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饿着,但是我坐着”我赞成这样一种说法:“穷”与“愚”有着互为因果关系,“愚”者多为“穷”,“穷”者多属“愚”,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穷者必愚,愚者必穷。有“穷”者并不“愚”,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也有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还有主观不努力,甚至有好吃懒做的;有“愚”者也并非“穷”,是机遇和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富裕。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不应机械地理解“治穷必先治愚”这句口号。明白什么是贫困?恐怕贫困的人自己也不一定清楚。不知生,何知死?没有见过富,也就不知道穷。家家都没有电视看,也就没有看电视的欲…  相似文献   

2.
刘玉 《发展》1997,(11)
穷“庙”与富“方丈”·刘玉“庙”庙几僧肥·曹昌光WENHUAHUDU读者·作者·编者DEVELOPING穷不一定是“方丈”的罪过,把心放在“庙”上的“方丈”的穷富,一般来说和“庙”的穷富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庙”穷得连起码的“香火”都烧不起,而“方丈...  相似文献   

3.
“吃不穷,穿不穷,打划(计划)不到一世穷”,从这句俗谚可以知道,老百姓也深知规划的重要性。以前的“五年计划”和一些其他计划,大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不足,不尊重客观现实,过于强调主观意愿,根子还是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4,(30):13-13
“屌丝告别曲线”? 日前,财经作家吴晓波撰文《为什么你如此努力还这么穷》,总结出一条“屌丝告别曲线”,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文章称,很多人自称屌丝,但是你知道自己属于屌丝中的哪个“段位”吗?从家庭财务的角度说,屌丝的标配与他从事的职业其实没有关系,文章总结出了一套公式,你可以算算自己的“屌丝值"。  相似文献   

5.
“我的好兄弟啊,你到哪去了!咋还不来看我。”永寿县渡马乡祁家村村民赵新社夫妇这段时间像丢了魂似的,天天念叨赵彦龙,有人还真以为他们是亲兄弟。其实,赵彦龙与他们非亲非故,是渡马乡党委书记,因癌症2月26日病逝。赵新社是赵彦龙结的“穷亲戚”,常给他们送钱、送物,还帮他们搬迁、住上新房。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08,(25):I0013-I0014
世间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修行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欲则能刚强,你“心无挂碍,无挂碍故”,就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粲”。“无”不是没有,“无“是无限、无量、无穷、无尽。那么,我们怎样有一个“无”的生活呢?有四个修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斌生  鲁抻章 《发展》2010,(4):64-64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终身穷”,这句谚语充分说明做好计划或规划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2009年10月,武威市凉州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创新载体开展了“万名干部进村组,科学发展到农户”主题实践活动,区、乡、村、组四级党员干部进村组、入农户,帮助乡(镇)、村组、农户分别制定了发展规划,树起了发展路标,描绘了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乐安县在帮助被称为“特困乡中特困户”的少数民族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积极抓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到再苦不苦孩子、再穷不穷教育。  相似文献   

9.
丁笔 《沪港经济》2003,(2):42-45
香港家庭财富增长居亚洲之冠 类似什么“香港经济下滑”、“市民生活今不如昔”等议论,相信我们听得不会太少。香港现在果真变得如此“穷”么?对此,丁笔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其实,你只要去看看香港的饭店、商店,看看香港的楼价以及说不清的娱乐场所,你就会对香港的“穷”另眼相待。去年底,世界著名的花旗银行公布的每年一度的“财富调查报告2002”,就充分验证了丁笔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0.
陕西榆林富了,老百姓却很穷。在1月10日榆林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座谈会上,一名财政局副局长一上来就讲套话,还一问三不知。市长李金柱直斥:“我不需要你讲大道理,要务实!一问三不知,老百姓白养活了你!”(1月12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11.
商仕的逻辑     
有史家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做人的理想状态。听来觉得合理。这句穷富通吃的话是“亚圣”孟子说的,他的意思是,有钱了就给大家分分,没钱也别坑蒙拐骗,这样世界不就美好了嘛。有钱人自然就是商人,有抬杠的说当官的也有钱啊?其实不一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是腌躜的钱。只有商人的钱,才是自己赚的。低买高卖,奇货居之,久而久之就有了钱。  相似文献   

12.
越是资源丰富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越是贫穷,你相信吗?信不信由你。最近《财经文摘》在湖南、四川、河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调研时,发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直线下降,一些矿区生活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部分居民重新贫困,一些地区成为空城,甚至成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死地。如此不协调乃至近乎悖谬的富裕社会的贫穷孤岛现象居然在中国资源丰富地区普遍上演,不能不说是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极不相称的又一道深深的疮疤。目前关心这道疮疤的人还很少,因此“资源越富,百姓越穷”这个话题实在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07,(21):20-23
穷的思变,这里的“变”是变着花样赚钱,讨生活,消费“物品”。显然,它是短缺经济时代的一个背影。时空变换,当社会发展迈入知识经济时代,追逐多彩生活的消费者不知不觉已经大把地消费“创意”了。如果在说以前沉迷于变形金刚动画片的你,全然没意识到是在观赏创意产品,那么现在将动漫、电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8,(1):77-77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民众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造成穷富差距的原因!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24-25
房价狂涨——看得起买不起,车价狂降一买得起用不起,信用卡太多——越刷越穷,粮油肉蛋菜上涨——涨了也得吃,股市10次跌破“铁底”——“跌跌不休”……  相似文献   

16.
“马太效应”语出《马太福音》,意思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看,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分布上,的确存在这种规律性。造成马太效应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与世界》2016,(35):3-3
在“大城市”之外,重庆还有着“大山区、大农村”的特殊市情。正因如此,广大山区群众辛辛苦苦种出的农产品,却走不出去卖不出去。其实,重庆大山区,恰恰是生态农产品的最佳出处,就因为山路难行,农民只能捧着生态这只金饭碗叫穷。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体经济》2008,(1):24-27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通过住房改革,仅以较低价格便使原住“公房”成为“个人产权房”,享受到了改革成果。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许多居民因为有了“售后房”这一块,水涨船高,也使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具备了基础。而农民则由于房产无法流转,土地如经营农产品收益不高,改变用途又不能得到直接补偿,因而陷入一种“守土不富、离土亦穷”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9.
棕树“发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常言道:“千棵油桐万株棕,吃不穷来用不尽。”种植棕树是发展院庭经济的重要之举。但是,棕树常会不明不白地死掉,许多农民对这种棕树死亡现象称作“发瘟”而束手无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其实,棕树“发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镰刀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箴言     
《中国经济信息》2011,(12):11-11
魔鬼对浮士德说:兴趣比爱更强大。爱好是最强大的力量,再穷再丑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一个悲剧。如果你真的爱什么东西.加以适当技术培训.你就能成才。——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