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另一个抽象概念域的跨域映射(cross-domain mapping)。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将复杂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人们直观具体的概念,这一转换有利于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以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语篇中的隐喻进行检索、辨别、归类、分析,尝试去发现中英经济语篇中隐喻目标域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两种语言在隐喻方面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中英在经济语篇中共映射到9个领域,按隐喻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人类〉旅程〉空间〉机器〉战争〉流水〉游戏〉容器〉植物。中英在隐喻分布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但在具体目标域,因为两种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语言本身等原因,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汉语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将已有关于汉语中空间系统和时间系统的研究成果统合为方向系统、位置系统、形状系统和时间系统、时点系统、时段系统,通过分析方位词的使用,就方面对向、位置对时点、形状对时段三对子系统相当规整的隐喻机制作了初步探索,粗略地勾勒出了汉语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系统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司晓蓉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
隐喻作为语言修辞手段之一,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倡导基于概念隐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通过为期14周的教学实验,运用spss13.0将受试者前测和后测的写作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写作前测成绩并无明显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的写作水平较对照组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在用词准确性、文章的连贯性方面,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随着Lakoff及Johnson对概念隐喻的提出,隐喻进入了语言认知的新领域,并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赏析小说 《阿姆斯特丹》,并通过其隐喻表达进一步理解该小说的人物个性及故事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试分析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的使用特点.分析发现,与日常英语谈话语篇相比,英语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出现频率较高,且方位隐喻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试分析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的使用特点。分析发现,与日常英语谈话语篇相比,英语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出现频率较高,且方位隐喻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7.
美中贸易的巨额逆差一直是中美贸易的核心问题,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诱因。人民币汇率的人为低估被认为是美中贸易产生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国就汇率问题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以缓解美中贸易逆差。本文以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来分析影响中美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牵动的全球经济的神经,对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以及人民币的稳定币值是否是造成美国国内经济萧条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两国实际情况,阐述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长期中,中美双边贸易对人民币汇率的敏感性较低。由于中美双边贸易具有互补性特点,人民币汇率调整并不能改变中美双边贸易余额。中美双边贸易的真正原因来自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在美国自身产业结构向外转移过程中,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科技英语自身所具有语言简洁、客观、抽象等特点出发,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探讨了在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英语解读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比较劣势商品的角度出发,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美双边贸易持续顺差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样本数据,运用JOHANSONG协整检验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及机电产品这两类比较劣势商品的贸易收支受汇率变动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我国这两类商品的贸易收支的影响不满足M—L条件,而且我国货币的升值不仅不会抑制这两类商品的出口反而会促进对这两类商品的出口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中美双边贸易的持续顺差无法通过汇率调控的方式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不断地扩大,这其中贸易逆差的问题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双方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很多,本文就从利率和汇率的角度对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真正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不断地扩大,这其中贸易逆差的问题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双方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很多,本文就从利率和汇率的角度对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真正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问题与中美经贸关系的"安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保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91-95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大焦点。美国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从而导致其纺织业等传统产业失业增加和对华贸易逆差大幅增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美国不惜以损害日益密切的中美经贸关系为代价一再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表明美国正在把双方都从中获得大量“绝对收益”的中美经贸关系“安全化”。从根本上讲是由冷战后美国对华防范与遏制战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点英文网站作为重要的对外宣传平台,对推动中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美旅游网站进行文本对比,指出中美旅游网站存在的文体特征、思维特征和文化特征差异,以期为旅游网站的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汇率的变动体现在贸易品价格上的变化,而贸易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决定了世界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美国和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和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在产品类别和比例上具有一致性。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得出美元和欧元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平衡分别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且滞后现象不明显,美国政府把美中贸易逆差的扩大归因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是不合理的,逆差的扩大和中美的经济发展状况,竞争区域的汇率诸如欧元汇率等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18.
叶丽培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语法隐喻理论,分别选取美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生物教材中的语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目标读者年龄的增长,相对应的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基本符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语法隐喻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竞争已在相当程度上取代军事对抗成为当今世界大国抗衡的主要形式。近期,世界范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反倾销愈演愈烈,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