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和政治三种风险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和政治风险确实会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影响,但在跨境资本流动的总量和细分层面上存在差异。其中,国家宏观经济风险主要对直接投资流出、其他投资流入产生影响,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国家宏观金融风险对发达国家债权类其他投资流入及发展中国家其他投资流出和流入有影响;国家宏观政治风险对发达国家股权类组合投资流入和债权类组合投资流出以及发展中国家股权类直接投资流出和股权类组合投资流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力  王博  刘潇潇  郝大鹏 《金融研究》2016,435(9):18-32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短期资本流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实证检验1994-2015年间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短期资本流动对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冲击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应该考虑跨境资本流动以缓解国内经济波动,并且纳入短期资本流动后的利率规则能更好地拟合我国利率操作的历史轨迹。进一步建立MS-VAR模型表明:我国跨境短期资本的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高低两个区制,不同区制下对于本国经济的冲击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在高流动性状态下,短期资本外流对于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本文结果表明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我国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维持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规模逐渐增长,在总体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占比稳步提高,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渐渐显露,其中蕴藏的风险也日益显现。理解和应对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中的风险,是我们当前可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监管框架做了梳理。然后着眼于人民币跨境流动中对经济平稳运行所产生的影响,重点讨论境内外市场的利差、汇差和监管政策带来的人民币跨境流动所产生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选取2011年1月到2016年7月的月度数据,构建门限模型以证明确实存在利用利差和汇差进行跨境人民币套利活动。最后依据前文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快国内金融改革、加强综合监管协调、强化真实性审核、加强反洗钱合作、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体系和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预判六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既带来资源优化也带来金融风险。本文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特点,从5个维度选取24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测度我国整体所处的金融风险状态。同时,基于测度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选取各变量2006年1月~2022年9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能够识别变量间时变关系的TVP-SV-VAR模型,分析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的时变特征,短期内跨境资本流入会降低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而长期来看反而会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但跨境资本流动的这种时变特征随着金融开放深化而有所减弱;短期内跨境资本流入对股票市场价格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汇率改革深化,跨境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冲击效应逐渐下降。因此,我国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一体化框架;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跨境资本的极端流动引发广泛关注。借鉴Forbes和Warnock(2012,2021),本文构建了跨境资本极端流动指标,并利用国家风险指南(ICRG)数据来衡量一国经济、金融和政治风险,通过“推-拉”框架评估了国内风险如何影响资本流入的突然停止和资本外逃。研究表明,本国经济和金融风险的增加显著提高了资本流入急停的概率,但对资本外逃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新兴市场经济体相对于发达国家更易受国内金融风险的影响;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本国经济风险成为资本极端流动的关键因素。政策分析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外汇储备干预和适度的资本账户管控均有助于减轻本国风险对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主要经济体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较为充裕。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较小,并且经济保持了快速稳步增长,但在国内主要物价出现快速上涨的环境下,我国采取了连续加息的政策,并且人民币汇率也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的差异,将会加速短期跨境资金的流入。同时,我国出台贸易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结算试点,也为境外资金流入提供了新的渠道,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冲击。本文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决定我国面临较大的短期资金流入风险,分析了跨境资金流入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冲击,并提出相关建议防范短期资金跨境流入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性日益加剧,很容易引发金融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宏观审慎调控管理成为防范资金流动风险的必要手段。在充分识别风险点的基础上,建立"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反映资金流动异常现象,并运用VAR模型对价格型和数量型宏观审慎调控手段情景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数量型调控手段短期效果显著,价格型和数量型手段共同作用时效较长,效果更明显,价格型调控手段则较数量型手段效果更小,但对境内外利差收窄效应更强,市场引导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8.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作为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工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愈加受到重视。聚焦外汇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直接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来降低资本流动风险,聚焦国内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国内金融风险从而有可能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间接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外汇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银行非核心资金和未对冲的外汇风险三种渠道抑制跨境资本流动及其风险,虽然有效性总体得到认可,但不同渠道间依然存在一定异质性;第二,虽然外汇宏观审慎政策的跨境溢出和政策漏损受到的关注较少,但已有研究基本证实了政策漏损的存在及其对有效性的影响;第三,部分聚焦国内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对跨境资本流动带来间接影响,且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抑制跨境资本流入风险。本文在总结当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7年以来江苏省跨境资金顺差的历史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指数平滑预测,对未来跨境资金流向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发现江苏跨境资金流入流出总量增加并将继续保持顺差态势,且短期资本流出风险增大。在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跨境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跨境资金顺差有助于经济增速的提高,且低水平的跨境资金顺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应保持低水平的顺差规模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  相似文献   

10.
