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浙江林业》2022,(9):8-9
<正>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是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下渚湖湿地是全省第一批、全市唯一的林业碳汇先行基地。据浙江省林科院测算,下渚湖街道2021全年净固碳量达到1.7万吨,湿地碳汇的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极为突出。通过湿地碳汇生态补偿模式,有效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林产品固碳增汇作用,提高湿地水体固碳能力,是极具德清特色的生态固碳和生态补偿模式。到2025年,德清湿地将实施水质植被修复面积累计2250亩,固碳增汇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积2960亩以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矿山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减排增汇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中存在监管体制不健全、财政资金保障能力有限、复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从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成本与效益、政府与市场三个方面明晰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中存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有序高效开展的建议:(1)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2)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机制;(3)提升土地复垦技术和质量;(4)丰富土地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3.
巩固和提升重点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我国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系统碳汇评价模型,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系统测算了省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并从种类结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三方面进行特征评价。研究显示,得益于生态修复推进和种植结构调查,2021年宁夏生态系统碳汇量为1661.91万吨,相比2011年增长5.2%。宁夏等西北地区具有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在碳汇巩固提升方面有较大的潜力,未来应从三个方面巩固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1)发挥国土空间治理作用,巩固生态系统碳汇存量;(2)拓展生态空间范围,科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3)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强化碳汇综合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头条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该方案明确,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6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探讨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与进展的基础上,参考文献计量分析与政策分析结果,结合土地碳汇模型,构建了基于“比重法-均方差法”的农业农村空间生态修复质量测算方法,包括庭院空间生态、生态农业空间质量、农村空间生态改建、农业空间生态恢复4个维度、19项具体指标,并以辽宁省凤城市为实证对象,对该测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基于实证分析做出的问题识别,提出凤城市农业农村空间生态修复的对策:(1)庭院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等;(2)生态农业空间质量保护修复:实施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工商品林建设等;(3)农村空间生态改建修复:实施生态基础和生态网络建设,提升农村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4)农业空间生态恢复修复:大力实施“固碳工程”,推进碳汇交易,探索拓展场外交易渠道。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宜兴市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形成了政策制度创新、社会资本引入、多元化系统修复矿山废弃地、强化落实监管责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各地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参考。基于当前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困境,结合宜兴市的实践经验,提出新时期统筹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建议:(1)加快矿山生态修复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2)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3)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理念,推进多元化、开发式治理;(4)完善矿山生态修复监测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梳理各类林业碳汇政策特征,基于Faustmann-Hartman基本原理构建决策概念模型,揭示不同林业碳汇政策对林业增汇的影响机理,从政策实施难易程度与成本等角度对不同类型林业碳汇政策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面积补贴的实施成本较低、难度较小,但林业增汇效果较低;碳汇量补贴的实施成本与难度较高,但林业增汇效果较好;林业碳汇交易较为灵活,但实施成本较高,现有政策下的林业增汇效果积极但不显著;林业碳税的实施成本较高,且实施过程容易受阻,林业增汇效果尚未确定;“碳汇量补贴+林业碳税”的实施成本较高、难度较大,但林业增汇效果较好。最后,提出了林业增汇政策选择与建议:扩大林业碳汇范围与比例、降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成本、建立基于碳汇量的补贴政策、建立“碳汇量补贴+林业碳税”的林业碳汇政策体系等优化中国林业碳汇政策工具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研究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国际语境分析为基础,科学诠释中国新时期人工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内涵与外延;(2)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分析与科学论证为基础,在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等各阶段均植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能有效提升人工支持引导自然修复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角度,提出了根据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确定"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类型,以及可选取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4)从国情与国土空间地理格局、生活与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通过土地整治和生物措施提高自然修复速率与效果的人工支持引导路径和关键方法。研究结论:人工支持引导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速率和效果,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因此,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应考虑人工支持引导措施并验证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龟坡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厚层基材喷播技术、乔灌草蔓植物系统应用技术、数字化智能管理技术的实践应用,以及工程取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案例工程取得的经验提出提升区域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的建议:(1)源头管控要"全方位",严把实施方案关;(2)过程管理要"精细化",严控工程质量、盯紧工作进度、严格资金支出、强化现场监管;(3)后期管护要"立体化"落实,建立完善追责机制,实行动态监管、加强信用监管;(4)行业发展要"多样化"协同。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粮食作物碳汇功能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粮食作物的碳汇生态功能为前提,探讨如何在我国建立粮食作物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等方面对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以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对粮食作物的碳源/汇进行计算来探求碳汇功能生态补偿的标准,以期构建粮食作物的碳汇功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矿山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对生态产品有关概念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梳理,基于地方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探索实践和国外经验,提出进一步健全矿山生态修复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政策建议:(1)加大政策供给,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2)明晰产权归属,促进形成多元化价值实现机制;(3)加强市场建设,构建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森林碳汇是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减排方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有主导功能。