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长期以来,人们向森林资源取之甚多,投之甚少,任性利用,掠夺经营,因而受到大自然的严重惩罚。当从惩罚中清醒过来之后,开始重视人工造林,以期恢复被破坏了的森林资源,实现速生、丰产、高效益。这是一个经过反复长期的探索,付出产重代价而获得的认识的飞跃。但是,从目前许多地方的实践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造林树种单一化的倾向。所谓“北方杨家将(杨树),南方沙家浜(杉树)”,就是人们对这种状况的谐戏。若撇开短期  相似文献   

2.
从安徽看当前发展山区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马启荣我国国土面积的大部分是山区,据统计,不计丘陵,山地和高原就占了国土面积的54.3%。从安徽省看,山区面积4.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0.8%。1992年底全省山区人口80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5%。...  相似文献   

3.
一、山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山区综合开发的重大意义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3%;山区的人口也占全国人口的56%,并且现有的5800万贫困人口大多也集中在这里;全国1561个山区县中,有496个是贫困县,占了山区县的1/3等等。这些客观因素使得我们要想全国经济繁荣,百姓致富,就必须让山区振兴起来。山区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中国整个国家也就有了新气象。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山区的建设事业,不断探索着改变山区面貌的振兴之路,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山区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区的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4.
南方少数民族山区,大都山多田少、地广人稀,荒山宽阔,水草丰富,气候温和。南方的10亿亩荒山草坡,相当大一部分分布在少数民族山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以草换肉,对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物质生活需要,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着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还在扩大。如何发展贫困山区农村经济,是我们每一个关注农村发展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在校学生,在这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所谈论的话题,虽谈不上深刻、周到,但却引人深思。希望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个人承包办林场以来的变化仙游县盖尾公社莲井大队,一九六九年在马山建了一个林场。营造了约一千亩马尾松。安排六个社员管护,每年支付工资九百元,粮食六百斤,但收效甚微。林木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造林十年以来,平均树高还不及一米。一九七九年七月,大队把林场交给社员李金耀等三人承包,并签订了合同,双方约定,林场为集体所有,主要投资由大队承担,而经营管理权则全部交给承包者;山林经济的大宗收益归集体,根据经营效果,承包者可按规定比例  相似文献   

7.
个人承包办林场以来的变化仙游县盖尾公社莲井大队,1969年在马山建了一个林场,营造了约1,000亩马尾松,安排6个社员管护,每年支付工资900元、粮食600斤,但收效甚微,林木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造林10年以后,平均树高还不及1米。1979年7月,大队把林场交给社员李金耀等三人承包,并签订了合同,双方约定,林场为集体所有,主要投资由大队承担,而经营管理权则全部交给承包者;山林经济的大宗收益归集体,根据经营效果,承包者可按规定比例分得部分的经济利益。具体规定:1.收益分配办法:成材后的马尾松收入全归大队集体,果树、药材、苗木等收入全归承包者;油桐、油茶的收入大队集体和承包者各占一半;杉木和柠檬桉收入个人  相似文献   

8.
山区的银行工作,必须加强对山区经济的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银行工作以及采取的制度、方法和山区的经济规律、经济特点相适应。山区经济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山区的经济是一种“立体经济”。山区最大的特点是资源分布的立体性,多层次的地理特点鲜明突出。如恩施最高海  相似文献   

9.
从规模经济理论看中小银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经济的概念,在中国经济界普及开后,其实践热潮一直就未曾消退。规模经济似乎成为经济发展的理所当然的有效模式。银行作为一个从事货币经营的组织,在“一体化”和“自由化”为主旋律的金融改革的进程中,难免也卷入这场热潮中。银行已从传统定义上的从事货币存贷业务的货币机构向集中化、全方位方向发展,全球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盛行兼并之风、实行强强联手“做大做强”,规模(包括资本、总资产、业务范围等)越来越大。一方面,银行规模大,可以使其在享受规模经济和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强其在国内外银行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银行规…  相似文献   

10.
拥有三千人口的黄水乡,三中全会以前,总在粮食生产上下功夫。费了不少力,终因山高水冷,产量达不到千斤,长期来,好的年景亩产可达七、八百斤,遇到差一点的年景,亩产不过三、四百斤,生活就有困难。该乡虽是药材黄莲的老产区,因生产对不上计划,而得不到发展,群众生活得不到较大的改善,长期人平年收入在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12.
13.
石台县是一个山多、地少、人稀的深山区,有山场1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8.8%。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搞农业综合开发,着力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特色经济。1997年,全县特色经济收入6.2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连续三年以300多元的速度增长。建设商品基地,膨胀产业规模。这是我县的一大做法一是建设丰产林基地。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营造杉、松、竹等丰产林27万亩。目前,全县高效丰产林基地达110.6万亩,人均11.9亩,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42.7%提高到76.3%,活立木蓄积达400万立方米。二是建设"两高一优"茶  相似文献   

14.
田阳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全县耕地面积46.7万亩,总人口33万,分布在平原、土坡和石山地区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域。几年来,田阳县发挥本地优势,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52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主要做法是:一、选准开发路子。田阳县虽然地处右江河谷中部,但绝大部分乡镇和60%的人口分布在生产条件差、行路难、吃水难、开发难度大的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对此,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气候和自然条件,按照三个不同区域类型实行分类指导,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在右江河谷重点开发甘蔗、芒果、冬菜;在北部土山区重点开发杉木、油茶等经济林;在南部石山区重点开发甘蔗、竹子、板栗等。建立了芒果、甘蔗、冬菜、油茶四个10万亩基地,抓好甘蔗村、芒果树、冬菜村、竹  相似文献   

15.
综合开发发展山区经济陶永祥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实施山区农村山、水、田、林、路、村土地综合开发,是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山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不可谓不大,但其中山地丘陵占62%,平...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20,(12):8-9+48-50
<正>长兴县林场地处浙江省北端,位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属于长江三角洲地理中心地带。目前场部坐落于长兴县龙山街道西峰坝村,下辖15个营林区、33个护林点,经营总面积7.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5.67%,森林蓄积量49万立方米。近5年,先后获得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示范基地、浙江省森林消防示范队伍、先进集体、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发展山区经济,是一直困扰着广大山区干部的问题。我在韶关工作时曾经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比较,并撰写了《韶关山区经济发展道路再认识》一文,先后在《广东调研)和《学术研究》上发表,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到省农委工作后,我经常跑山区,也经常思考山区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综观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十多年来我省山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成功单位的经验,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步伐,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博白林场始建于1962年,经营面积40万亩,有林面积30余万亩,职工1 200多人(含离退休人员).过去由于单一树种结构,单一国有独营,单一管理模式,科技兴林想得少,连年欠发、减发职工工资,搞得员工悲观失望,人心涣散,感到在场无望,差点滑到集体辞职自谋生计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博白林场始建于1962年,经营面积40万亩,有林面积30余万亩,职工1200多人(含离退休人员)。过去由于单一树种结构,单一国有独营,单一管理模式,科技兴林想得少,连年欠发、减发职工工资,搞得员工悲观失望,人心涣散,感到在场无望,差点滑到集体辞职自谋生计的地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相似文献   

20.
山区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已为大多数人接受,目前最重要的是确立一个正确的发展山区经济的指导思想,以避开历史上的弯路,使山区经济健康迅速地发展。在我市四个县中有两个山区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山区不富茂名不富”,“不会治山就不会治理茂名”的口号,激励了广大干部积极投身于山区建设,因而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