镇...  相似文献   

2.
开发特色产品是当前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环节。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到“一品一系列”、“一业一条龙”,是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发展过程。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以普及教育为本、融农业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是当前加大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投入所要做的三件事。  相似文献   

3.
食有五味“苦辣酸甜咸”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 ,人与“辣”字似乎有着不解之缘。自元末明初辣椒传到中国 ,食用辣椒的人数成倍递增。现在 ,无论是五湖四海的宾朋 ,还是南来北往的客商 ,“三人行 ,必有一人吃辣椒”。繁华的都市 ,偏远的小镇 ,以“辣”为特色的小吃、饭店比比皆是。跨入 2 1世纪 ,辣椒更以其热情如火的独特品味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 ,辣椒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望都是著名的“辣椒之乡” ,与山东益都、四川成都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辣都”。发掘辣椒文化 ,振兴辣椒产业 ,成为新世纪实现望都经济跨越式发…  相似文献   

4.
“一村一品”示范政策已成为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一村一品”能有效带动所在村镇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否对周边农民增收具有溢出效应尚未明确。本文基于2009-2020年广东省县级面板数据,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模型评估“一村一品”政策对县域农民的增收效应。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一村一品”认定对县域农民增收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但对农业大县和非农业大县农民收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对农业大县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增收效应存在一定长期性,对非农业大县农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一村一品”认定能显著促进县域农业发展,但未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从农业大县样本看,“一村一品”能通过推进县域农业产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建议认真总结“一村一品”示范政策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的一般规律和典型案例,不断扩大政策影响范围,积极探索该政策通过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一批区域性特色工业蓬勃发展,以“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为特征的区域特色工业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经贸实践》2003,(8):1-1
浙江818个各类工业园区星罗棋布,如一部强大的引擎承载着浙江的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以“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为特征的区城特色经济十分活跃,成为浙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近年来,随着各类工业园区的兴建,  相似文献   

7.
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农业高效发展,调查了安康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一村一品相互促进对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村一品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模式,做大做强农村一村一品,使它真正具有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实现一村一品规模、效益的不断扩张,形成一村一品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体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就专业协会与一村一品相互促进发展模式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该模式的完善与发展提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做‘靠山’,我种植马家柚的信心更足了。”广丰县大南镇茭塘村村民刘贤发激动地说。近年来,大南镇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农产品马家柚的源头产业优势,多管齐下“捧红”马家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之态.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乡一业”甚至“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领带、纽扣、袜子、圆珠笔、低压电器、汽摩配件等等,目前,浙江大地这样的产业区块至少有360多个。而尤为惹人关注的,就包括台州路桥,这个十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浙东小镇,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路桥是块状经济的高度密集之地,小小一区竟拥有8个全国市场占右率超过20%的产业。而更显著的是,最近几年来,路桥经济已开始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模式逐步迈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乐陵市自古以金丝小枣名扬四海,并享有“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和“中国富硒金丝枣都”的美誉。近年来,该市下大力气在金丝小枣这一独特资源上大做文章、独辟蹊径,培植壮大了带有枣乡特色的三大产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米,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之态,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乡一业”甚至“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领带、纽扣、袜子、圆珠笔、低压电器、汽摩配件等等,目前,浙江大地这样产业区块至少有360多个。而尤为惹人关注的,就是台州市路桥区,这个十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浙东小镇,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路桥是块状经济的高度密集之地,小小一区竟拥有8个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产业。而更显著的是,最近几年来,路桥经济已开始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模式逐步迈进。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相对于市域经济(或城市经济)而言的,从其经济结构考察,其主要经济特点:一是以中小企业为基础;二是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其产品高度差异化,“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三是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因此充分动员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经贸实践》2007,(6):6-7
浙江的经济,强项在工业,活力在市场,优势在民营,特色在区域,后劲在科技。所谓特色在区域,是指浙江很多市、县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由“一户一品”、“一村一品”形成了小块,再由村镇联合又形成大块,一块块充满活力的经济带来了整体的大繁荣。生机蓬勃的“块状经济”,再依托各种类型的专业市场联动发展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由此被学界概括为“小企业、大集聚”、“小摊户、大网络”等经济表征。 虽然,“块状经济”为浙江经济壮大挖掘了第一桶金,然而由于其“细胞”是小企业,在国内外新的挑战面前必须提升。从这个宗旨出发,我们从本期开始,将重点关注这一新课题。而且,首先从欠发达地区入手。这是因为,省里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他们喊出了“不被边缘化”的最强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朱贺星近几年来,望都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不懈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5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2218万元,其中人均集体收入500元以上的村3个,200—500元的村6个,100—200元的村...  相似文献   

15.
地处粤东沿海、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海丰县,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物阜民丰。在刚刚跨入新千年之际,县委、县政府就把农业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书写新世纪经济工作首篇,作了在全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总动员和全面部署。全县人民沐浴着千禧曙光,迎着新的挑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农业的再次创业。抓住新机遇再创新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海丰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工作,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立足有海有山有平原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和发动群众大搞农业开发,大力开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活…  相似文献   

16.
雷士明 《经济论坛》1995,(22):17-18
近年来,河北省正定县从本县实际出发,在原有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大力发展一乡一业特色区域经济。涌现出了养殖、绣花、玛钢等一批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专业乡,形成了“一乡一业,业精品多,乡乡有‘绝活儿’”的新格局,为探索农村发展区域规模经济进行了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17.
《经济视角》2011,(8):27-27
蛟河域内的花岗岩石材资源丰富,总储量达100亿立方米,其中饰面花岗岩储量已探龋47亿立方米,素有“关东石材第一乡”之美誉。近年来,蛟河市依托丰富的石材资源,深入实施“三化三动”战略,将发屣思路从“小规模、大群体”调整为“一业特强、多业并举”。坚持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特色产业为支撑、招商引资和项圈建设为第一要务,全力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石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米,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之态,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乡一业"甚至"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干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领带、纽扣、袜子、圆珠笔、低压电器、汽摩配件等等,目前,浙江大地这样产业区块至少有360多个.而尤为惹人关注的,就是台州市路桥区,这个十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浙东小镇,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路桥是块状经济的高度密集之地,小小一区竞拥有8个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产业.而更显著的是,最近几年来,路桥经济已开始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模式逐步迈进.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形成相互联系的公司与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在我国南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但是,我们发现不同地方的集群有不同的表现,即有的集群会创新增长,有的集群会慢慢衰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成长和衰退的原因,如是否嵌入国际价值链,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强弱等,但从合作文化角度的分析还不是很充分,本文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问题,希望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经济的突飞猛进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注意,究其原因,以专业性商品市场为依托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企业集群功不可没。这种具有地域特色模式的组织依靠低成本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全省迅速崛起,成为带动浙江工业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最有效的“发动机”。企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聚集在一起,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形态,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据浙江省委政策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