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以来,江苏省泗阳县遵循"通过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实施,建立完善与农户的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的工作思路,优先支持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一店"等项目,以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增收。项目引导。泗阳县围绕"精品桃果、绿色蔬菜、特色水产"三大特色产业,以及"涟沭结合部""成子湖片区"两大扶贫片区,确定6个产业富民项目。其中,逸清农庄田园综合体位于成子湖东侧,占地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索农户生计资本禀赋对不同模式农地整治增收脱贫的影响。研究方法: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农户生计资本禀赋对两种模式农地整治的增收脱贫均有显著影响,影响显著的生计资本指标对PPP模式农地整治增收脱贫的边际效应高于政府主导模式。研究结论:政府应该引导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地整治扶贫,以提高PPP模式农地整治扶贫项目的比例;加强农地整治扶贫与其他精准扶贫手段相结合,以促进农地整治区农户全部脱贫。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多方式扶贫,保证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相关政府部门联合推出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这一金融扶贫项目的扶贫效果如何有待验证。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了扶贫小额信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的年纯收入无显著影响,但对其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在贫困户发展了产业的情况下,扶贫小额信贷能对贫困户的经营性收入产生更高的效应。据此,本文提出建立合理的扶贫信贷工作考核机制、将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与产业扶贫政策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12个贫困嘎查(村)、209个贫困户的调查数据,分析民族地区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及支撑条件。[方法]从产业扶贫的视角,选取代表性指标对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技术支撑这4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到户扶贫产业全覆盖,其中,“菜单式”是最主要的扶贫产业模式,即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自愿选择适合的项目自主发展; (2)虽然到户扶贫产业资金全部落实,但是扶贫产业金融贷款支持政策覆盖率偏低,贫困户购买养殖业保险的比例也不高; (3)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作用显著,一半以上的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但是旗与旗之间发展很不均衡; (4)贫困户普遍掌握牛、羊养殖技术,把牛、羊养殖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结论]应从加强扶贫产业后续管理、加强养殖业保险宣传、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完善健康扶贫政策和社会兜底保障政策等方面着手,支撑民族地区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5.
常山县东案乡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油茶、毛竹是东案乡的特色主导产业,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全乡贫困面比较大。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帮扶结对和省林业科技特派员专项扶贫项目的带动下,通过项目建设和产业扶贫,低收入农户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扶贫与扶智、扶志相协同的视角,阐释了农业科技扶贫促进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和陕西省科技扶贫重点县域821份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扶贫的多维效应及减贫效应的组间差异。研究发现,农业科技扶贫能够显著促进贫困地区家庭收入、农技水平及持久脱贫信心的提升,具有增收、扶智和扶志的多维减贫效应,但不同科技扶贫模式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同时,与非贫困户相比,参与农业科技扶贫对贫困家庭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和扶智效应,但在持久脱贫信心方面成效并不显著。本文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是贫困地区家庭增加收入水平、提升生产技能并增强内生脱贫动力,从而实现扶贫与扶智扶志协同推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后扶贫时代,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本文基于2014—2020年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构建“反事实对照”测量并比较精准扶贫时期有无帮扶项目情境下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解析了不同类别帮扶项目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发现,2014—2020年样本地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快速下降。与无帮扶项目情境相比,有帮扶项目情境下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下降更快,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并未使当年样本农户贫困脆弱性出现较大波动。实证结果表明,直接增收类、提升生产性基础设施水平类、提升人力资本类和易地扶贫搬迁四类发展型项目,以及非直接增收的保障类项目均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同时,各类项目的影响也因致贫原因不同存在异质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可能增加因病或因残致贫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但非直接增收的保障类项目对降低该类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更好作用。提升人力资本类项目对缺技术致贫家庭有更好的效果。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后扶贫时代建立贫困“事前”预警机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户稳定增收是“后小康”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从微观农户视角评估森林碳汇扶贫项目的增收效应,对于检验项目开发减贫成效、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2020年四川省4个森林碳汇项目试点县5 225个建档立卡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厘清森林碳汇项目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1)森林碳汇项目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2)相比建档立卡贫困户,森林碳汇项目对建档立卡脱贫户的增收效应更大,且主要来源于森林抚育环节;(3)森林碳汇项目主要通过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两种作用机制直接或间接降低建档立卡户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进而影响其家庭经济收入,但此机制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脱贫户中存在差异。结论 建档立卡脱贫户在森林碳汇项目中,除了能获取碳汇转移性收入,还可凭借劳动禀赋优势获得工资性收入以期弥补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损失,进而增加家庭收入;而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缺乏劳动能力和农业依赖性强,参与森林碳汇项目难以弥补收入损失,最终导致福利受损。这表明后脱贫阶段,森林碳汇项目能够有效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充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20年鄂南山区S县贫困户脱贫质量调研数据,采用OLS和Probit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科技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检验了脱贫农户农技水平和持久脱贫信心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科技扶贫政策显著抑制了脱贫农户贫困脆弱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脱贫农户农技水平和持久脱贫信心在科技扶贫政策和脱贫农户贫困脆弱性之间均发挥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明确了脱贫能力的提升和脱贫信心的增强是科技扶贫政策降低贫困脆弱性的深层原因。