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从影响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科技、资金、产业转型等基础能力建设问题入手,明确地勘单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把握好四点要义,处理好五对关系,以强化自身建设为抓手,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努力探索一条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做好地勘单位公益性职能的顶层设计,需要从政府层面建立完善地勘单位履行公益服务职能的长效机制。地勘单位的公益性职能除了体现在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外,还要体现在地市级政府层面,主要体现在工作任务和财政资金安排两个方面。对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建议:(1)做好地勘单位公益性职能的顶层设计;(2)争取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地方配套政策支持;(3)创新优化地质工作,形成服务特色;(4)坚持企业化方向,做强地勘延伸产业;(5)坚持事企分开,创新内部管理,激发发展活力;(6)坚持人才强队,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地勘行业主管部门和地勘单位自身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地勘行业谋求、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建议:(1)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支持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2)坚持改革方向,积极探索改革发展的实现形式;(3)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促进地勘产业发展;(4)充分发挥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5)扩大服务,做大做强地勘主业:(6)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提高野外人员待遇;(7)构建地质勘查工作新机制;(8)重奖地质找矿有功的单位和找矿人员.  相似文献   

4.
地勘工作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地勘单位由纯事业单位逐步向企业化过渡.随着地勘单位"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路子"的不断深入,地勘队伍的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地质勘查体系尚待完善,地勘单位的智力技术资本得不到有效转化;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内部存在机制体制不活等问题.文章以宁夏地矿局为例,提出了建实建强公益性地质队伍;加快实施商业性兼做公益性地勘队伍的企业化建设;争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建议措施,推进地勘单位内部改革,为迎接各项新挑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面临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偏低、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职能定位不明晰等诸多问题。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作为区域骨干地勘单位,通过深化创新地勘体制改革,推进和完成事业企业分体运行的办法,实现了事企良性互动。通过对改革发展实践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区域性地勘单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应明确“稳定为主、政策辅助、兼容并包、措施精准、先行先试”发展基本思路,并指出在发展与改革模式、培养关键人才、把握形势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回顾国有地勘单位以往的改革,剖析地勘产品有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点,进一步证明保留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必要性和地勘单位暂不具备全面企业化的理由.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建议:(1)遵循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四项基本要求;(2)以促进公益性地质事业发展为目的;(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一刀切;(4)整合辖区内的地勘队伍;(5)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6)科学分类,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国有地勘单位面临体制改革和发展转型双重任务。文章在回顾以往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实践、分析当前地勘单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体制转型、发展转型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新时代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在体制转型方面,要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切实制定好改革方案,落实好配套支持政策;在发展转型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结构调整,坚持地质为本,不断改革创新,培育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地勘单位面临着体制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文章从体制、格局、观念等方面,对当前地勘单位生存与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新兴地质业务等方面,阐述了地勘单位的发展方向、服务领域和市场前景;针对地勘单位在分类改革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对属地化地勘单位提出了转变观念、戴稳帽子、融入地方等转型发展对策,以适应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地勘单位改革的真正难题在于难以找到地勘单位改革的有力规制支持、难以准确区分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难以把握地勘单位改革的时机、难以弥补文化大革命后三十年的地勘工作滞后损失、难以统筹地勘单位改革的声音等.对地勘单位改革的走向判断及政策建议:(1)地勘单位改革不能是全部企业化;(2)地勘单位改革需要循序渐进进行,不宜下猛药;(3)地勘单位改革要有明确的时间表;(4)地勘单位的优惠政策要具有可操作性;(5)允许大型矿山企业和地勘单位互相购并,允许资本入股地勘单位.  相似文献   

10.
对地勘行业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勘行业改革历程和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证明我国地勘行业的改革明显落后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地勘体制尚未根本触动.对地勘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识、研究不够,给改革造成了不少误区,造成地勘工作规模严重萎缩,导致我国矿产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出.对地勘行业改革的意见:(1)应将矿业权的所有权完全归还给地勘单位;(2)地勘行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勘查开发一体化;(3)从放权让利做起,落实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自主权;(4)将"地质勘查基金"改为"国有地勘单位地质找矿及矿业发展扶植基金";(5)停止公益性地质队伍的组建,维持现有的地调局+地科院+大区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地勘中层干部在单位中的重要作用,以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为例,结合地勘中层干部队伍的现状、主要亮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提出对中层干部的培养路径:(1)探索地勘中层干部培养途径,拓宽干部选育来源;(2)做好地勘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充实中层干部岗位;(3)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地勘中层干部能力建设;(4)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提升干部监督工作质效;(5)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2.
地勘单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奖励是一项十分重要且难度较大的工作。文章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总结了实行属地化管理的省级地勘局对所属地勘单位、事业单位、企业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奖励工作,并结合发现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指标和思路,同时阐述了对当前属地化地勘单位绩效评价和考核奖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森林资源型企业的狭义概念,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具有"三重性"、长寿性、管理体制的政企合一性等特殊性;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素质和活力、资源以及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现实发展中的困境,结果表明: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不断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与合理开发、经济素质和管理体制的提高以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据此,提出了促进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科学培育与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增强企业素质和活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技术创新;实施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今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文章通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设计一套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对国家(省市)或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便引领和指导评价对象的农业高质量更好地发展。[方法]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含义及主要内容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包含两级25个指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以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最终权重,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结果]选取鲁苏浙3个发达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工具,比较分析了2018年鲁苏浙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为0.36、0.34和0.38。[结论]研究设计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是科学合理的,建议以该指数为工具开展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监测工作,同时根据测评对象的变化动态修正该指数的基础指标,以便更好地引领和指导特定地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的转变,对资源的需求将下降,地勘单位发展的黄金期随之缩短,同时国务院启动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使地勘单位面临企业化的命运。在上述背景下,如何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掌握地勘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将是每个地勘单位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嫁接国有企业的改革经验,获得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一步到位地实行股份制改革,这些都是亟需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依法构建和规范地勘单位的事企分开管理模式,是地勘单位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地勘单位实现科学发展、走向现代地勘企业的必由之路。地勘单位事企分体运行管理,首先要进行事企分离,搭建分体运行平台;其次要理清事企主线,明确职能定位,分体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质量内涵的变化,并根据新时期的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农业发展质量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文章根据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分析中国农业发展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改革开放前,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是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经济开放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在于“好不好”。进入新时期,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是全方面与多维度的。据此,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和共享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测度结果显示,2012—2018年中国农业发展质量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是6.300%。其中,协调发展指数对农业发展质量指数的贡献度最大,绿色发展指数次之,共享发展指数再次之。分区域看,农业发展质量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且这种差距具有收敛趋势。[结论]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重视农业的提质增效与区域间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文章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地质工作的能否由市场配置资源以及基金项目扩大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现行的全供预算政策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具有过渡性、不确定性,对地勘单位事企分开、分体运行实践也应持观望态度,地勘企业要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反哺”地勘事业单位,增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