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最近出版的《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以下简称《专题摘编》)一书,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提出并阐明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展示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我们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其中第七部分(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  相似文献   

2.
外资并购对国企改革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萍  董雷 《企业经济》2003,(1):14-16
中国企业在经过了近20年自我调整和改革的艰难之旅后,准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思路在决策层面变得日益明朗。从发展来看,由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以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取代了原有的国有企业,而产权交易在中国仍然处于不规范的探索阶段,所以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这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一、外资并购对国企改革的正面效应(一)对于患了“虚弱症”的国有企业,外资介入将成为他们的新生力量1996年以来,中国共有5000家国有企业关闭和破产,而近期,还将有2800家国有企业以破产或并购的方式退出市场。大量的国有企业技术落…  相似文献   

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难在何处?刘义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进人攻坚阶段,在影响和制约改革深入的诸多因素中,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迟缓是一个最严重、最尖锐、最紧迫的瓶颈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难在何处?有人说主要是由于三大包袱(冗员、债务、社会负担)太...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重点,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国有企业需要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其效率低下,但如何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却依赖于对效率低下原因的分析。1983年以来关于国有企业低效原因的探索文献如汗牛充栋,始终占据着国内改革与经济论坛的主流位置。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产权低效论,二是管理不善论。国有企业在近20年的改革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放权让利改革之后,企业经营者逐步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和大部分的经营决策权(所有者被架空或缺位)。由于所有者不到位,对经营者的约束与监督缺乏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经营承包以及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国有企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十五大”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为: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体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仅为4.9%(樊纲,2003)。国有企业无论是否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国有资产的所有(委托人)和国有资产的经营(代理人)都是分离的,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利益上并非完全一致,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等问题的存在,使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国内学研究的热点。有的学从产权改革的角度研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认为国有企业应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同时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魏杰,1999)。有的学从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角度出发研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如通过分析实行“股权制衡”并没有因此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如何搞活国有企业的问题上,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即将国有企业的问题归结为体制问题,或曰制度问题,特别是产权问题,因此,主张继续通过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来搞活国有企业。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认为,在目前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成果尚未充分消化,不可能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搞活国企的当务之急,乃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改进与创新。一味强调所谓制度创新,至少没有抓住当前国有企业问题的要害。一、国企改革的重要失误之一是相对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20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制度层面的改革。197…  相似文献   

7.
自从1984年我国开始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来,众多国有企业在不同时间,不同起跑线开始了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本人身在国企单位,历经改革实践,深感国企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之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企业改革的进程与成果。  相似文献   

8.
薛元位 《企业文明》2022,(10):41-4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寄厚望于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是党领导下的经济组织,是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离任审计模式再构李桂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的国有企业改革,是“犯其至难,图其呈远”的深层次改革。强化与之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则是审计工作审时度势,致力改革之要举。一、现代企业制度进展评估对主任审计理论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林实教授曾对中国的改革作出了这样的评价:80年代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但国有企业改革已严重滞后;90年代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心环节。面对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国有企业首当其冲,承载着各种压力,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了不小的改革进展,显著增强了实力,调整了结构,增进了效益。国有企业的整体面貌今非昔比。当前,我们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正在步入新的征程。而新的改革将比以往30多年的改革更加艰难,意义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作为我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和任务,对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改革迄今已在众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涌现出一批国有企业改革“尖兵”,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多措并举,在纵深推动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贯彻落实国家改革政策与企业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文章选取中国建筑和南方电网作为范例,探究这两家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思考未来在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过程中完善权责边界、绩效考评、薪酬激励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其他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有目共睹.本文试图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提出一点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经济学界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问题是普遍认同的.其中的解释可分为三种派别:一是以Woo(1994,-997)、Sachs(1997).Perkins(1999)和樊纲(1996)等人为代表.他们采用新古典竞争理论的分析方法.得出“中国国有企业非效率论”;二是以Lo(1999)Jefferson(1992,1994,1996)、林毅夫(1996)、Rawski91990)和郑玉歆(1996).邢俊玲(1999)等人为代表.他们采用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的分析方法,得出“中国国有企业效率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冯笠心)1994年末。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国有企业改革是’95改革的“重中之重”。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5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广大国有企业非常希望,1996年国企改革仍是“重中之重”。为此,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尚清。记者:别、主任,您好!去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国企改革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为此,我们记者同行多把去年称为国企改革年,现在,国有企业普遍有个呼声,就是希望今年仍是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很好地总结企业改革的经验,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探索有效途径,我们对绥棱县第二塑料有限公司、脱粒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服装(集团)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调研。重点了解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和“优比资本结构”试点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一、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企业改革的主要成效。一是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国有资产升值幅度大。第二塑料有限责任公司于1994年1月1日实行改制,当年实现利税376万元.较改制前1993年的239万元增长1.57倍;199G年利税增至门7万元.较1994年增长1.64倍,较改制前增长2…  相似文献   

16.
目录摘辑     
实行政企分开,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陈清泰(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2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货币信贷政策尚福林(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2期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途径邱靖基(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2期对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摆脱困埃的战略思考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期我国现代公司产权分析:总结与反思豆建民(财经研究)1999年第2期关于转移部分“国有资产”先入养老保险基全的可行性和政策研究郭土征(财经研究)1999年第2期关于国有企业政制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潘煌双(财经研究)1999年第2期论企业集团从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商洛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全国一样,大致经历了责任制、承包制、股份制等由政策调整到制度创新的过程,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除极少数国有企业因种种原因尚未改制外,绝大多数原国有企业已进行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多种形式改革。止2003年底,全市国有工商企业280户中,已改制247户,占应改制企业的85.7%。但由于  相似文献   

18.
<正>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果,国资国企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在理论、制度、实践方面形成多维立体的改革成效,丰富了新时代国企改革理论和国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9.
县(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共潜江市委副书记曾祥国县(市)属国有企业,是指属县(市)以下投资或管理的国有企业。在县(市)域经济中,县(市)属国有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居于支柱地位,它既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消化农村...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和国有企业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中国股市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更影响到中国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步伐,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国股市和国有企业的关系、中国股市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国有企业的改革不适应股市发展的表现及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股市与国有企业协调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