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线,通过激励措施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完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视域,总结出三种不同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并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对比,探析拉萨河流域内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避免水源地区陷入“经济欠发展—人口膨胀—生态脆弱—经济欠发展”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面临挑战,2018年淮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达到64.61亿t,比2010年增长25.9%,2019年Ⅳ、Ⅴ和劣Ⅴ类水质仍占36.4%,这就需要推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促进流域绿色发展。针对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存在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执法不到位、管制手段单调、省际跨界水污染治理措施不力、治理主体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体系、加大水功能区水质保护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流域上下游和省际间协调联治、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建立流域水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吴宝海 《水利经济》2020,38(6):20-24
水资源和水环境与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人民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当前,江苏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壁垒、资金约束、管理不善等问题。通过对苏南地区水环境治理现状和问题的梳理分析,指出通过系统设计、资源整合和区域协同治理、建立多方参与的水环境保护基金是推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和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在落实国土空间管控、推进多要素综合治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分析了其空间交错特征及在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切实提升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区域,长江流域湖泊生态的变化集中体现了流域所面临的威胁与压力。1月6日在京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2011》报告显示,长江流域的湖泊正面临着物种丧失、生态系统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洪水调蓄能力降低和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少数湖泊甚至面临萎  相似文献   

6.
广西以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为契机,从保护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维护珠江湘江水源安全、保护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促进桂林国际旅游等角度出发,推动漓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流域资源禀赋进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从主要原则、完善空间布局、科学保护资源、推进产地环保治理、修复生态体系、完善创新体系等方面,解读了该意见。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柴达木地区生态现状及区位影响、生态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资源匮乏、土地沙化面积多、治理允度大、绿色产业起步晚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对策建议,对今后柴达木地区生态治理及实现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盐城的水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盐城市积极对水环境开展治理,水质情况逐年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但由于开展水环境全面治理的时间较短,实践中还存在着治理模式和措施较为传统、科技助力和支撑不多、资金和人才保障水平不高、生态修复能力不足、治理成效不稳固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结合盐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水环境治理对策与建议,具体包括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流域治理模式、强化科技信息支撑、加强资金人才保障、合理确定水体整治方案、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等,旨在为新时代盐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沂沭泗流域水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沂沭泗水系复杂,水事矛盾多发,水旱灾害频繁。随着流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水少、水多、水脏、水浪费、水生态退化等共性问题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破解沂沭泗水利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补强流域水利建设短板,创新流域管理体制机制,改进流域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和完善新时期沂沭泗水利管理新思路、新举措,大力推进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内容,金融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近年来快速健康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调研,本文总结出其主要经验是完善管理体系、开展精准营销、创新绿色产品和严格管控风险,也发现其工作中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对国家政策制度掌握不够精准、银行政策产品适应性不足、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尚需完善等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政策体系、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产品创新、加强资源保障、加强风险管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用水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生态用水状况、水环境状况,指出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治理主体不协调、区域治理能力弱化、治理制度功效有限、流域水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基础薄弱、水生态环境治理监管力度不足等困境;从构建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改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水生态环境治理、实行流域生态补偿、推动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强化水生态环境治理监管等方面提出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喀斯特地区典型高原湖泊-红枫湖为研究对象,依据景观生态学及生态风险评价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3S”技术、野外调查验证和生态风险评价及格局优化等技术手段,从土地利用变化演变及景观尺度上就红枫湖湖岸周围的生态风险进行探讨,定量分析湖岸周围格局演变及生态风险变化特征,针对性地提出湖岸周围格局优化的调控措施。本文对丰富喀斯特地区高原湖区景观生态格局及风险评价的研究内容、指导红枫湖流域及类似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永定河流域生态产品的供给特点,并运用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方法评估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探讨了1995—2020年期间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而提出永定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1)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本,坚持系统治理与区域联动治理;(2)完善流域区域间横向补偿,构建全流域生态产品互补产业链;(3)依托生态产品供给差异化特征,探索京津冀重点推进区域的特色化生态产品实现路径;(4)进一步推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对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创造视角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更加关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如协同治理的缺失、源头治理的忽视、施工效率的低下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挖掘的充分性与高效性。文章基于系统均衡理论,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展的深莞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总结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模式经验,并提出科学顶层设计、完善实施路径、创新项目实施模式三个维度的优化措施,助力流域提高生态产品供给量,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视角研究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效益,进一步深化了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发展,为全国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湖泊渔业的发展必须要实现渔业生产和湖泊水域生态保护相协调,主动适应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对湖泊水域生态渔业发展的新要求。为此宁夏中卫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宁夏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大学生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在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湖开展了以湖泊绿色生态净水渔业技术模式构建与研究试验,该模式以保护湖泊水环境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搭配养殖鱼类品种,发展生态保水渔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理念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基于产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及我国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相关政策体系,对目前我国的农业生态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基于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理念的乡村绿色转型发展正在逐步实践完善,各地正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挖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等等。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制度机制不完善、特色产业同质化严重、生态产品技术体系不健全、人才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表明在乡村“+生态”和“生态+”的业态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为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下的乡村振兴进程,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优化整体特色产业链、建立健全相关生态产品技术体系、重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居民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9.
王琳 《山西农经》2023,(6):159-161
在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双碳”目标的发展背景下,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是有效突破当前农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为优化农业结构、确保农业安全、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需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农业绿色转型。文章利用河南大学相关团队的调研数据,以寿光市绿色蔬菜产业为案例,从相关技术流动网络和上下游市场流通网络的角度探索相应主体行为,分析了成熟型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特征,为国内其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生活方式作为生态宜居的先决条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有重大的推进意义。农民绿色生活意识较为淡薄、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提高、乡村生产方式较为陈旧是构建农村绿色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了普及与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等措施,从而以绿色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