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在乡村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探索起点、基础动力和发展战略上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所具有的规范性含义,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现代化,是统筹效率与安全的现代化,是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塑造了小农家庭和集体村社的现代形式,推动构建了城乡融合与生态和谐的新型文明社会,使传统农耕与乡土文明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现代,是通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2.
政治现代化需要处理现代政治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关系,如果从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则可以转化为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在政治建设中如何解决农民问题,以使这一群体被整合到现代政治当中是个关键问题。总的来看,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如下几个路径:一是逐步减少农民的数量,让他们中的部分人直至大部分人到工厂(或企业)上班,到城市生存,通过工人阶级政治和现代城市治理逐渐消化农民问题。二是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的农业从业者。三是在现代国家的框架下整合乡村传统秩序,尊重并吸收乡村的自治传统,建立现代取向的基层和地方治理。这三个方面尤其说明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实质,即农民从原来的不自由变为自由,由被动消极变为主动参与,由受村社的束缚转变为国家保障下的自主治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江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划分了四个阶段:即“农村生产力解放阶段”、“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农业入世倒逼阶段”、“农民合作经济发展阶段”;同时从国家现行的政策导向、国内外的经验比较、江苏实践的有效探索等角度,论证提出农民合作经济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代特征。据此,建议把农民合作经济作为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平台,不断丰富与提升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推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开局之年:五个新提高 2011年,江苏省粮食行业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十二五”粮食工作的良好开局,集中体现在“五个新提高”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文化素质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优化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虽然农民受教育水平有了提高,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他们的文化素质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表现在主体性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没有太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高等,需要从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增强科技和创新意识、提升经济产业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与农村、农民相关的,这是一种小农业观,即传统的农业观。农业现代化单纯依靠农村和农民自身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有外部因素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外部现代因素不断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现在的农业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取决于外部现代因素的进入值。现代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与现代工业一样的社会化进程。所以,我们要建立大农业观。现代农业不再是农业自身的事情,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历史结晶,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该领域研究现状。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式现代化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识别该领域研究主体、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8.
浅论新疆绿洲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大决定我国在2020年左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会后党中央强调把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言而喻,2020年以前彻底解决“三农”难题是“重中之重”。在2050年左右全社会基本现代化之前,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重中之重”。这样,解决“三农”难题和建设现代化农业是我国今后五十年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或称现代农  相似文献   

9.
一、农民身份转化问题的由来  农民身份转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 ,农民改变以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 ,实现向现代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生活的转变。大量农民身份的转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新中国建立之初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频繁 ,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此后不久 ,为了让农业支持工业 ,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 ,先后推出了人民公社、户籍制度。农民身份成了一种制度安排 ,具有了不可转换性 ,农民是不允许向城市流动 ,只能在所在的村庄从事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以传统农耕社会为起点、以农民利益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指向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是一系列基于中国实际、符合历史规律、蕴含党和人民百年经验智慧的思想体系和实践道路。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阶段,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乡村振兴五个重点领域为内容体系和以科技创新、城乡融合、改革深化为动力驱动的“一个核心思想+五项重点内容+三维动力驱动”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1.
李培文 《农业经济》2001,(11):18-19
农民身份转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改变以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生产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实现向现代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相伴随,必然发生大量农民身份转化的现象。在农业文明社会中,农民过的是“田园诗般”的生活。随着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他们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一方面,大工业的发展破坏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或畜牧业的结合,使农业小生产失去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这个时代里,不单是科学的农业,而且还有那新发明的农业机械,日益使小规模的经…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之举.近年来,海门市坚持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率先全面达小康"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争创"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强市(县)",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强势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实现了粮油连年增产、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海门市正余镇紧紧围绕在全市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创新发展理念,狠抓措施落实,有力地促进农业转型、农村转身、农民转脸,有效推进具有正余特色的农业基本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我国也出现了返乡农民热潮,大量返乡农民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引领群众共同致富,通过参与乡村治理,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但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部分乡村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应该更加关注返乡农民自身发展,充分利用返乡农民资源、文化优势,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体制,加强农村文明建设,通过多种措施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如大规模作业的现代机械的引进,生物化学农药、肥料和转基因等,农业现代化离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近,其给农民带来的影响业是巨大的。农业现代化对农民都有哪些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之间的冲突,如农业规模机械化与农民土地细碎化以及农民的自我保险;农业现代管组织化与农民松散的纪律和时间观念;农业新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与农民的经验思维方式等等都存在着冲突。正视这些冲突,恰当解决这些冲突将会使农业现代化顺利、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之举。近年来,海门市坚持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率先全面达小康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争创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强市(县),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强势推进现代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五大基本特征,剖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本前提、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伦理和基本追求;(2)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能够以“人地耦合”的基础逻辑、“规律纠偏”的功能逻辑、“文化精神”的引导逻辑、“生态文明”的支撑逻辑和“全球治理”的参与逻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3)基于“需求—功能”的匹配思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战略任务是打造人地协调、融合均等、文明有序、优美和谐和安全共治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研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本遵循,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则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有效手段。未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应当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道路,不断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太和县是安徽省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基础条件好、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全县以勇敢的改革创新精神、强烈的现代发展意识,孜孜不懈苦干实干,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发展现状及成效太和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是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等方面有机联系的整合过程,农业、乡村和农民是现代化演化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撑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中国不能重走西方以物质消耗为主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精神层面的收益,对中国的现代化而言,意义深远.当前我国乡村文化相对滞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就地多元化:农村现代化的一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团 《中国改革》2005,(11):57-59
超大型的人口规模及农民占大多数的事实,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注定与欧美不同,也与其他任何一个亚洲国家不同。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和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城市化、小城镇化这些路我们都尝试了,但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有人提出了“非农化”。而本文作者则对此作了一个修正,改为“就地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