跨境资金流动是指一个经济体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参照金德尔伯格(1985)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定义,可以把跨境资金流动划分为:贸易性、转移性、生产性和金融性。其中,贸易性跨境资金流动是指由货物和服务贸易而产生的跨境资金流动;转移性跨境资金流动是指资金单向的转移,不涉及归还或偿还;生产性跨境资金流动是指通过投资实体经济,获取长期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贷款收益等;金融性跨境资金流动是指包括套利性、保值性、投机性在内的短期资本流动,即俗称的“热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结构进入调整变换期,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呈持续下降趋势,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波动性加大,但中长期看,货物贸易顺差不会出现真正的反转,资本与金融账户顺逆差也是可以接受的。各项指标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中的风险总体可控,但短期资本大进大出会放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国际收支结构演变中也存在一定的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因此,需要从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平衡"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加以有效防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基于新兴经济体面板数据,研究了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发现:金融开放与发展水平上升会显著增加各类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经济周期上升能显著吸引跨境资金流入,金融周期差会显著减少其他投资净额——即金融周期背离时跨境资本会通过其他投资项目流出。其次,以probit面板模型构建了跨境资本流出风险预警系统,结果显示,对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周期上升期会显著减小跨境资本流出风险;与美国的金融周期差、金融开放与发展水平上升、全球经济风险、浮动汇率制会增加跨境资本流出风险。最后,本文研判了近期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认为人民币跨境资本外流的风险整体可控,但是伴随中美金融周期出现背离和外部风险上升,我国其他投资项目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文章深入探究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以及时变特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跨境资本流动之间显现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由于大量流入所引发的累积效应,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重拾对总体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而2001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宏观经济紧缩效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近期证券投资流入也重拾对总体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但2000年开始对外证券投资对物价水平的推升作用比之前明显减弱;受外部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并通过;12率、货币供应量以及实体经济增长等较为复杂的传导机制,跨境金融机构借贷资本流动对国内通胀率不存在显著性作用;与其他现有研究成果不同,本文认为1997年至今跨境投机性资本流动对实体经济的紧缩效应非常明显。因此,宏观当局应充分掌控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特征,积极参与国际间“跨境短期资本流动量交易市场”的构建,确保跨境资本流入或流出总量的基本平衡.以基本消除宏观经济出现系统风险的隐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危机以后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结构、参与主体和行为特征都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呈现出跨境银行信贷流入下降、证券投资流入上升,以及非银行金融部门重要性上升等新特征。新特征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经济体,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面临债券类证券投资流入占比上升引起的金融不稳定性增加、非银行金融部门重要性增加带来的金融脆弱性上升,以及外币债券规模上升带来的货币错配等风险。跨境资本流动是输入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传导渠道,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厘清跨境资本流动在全球及中国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风险,对输入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长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形势进行了预判。基于实证结果,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受利率、汇率和经济基本面因素影响,并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我国长期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策略,从微观层面提出了我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措施。本文认为,长期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应协同推进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国内外监管协作,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框架;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应转变外汇监管制度,创新微观审慎工具,完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跨境资金管理等领域创新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过程中潜在的新型金融业态经营风险、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信用风险,并提出加强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风险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即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为基础,以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等环节为路径,以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为重点,构建起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安全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美元周期纳入中国金融周期测算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和评价,并运用TVP-VAR模型分析金融周期不同阶段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时变性,同时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模型。研究表明:(1)200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金融发展呈现三个周期;(2)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具有一致性,金融周期上行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入,而金融周期下行则可能引发跨境资本流出;(3)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呈现倒"U"特征,伴随金融周期指数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净流动先上升后下降,且三次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4)纳入金融周期后的监测预警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为有效应对顺周期金融风险,需建立逆周期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以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并形成经常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一顺一逆"的国际收支新格局,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收支格局变化后人民币汇率、境内外利差等因素对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一顺一逆"新格局下,主要受境内外利差、国内外通胀率变化等因素影响,而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预期和经济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进而围绕引导短期跨境资本合理流动、防范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短期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动的冲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纵横》2014,(1):67-76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维护涉外经济金融安全显得尤为迫切,江苏省作为涉外经济大省,需要不断加强外汇形势分析与跨境资金监测预警。本课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跨境资金流动的分析监测体系,具体包括分析框架、分析方法及监测指标,同时构建了江苏省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贺聪 《浙江金融》2012,(2):11-18
本文在回顾梳理金融摩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放经济条件下DSGE模型的建模思路,基本思想是将跨境资金流动纳入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以解释我国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内在原因,为我国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