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进入新时代之后的核心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赋予了时代机遇,而体育产业发展也可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挥独特作用。这一判断既是来自过去十余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来自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二十大开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比较二十大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优先发展战略,我们可以明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教育、就业、生态、质量效益”五大优先发展战略。二十大报告则提出“农业农村、教育、就业、生态、健康”五大优先发展战略。二十大首次提出“健康优先”的战略定位,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一、把握“健康优先”的深刻内涵党中央强调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民生领域的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变革和相应的人民需求的变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使命任务。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到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为持续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人民的新期盼方面,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3.
粮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作用。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用全球百分之九的耕地,解决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十四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粮食总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决定粮食安全的因素有多个,其中科技进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以保障粮食安全是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抓实科技成果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转化和应用,在粮食产业链各环节中提升产能,增加粮食产量,在粮食消费环节减少损失,统筹我国发展和粮食安全,为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粮食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遂步展开,香港在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开放、改革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何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和作用,已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1979年,中国决定在广东实行“特殊改革,灵活措施”,并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等地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定位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对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继承和拓展。在内涵上,经历了1.0阶段的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效率提升,2.0阶段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以及3.0阶段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还进一步体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在路径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此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适应职能调整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角度,围绕有效作为问题,就下一步农发行如何创新内部管理制度、构建外部协作机制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根本原因在于理论创新呼应了实践发展需要。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初步任务,发展目标转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新的实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应的现代化理论也亟需回应与创新。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在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下一阶段新任务,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与此同时,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新路径,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智慧。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上,从投入方面指出现有农村金融安排远未能满足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政策性金融有别于财政、商业性金融的特殊内涵和独特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在现阶段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农发行职能定位的原则和信贷重点投向。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推进引发了社会主体特征的变化,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来看,人的主体性、批判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等现代特质的凸现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塑造现代主体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造了未来30年不同时期的粮食政策模拟实验体系,并构造了"粮食安全忧患指数"量化表征中国奔向现代化进程中全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忧患程度"。模拟实验表明,无论在"2020—2025年"基期、"2030—2035年"基期还是在"2050—2055年"基期,如果不"忧患"粮食安全,就会导致粮食供给安心率下降到0.8以下,意味着中国会丧失在自身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主导权。然而,如果因过度担忧粮食安全而过分强调自给率,则会陷入粮食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忧患陷阱",走向因为"忧患"所以更加"忧患"的恶性循环。即使用"安心率"替代自给率作为评价指标,过度"忧患"也会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并降低社会总福利水平,这凸显精准把控"忧患程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郭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6):1-6
坚持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契合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代化逻辑,有助于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升国家政治发展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支撑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创新实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历经“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向科学进军”“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个阶段。面向未来,科技创新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宗旨、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基本导向、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发展定位、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奋斗目标,这也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呈加快的趋势发展,城乡之间经济差距减小,因此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城乡之间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来阐述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义之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5):47-49
法国农业有着很高的发展水平。今天,法国农业不仅在原欧盟15国内占据23%,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且占据了世界第二大农业强国的地位。2004年农业产值高达1360亿欧元,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5%,位于法国著名的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之前。法国只有5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农业用地又仅占54%,如此成就令人惊叹。综观法国农业发展历程,虽然从19世纪早期就开始走上发展的轨道,但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农业科技的制约,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其长足进步主要始于战后,并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战后十多年的迅速恢复期。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4.
产业现代化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对正处于转轨期的中国而言,意味着不但要尽快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必须要不断创新,抢占产业分工的上游。从全球视角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总趋势,这使得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深入研究全球化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特点的基础上,对制定中国转轨进程中的产业现代化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深刻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正在完成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从结束封建专制到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相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有守正和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所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能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格局,也是应对逆全球化的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必要路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可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需要由理念到发展道路的转化,由此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表现为: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以及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是发展中大国特有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实践演进经历了总结深化以往“三农”建设经验、开启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建设征程的创建阶段,提高生产要素的现代化水平、强化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基础的深化阶段,积极推动参与主体能动创新、激活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内生活力的升级阶段。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短板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农地功能优化与主体行为的负外部性、农村治理功能发挥与基层权力配置不均衡、乡村共同体重建与多元主体发展不充分。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可以把以制度拉力为基础优化基层权力运作的政治生态、以地方性知识为保障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以技术赋能为驱动拓宽乡村公共服务的价值链及以村域合作创新为支点提升乡村振兴主体的自主能力,作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化向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宏伟蓝图与实现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文章从阐述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的体现展现切入,重点从提升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能力、“城”“市”并举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理性”“经济理性”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角度,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新要求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议题,以期丰富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工业遗产是传承优秀工业文化的载体。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的工业发展从几乎空白的基础起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工业遗产,它们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意义,凝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能够对其现代化建设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安全性需求、经济性需求、舒适性需求、水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做了全面的评价,并结合其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水利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