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安全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系,其中包括生产、消费、储备、贸易等,而生产又受可耕地资源、气候、灾害、耕作者利益等因素影响。建立较为完善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提出粮食供应前期预警和趋势信号,通过必要的粮食储备进行投放调节,确保粮食生产丰年歉年的稳定供给,是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本文从广东省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着手,通过对广东省粮食安全的有关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建立、分析研究和发布信息、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探讨广东省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建立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预警是对未来粮食安全状况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完整和有效的预警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概念出发分层次对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分别从粮食概念、粮食安全概念到指标体系构建角度,逐步剖析目前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不仅应包括不同粮食口径下的粮食安全预警,更应当综合考虑粮食安全的时空跨度,制定更为全面准确实用的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粮食自身的特殊属性,粮食安全监管有其自身特有的程序——粮食安全应急预警程序。粮食安全应急预警程序,是粮食安全监管的特有程序。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使得粮食问题更加突出。我国粮食安全应急预警的建设起步较晚,在信息的收集、风险的判断分析以及对突发粮食危机的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对此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粮食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和全国粮食安全预警程序的建构,以期能实现粮食安全监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退耕还林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退耕还林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引发的当地粮食供给问题。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指出应建立合理的退耕还林补偿机制,粮食生产的自律机制、粮食安全预警机制以及国家、地方政府及农户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粮食应急体系是各级政府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粮食预警应急能力建设是粮食部门积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稳定粮食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营市粮食局从全市粮食安全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和粮食应急预案体系,  相似文献   

6.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30(1):40-40
2005年1月10日,福建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福建省将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制度,实现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信息的定期发布,稳定省内粮食的供给,保证全省粮食的自给率不低于50%。  相似文献   

7.
主销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勿庸置疑,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看粮食总量,而且还要看粮食的地区分布和品种结构。主销区在我国粮食安全格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主销区一有风吹草动,往往引发局部乃至全国粮食供应的风波。因此,在重视整个国家粮食安全时,必须十分关注主销区粮食安全问题。近几年,在全国粮食安全的大环境下,主销区采取了加强粮食储备,加强粮食市场建设,建立粮食预警应急机制等有力措施,确保本辖区内粮食安全。但是,主销区粮食安全的基础毕竟脆弱,必须建立起一套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以确保粮食供应长期稳定。为此,本文就主销区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情粮情的改变对粮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传统粮食安全观转变。然而,同以构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观为目标,最终确立的新粮食安全观选择性采纳了理论界的部分成果,与理论期待在内涵和功能上仍有较大差距。基于相关文献研究,本文梳理了粮食安全观转变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偏差,并探究了粮食安全观选择性转变的内在逻辑,进而为构建更加高效可行的粮食安全观提供思路。研究发现,立足供给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限制了决策层对更合理粮食安全观调整方案的采纳。在不改变供给主导型粮食安全保障框架下,通过构建双重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可有效缓解阻碍粮食安全观完善的诸多限制,让转变后的粮食安全观在粮食安全保障指导方面发挥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9.
近2年国际粮价大涨,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粮价持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中国应正确认识粮食安全问题,同时有效的建立预警机制,将各种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将为打赢“粮食安全”保卫战增加胜算。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结合实际,对粮食安全中的粮食政策法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购销状况、粮食产业发展、粮食安全考核和粮食发展趋势等6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将“谷物自给率”纳入监测预警范围、粮食购销上一味的全部放开或过度保护都不可取、粮食安全无近忧但须远虑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东非粮荒严重,美俄等粮食生产国颇受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世界粮农组织候任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以及一些专家指出,要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协调,在建立全球性粮食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10,(3):F0002-F0002
近年来,淄博市粮食局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个中心,五个确保”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个中心任务,建立了市县联动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确保了粮食应急反应迅速;大力推进依法管粮的科学化、规范化,确保了粮食流通稳定有序:地方储备粮规模得到扩充,  相似文献   

13.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部分省市开始实施。这些地区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本省粮食安全,把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加强粮食市场预警能力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实际上,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不仅对这些省市,而且对全国及其他各省市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预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对粮食的安全程度进行科学地预报,对粮食安全可能存在的警情进行科学地分析。首先,选择能反映粮食安全与否的预警指标体系。选择科学的、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是进行粮食安全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根据可能发生的粮食不安全或风险的不同程度及其影响,对警情指标进行警级分类和警限确定。最后,根据目前或预测的警情指标落在何警区内,发出相应的警示灯信号,直观地显示出粮食安全状况。本文正是通过这一逻辑对兵团2000年~2008年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预警分析,并提出确保兵团粮食安全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确定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储备规模并非越大越好。构建我国粮食储备规模预警等级模型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把握我国粮食储备的吞吐量,在储备决策过程中为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使粮食供求总量趋于平衡。本文立足于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的现状,通过粮食储备规模预警模型的建立,为我国粮食储备提供更主观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作者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丰缺状况,从综合生产要素装备水平方面分析了清流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点;从现阶段粮食供给状况、近阶段消费变化情况,指出了清流县的粮食需求形势和今后的生产定向;提出用社会总需求量、基本口粮、储备粮3个指标衡量和评价粮食安全供给情况;阐述了如何建立清流县的粮食安全预警和粮食、种子储备系统,以及储备应急增粮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主销区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粮食安全预警指标的选择根据浙江作为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特点和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我们选取以下十六个指标进入粮食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中。其中前十个指标为常规风险指标,后六个指标为特异风险指标。1.粮食供求差率。主销区粮食供求差率为粮食总供给与粮食总需求之差占粮食总需求的比率。正为过剩,负为短缺。Z=(Gt-Xt)/Xt其中Gt为粮食总供给,Xt为粮食总需求。已有的研究认为(张勇等,2004),该指标可以反映粮食供给对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同时它综合了主销区内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应该作为衡量主销区内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瓶颈、粮食的刚性需求等一系列矛盾问题错综复杂,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纳入世界农业体系。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冲击,粮食安全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威胁。这些迫切要求中国坚持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国内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农业保护措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制定我国的农业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丁声俊撰文认为,在符合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粮食安全观的导下,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强化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第一,加强粮食安全基础,在生产领域里建立“五大体系”。即:建立保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的生产体系;建立和健全确保粮食供应、率高的市场贸易体系;建立和加强具有综合实力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可提供综合信息的粮食预警报体系;建立援助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合建立和健全五大体系,建设起一批国家级、高标准、现代化的粮食生产地,夯实粮食安全坚强基础。第二,狠抓粮食安全“粮仓”,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从发展趋势看,国几大片粮食主产区越来越成为粮食安全的“粮仓”。当前应该进一步抓建设好这些“大粮仓”。为此,要建立一种机制改变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关系,使粮食主产区种粮不再吃亏,提高其生产动力。同时,对主产区要继稳定粮食保护价,逐步转变补贴方式,增加“绿箱”政策补贴,改善生产件,减少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各类集资和投入。尤其要对粮食主产区实行政倾斜,真正保护和稳定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使其成为全国粮食安全的鼓的“米袋子”。第三,扩大粮食安全粮源,视野要向国外扩展。鉴于我国人口多、土地源稀缺而国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少、土地辽阔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管理和控制粮食供应链风险,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论文对粮食供应链风险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粮食供应链风险的多维性、传导性、扩散性和变异性特征,进而提出了粮食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机制: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粮食供应链在面对各种灾害征兆和危机诱因时,具备预警、矫正和免疫功能,包括日常监测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应急预案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二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包括制度、数据、决策、操作四个层次以及相应的应急流程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