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演变成实体经济危机,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重要源泉的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强国,技术创新能力较低.文章根据近几年相关数据,利用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来分析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并提出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优珍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8-12
在当前的国际分工背景下,国际制造业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文章从总结国际制造业的最新态势着手,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先进制造业的影响,并以上海为例展开分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2009年给上海市的出口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一度引起外商投资企业对上海的投资减少,不过,也为上海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产值的变化 据台湾“经济部统计处”资料显示,2008年台湾制造业总产值为新台币13.11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0.70%。制造业内分类产业中,占比重最高的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产值达到3.11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5.97%;其次的化学材料制造业,2008年产值则达到1.85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2.85%;占比重排名第三的基本金属制造业,则较2007年增长6.96%,是前三大主力产业中,唯一呈现正成长的产业,产值达到1.74万亿元。另外,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受惠于2008年上半年油品价格高涨推升产值,  相似文献   

4.
《广西经济》2009,(12):7-7
质检总局12月14日发布了2008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根据对全国2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的测算,指数为81.18,比上提高0.19,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稳中有升。公报显示。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3年150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面板观测值,运用计量经济学经典方法,考察与分析制造业企业投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的作用机制.回归结果显示四种企业投资方式(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对于制造业企业的投资行为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银行贷款依旧占据了融资结构中的较大比重.此外,大量制造业企业存在过度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彭小珈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33-135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内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财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环比分析,发现制造业9大类行业绩效的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增长率三个指标呈上升趋势,资本结构整体上呈现"高负债、低权益"的特点,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与资本结构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淼 《改革与开放》2013,(23):11-12
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已达161家,其健康发展对江苏工业经济意义重大。在研究资本结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图表法详细研究了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等9个行业资本结构的特征,表明,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行业间差异显著;整个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流动负债率偏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所有者权益比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周淼 《改革与开放》2013,(12):11-12
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已达161家,其健康发展对江苏工业经济意义重大。在研究资本结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图表法详细研究了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等9个行业资本结构的特征,表明,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行业间差异显著;整个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流动负债率偏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所有者权益比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辽宁省20082012年的制造业和物流业相关数据做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物流业和制造业相关因素关联度矩阵。在此基础上,选出关联度最大和最小的因素作为重点讨论,得出了三点重要结论,以此结论为基础,提出了辽宁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经济体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加之劳动力生产成本的相对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产品标准日趋严格的市场准入等国际国内形势,恶化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环境。文章通过对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测度,分析再工业化及其他因素对其产生的可能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国际规则的制定,并利用生产者服务业的创新形成与制造业的融合,最终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尤其给中国制造业造成了冲击。在此背景下,开发新一代制造技术,提高企业的柔性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改进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时间、降低生产本、完善售后服务已成为制造业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2.
据悉,2009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12%,与上月持平。该指数已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回升态势。2009年11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二升三落。具体数据显示,生产指数为59.4%。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为2008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表明在市场需求扩大的带动下,制造业生产量环比继续呈增长趋势。从行业情况看,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生产量环比增长,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9~2008年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文章对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行业中研发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贡献率要高于研发人员,并且在新产品产出过程中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和绩效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国有产权比重对技术创新绩效却有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体经济》2013,(1):60-62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开始重视制造业。欧盟加大制造业科技创新力度,美国于2011年也成立“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AMP),以期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强化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实质是制造业的数字化革命,有人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级的要素投入,生产者服务的进口提高了进口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通过运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后,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进口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进口;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中又以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王治  王耀中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65-69
文章采用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nson面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动关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制造业的升级所引至的,但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却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两地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从而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现代制造业的支撑,两大经济区服务业和制造业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川  全裕吉 《改革与战略》2010,26(6):142-144,162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1—2008年中国各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长结构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需求增长是推动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作用在逐渐减小;产业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作用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效应对不同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中西部装备制造业正在快速崛起,竞争优势逐步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刘敏 《中国经贸》2014,(10):69-69
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的石油产业链都出现了一场巨大的波动,这种巨大的波动也波及到了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业。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7每月下跌到了每桶40美元左右,大部分油田的产量有限,因此很多石油机械产品也没了用处,从而影响了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讨论石油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其进行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名牌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沈阳装备制造业合资企业的调查发现,外资控股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多。沈阳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多的城市,至200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733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3%。装备制造业企业中,85.1%为内资企业,3.6%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3%为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提升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