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昕  刘俭  李文超 《农业经济》2023,(10):64-6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发展提速,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生态效益。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在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实现农村居民共同致富的过程中存在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农村市场开发不充分等当前农村地区共同富裕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经济新生态背景下共同富裕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孙健 《农业经济》2023,(9):44-46
在脱贫攻坚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如何深化乡村振兴成为新发展阶段乡村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点。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过程。迈入新发展阶段,厘清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上实现相对富裕,提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刘晓艺 《山西农经》2023,(22):12-14
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高效发展的现代化,是农村宜居宜业和美的现代化,是农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文章阐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总结了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为统筹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这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则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主导下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衔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协同共振,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展规律,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丽 《山西农经》2023,(11):19-21
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将归于消失。因此,乡村振兴是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措施。在乡村振兴中要保障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农村改革,促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举措,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连亚晋 《山西农经》2023,(11):25-27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对推进农村共同富裕进行研究,需要厘清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当前,推动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人才资源限制以及城乡融合程度较低3个方面,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引进人才资源、发展基本公共服务4个措施,以期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三农”工作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在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性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肩负着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多重任务,其发展要义与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具有内在关联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通过提升统筹层级、联动多元主体、创新治理机制等途径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汪铁寒  谢倩 《山西农经》2024,(4):52-55+59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选择。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充分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然而在农村发展的浪潮中,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渐缩小、农民人均收入减少,进而使农村逐渐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以及农村老龄化问题加剧出发,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特征,提出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建立当地就业平台,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和健全城乡社保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四条解决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李志龙 《山西农经》2024,(1):9-14+20
阐释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农村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紧迫性,从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供给、农业科技创新、三产融合等方面研究了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措施,阐述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激发其内生动力等关键措施,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振兴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周英 《山西农经》2022,(20):128-130
周市镇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及周市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下,推动乡村振兴不仅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亦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关键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及产业兴旺维度出发,竭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极具战略意义。然而,当前乡村振兴驱动共同富裕依然面临乡村民生短板亟需补齐、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滞缓、绿色发展亟待提质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充分四重挑战。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进程,应建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助力弱势群体致富增收;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打造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共同体,以绿色发展增进农民获得感;完善多元要素保障体系,筑牢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12.
翟婷婷 《农业经济》2023,(10):110-113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生态振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全面建设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资本运营被认为是农业领域长期以来生态资本运用的实践方式,在生态振兴理念下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充分展现地方自然资源优势,从而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驱动力。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涉及内容众多,可以与乡村振兴实现协同发展,从而在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建设。本文探讨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的协同发展现状,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业农村最为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领域引入PPP模式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呼应和支撑。本文在分析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主要方式的基础上,明确了PPP模式应用于乡村振兴项目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不同实施机构主导下的典型交易结构。与此同时,文中分析了农业农村领域推行PPP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坚持基本建设程序、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未来农业农村领域推行PPP模式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统领。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全局看,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本文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深刻阐释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系统梳理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真实立体地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就。乡村振兴为中国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实践路径,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设数字乡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完善乡村振兴法治体系、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谱写建设农业强国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202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展示了打造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农业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7.
王海成 《山西农经》2023,(3):157-1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面对贵州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生态脆弱、农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品牌优势不明显、农业技术专业性人才匮乏等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推动贵州生态农业发展,从而提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能力,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英侠 《山西农经》2024,(1):131-133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目标的基础,是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切实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完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不仅能够改善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还能推动“数字乡村”的改革进程,这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想更快、更稳地从“站起来”“强起来”过渡到“富起来”,就必须加大对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刺激乡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基于人才强国战略背景,论述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令人关注。建设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民族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农业、农村。因此,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探究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字乡村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乡村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联主要表现为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工具、共同富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价值目标。目前,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数字乡村政策法规缺位、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匮乏、个人数字权益保护力度薄弱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通过加强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完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健全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个人数字权益保护等路径更好地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