为了探究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分析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传导机制,重点讨论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的"单峰"模式关系、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碳汇的正相关性、以及森林碳汇对生物多样性的正向反馈作用;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加森林碳汇的途径: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科学管培森林结构,精准提高森林质量;强化基层环保观念,提高森林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毛乌素生物质发电厂三碳经济产业治沙实践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碳循环等的效益分析,得出三碳经济产业治沙模式不仅是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也是一种碳汇林业、低负碳经济与生态建设完美耦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认为此模式对我国含水沙漠的治理,实现一举多赢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增汇减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对伊春林区森林资源进行现状与预测分析,结合森林碳汇理论与实践,提出森林碳增汇量计算的理论模式,对伊春林区未来一段时间的森林固碳增汇量进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森林碳增汇理论的新观点、新思维。探索从林地的有限性考虑、从森林的可再生性考虑、从森林碳汇的延续性考虑、从长期的时间跨度考量,应该如何更好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积极培育、合理抚育、合理轮伐,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最终达到提高森林蓄积量、提高木材产出量,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碳增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概念思辨与理论认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概念进行辨析,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相关重要研究内容,以期阐明从生态修复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认知转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以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受损或缺乏稳定与安全性的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国土要素的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和生态功能修整与重建以及辅以中宏观尺度上的生态工程等系统性措施,以修复生态系统过程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治理活动,最终实现生态系统健康、景观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2)根据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的不同干扰和影响程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可划分为国土空间生态恢复、国土空间生态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重建三大类型的研究内容;(3)区域背景、景观异质性、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都与生态系统相互交融,将这些要素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的过程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结论:面对中国的区域性生态问题,退化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实现,需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作为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当前西藏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高质量发展面临新形势与要求:积极保障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安全、全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竭力服务区域长治久安和助力现代化国家边境建设。西藏自治区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包括绿色矿山建成比例大、多措并举构建和谐矿区、积极引进先进开采技术、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新建矿山严格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等;同时也存在一些的不足,主要包括对绿色新发展理念的理解不充分、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体系尚未形成、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薄弱、老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压力大、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难度大等7方面。基于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和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新形势下推动西藏绿色矿山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议:(1)坚持规划统领;(2)完善政策支撑体系;(3)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4)尽快出台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5)加强科技创新;(6)构建绿色矿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7)加强优秀经验推广;(8)探索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哲学思想缘起、核心观点、指导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法、演绎推论法、类比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是在生态修复基础上不断深化,体现在保障国土空间的预防性功能、整体性特质、平衡性原则以及辩证性开发等方面,强调遵循国土空间要素的客观本质;(2)结合万物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从集系统、拓空间、衔时律、择愈法、创共生5个方面回顾演绎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哲学思想;(3)从外部情势、发展阶段、宜境制法、信息络网、效果优化5个角度概括提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术"哲学思想;(4)从二维关系角度剖析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与"术"哲学逻辑以及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道"与"术"哲学思想是科学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开发蓝色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色碳汇是自然界重要的碳汇类型之一,发展蓝色碳汇对于国家碳中和及自然资源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立足蓝色碳汇实际和管理应用,在探讨我国蓝色碳汇的作用机理和价值表现形式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1)加强蓝碳监测与核算;(2)推进基于转移支付或补偿金的海洋生态补偿;(3)将蓝碳适度纳入国际碳交易市场;(4)建立持续共赢的蓝碳投融资和收益回报机制;(5)构建蓝碳扩增技术和评估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有效利用碳交易机制,促进我国林业增汇,从而以较低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我国碳减排控制目标,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碳排放权供需均衡理论,以区域碳减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纳入林业碳汇抵消履约机制的区域间碳交易模型;测度了2019—2030年我国不同省份林业增汇潜力,探究了要实现2030年碳减排目标,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框架对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林业增汇潜力巨大,2019—2030年我国林业碳汇增量累计达49.28亿吨,年均达4.1亿吨。(2)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对促进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降低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未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相比,当其以5%的比例纳入时,在国家自主贡献碳减排控制情景下,我国碳减排成本节约了7.3%,节约效应显著。而当林业碳汇抵消比例逐步提高时,成本节约程度将继续增加,但增速出现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增汇、碳减排成本降低以及碳交易机制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剖析“双碳”目标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互馈关系,解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减排增汇的内涵特征、机理和路径,为“双碳”目标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的优化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双碳”目标赋予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减排增汇的新时代生态要义,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赋能“双碳”目标的实现,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互馈关系。(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内涵体现为通过培育多元主体低碳理念,在低碳化整治工程的基础上,优化国土空间碳源/碳汇格局,推动产业活动低碳转型。(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减排增汇过程形成了多要素综合作用的“外缘—内核式”复杂系统,“社会—经济—生态”外缘系统发挥支撑和约束作用,内核系统实现“人—地—业”的协同发展,外缘内核之间双轮耦合,系统推进。(4)最后通过强化“双碳”目标在“社会—经济—生态”外缘系统中的约束作用,构建 “人—地—业”内核系统的减排增汇实施路径。研究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减排增汇路径探索是响应“双碳”目标的时代所趋,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统筹推进,破解乡村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压力,助推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