据此提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要加强对贫困户的识别能力,精准实施科技扶贫政策,瞄准脱贫人口提供农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提高农户的内生动力,调动其参与科技扶贫的积极性,提高脱贫农户的农技水平,增强持久脱贫信心,使得科技扶贫政策取得更好的减贫增收效果,从而降低贫困脆弱性,确保脱贫农户稳定脱贫、不返贫。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阜宁县坚持把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民生工程,在全县推广适合县情的八种增收模式,即培植特色主导产业拉动增收、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增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动增收、自主经营助力增收、亲友帮扶扶持增收、片区开发推进增收、乡村振兴引领增收,精准开出低收入农户增收良方,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绿色扶贫全面开花,托起了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小康梦。产业扶贫,增强低收入农户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主要手段和实现途径,农业产业扶贫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方式。政府通过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活力。分析了黔东南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和典型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特点,为提高产业扶贫的实施效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江苏淮安找准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产业,精心谋划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助力脱贫增收,逐步形成"穷人看能人、能人盯项目、项目贴市场、市场引资本"的良性循环。龙头带动,让产业扶贫走得更稳。走进淮安区苏嘴镇建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水泥路、明亮的路灯和错落有致的绿化。2015年,建仪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3万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陕西省3县6镇863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粗略精确匹配方法估计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生计策略选择及家庭收入的影响,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研究发现:产业扶贫政策使贫困户参与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生计活动的比例分别提高了12%和14%,但该政策对贫困户是否选择经营商业和外出务工影响不显著;相应地,产业扶贫政策显著增加了贫困户的农业种植收入、畜禽养殖收入和家庭总收入,减少了外出务工收入,但该政策对经营商业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可见,产业扶贫政策在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方面效果良好,贫困户在该政策引导下将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活动,同时减少了外出务工的时间,即生计模式向农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最佳选择。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把贫困户有机纳入到产业发展中,不仅让贫困户分享到产业发展成果,拓宽了增收渠道,更极大推动了稳定脱贫的实现。产业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要在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从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产业扶贫的进程中,要充分发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涟水县将紧扣1.74万低收入人口和8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脱贫任务,进一步聚焦富民、聚焦产业、聚焦项目,发挥产业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加快建立起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做实产业扶贫,挖掘富民增收新潜力。加快推进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区域化、集约化发  相似文献   

16.
乌蒙山会泽片区旅游扶贫效应及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乌蒙山会泽片区属于连片集中特困地区,文章分析其旅游扶贫效应,以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丰富和发展区域扶贫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该文采取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建立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片区游客人均消费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乌蒙山会泽片区客源人次、综合收入、游客人均消费、农民人均收入进行分析。[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游客人均消费呈现高相关关系;乌蒙山会泽片区无论是旅游人次还是综合收入占曲靖市的比重不高。[结论]乌蒙山会泽片区旅游扶贫带动农民收入的经济效应呈现逐年持续增加的态势,但乌蒙山会泽片区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总体不是很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利用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现有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步伐、依托旅游培育增收产业、提升群众参与度、加大宣传推介提高片区知名度,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康体养生,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资产收益扶贫作为扶贫攻坚新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对贫困程度深、林业资产丰富的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武陵山片区林业资产收益扶贫的动力来源于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产业的发展、全面脱贫政策下的财政和金融创新扶持、成功模式的效仿。在林业资产收益扶贫实施中,需要财政资金牵引林农自有资源、社会资本进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运行中,发挥多元资金合力,提高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18.
近期,调研组赴山西、陕西两省吕梁山深度贫困片区开展林业扶贫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探讨脱贫新模式、好办法。研究发现,两省林业抓住片区生态恶劣这一要害,集中火力攻坚,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路径,典型模式有造林合作社扶贫、红枣产业开发扶贫、生态护林员扶贫,成效丰硕显著,经验弥足珍贵。文章在剖析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扶贫举措中,产业扶贫被认为是一种治本之策。然而,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乡村产业扶贫就开始出现“援助疲倦”问题,尤其是产业推进与贫困农户发展之间的抽象对立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此一来,容易引致贫困农户陷入“福利陷阱”,导致内生性脱贫能力的匮乏,不利于从被动的结果扶持向主动的起点预防转变。因此,应逐步将产业扶贫对贫困农户的最大效用从增收转化为赋能,从能力提高维度来解析产业扶贫的减贫效应。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余欣荣(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效果持续性。推进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产业扶贫的政治性、经济性、区域性、复杂性和绿色性等特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科学推进产业扶贫。选准扶贫产业,选择适合当地发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