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毛病又犯了?距加拿大石油企业尼克森召开股东大会表决中海油收购请求不到两个月,中海油主导的这起规模庞大的收购案再起波澜。近日,一家中国商人控制的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在中海油海外并购事件中参与进行了内幕交易。要知道,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出现内幕交易并非首次。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在早期,投资方式以新建为主,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为投资的主要形式.这一阶段,我国企业既没有海外并购的实力也没有这种意识,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此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还未真正出现.进入上世纪90 年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而海外并购也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波 《上海国资》2005,(8):38-41
“企业先要苦练内功.加快转制。然后再去比武打擂台”关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带来的震撼,美国某媒体如是形容: “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的形象从遥远的投资天堂变成了气势汹汹飞来的龙。”不过这次,中海油却没有得手。但无论如何,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中国国有企业已成为全球兼并市场不可忽视的角色。“走向世界是中国国企发展的必然之路。当然成长的烦恼是免不了的。”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上海交大徐东根教授向《上海国资》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乐观地指出,边做边学,中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资》2007,(7):88-96
在怀揣着"世界梦"的联想和阿里巴巴整合之路上,仍然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只有当它们能够驾驭游戏规则的时候,才能成熟。毕竟,全球化没有一蹴而就的技巧,而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全球化警醒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异常缺失的部分,即品牌信仰建设。也就是企业核心价值、员工行为价值、品牌价值和客户价值的统一性。消费者不只是简单地购买产品,同时也在选择一种观念和态度。而公司越是能够将其理念和宗旨进行宣传和散播,公司就会变得越强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向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tey)投资50亿美元使2007年成为中国并购交易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使中国公司和政府在海外的收购额首次超过了海外买家在中国的收购额。  相似文献   

6.
7年,151亿美元。 2月26日,中国第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00883.HK)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的交易,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这桩耗时7年,被尼克森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海外并购生意终于签字画押。有外电评价说,这只是一家中国公司全球布局的开端,此举不仅会让中海油拥有更大的海外资源,更有望t提升这家中国国有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管理和保留人才对中国公司格外重要。对于那些为了获得某种“能力”而进行的并购交易,因为所收购的资产往往是无形的,很有可能随着关键员工的离开而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沉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才 《上海经济》2006,(1):83-85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案例四起——诱人的条件.阔绰的收购报价。重量级的收购目标……这一连串的“大动作”似乎给海外收购打开了一条铺满鲜花的大道。然而.回顾这些并购活动,人们是否看到了鲜花背后的陷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尽管中海油成功地并购了尼克森,但评价这桩并购是否称得上成功还要通过时间来检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严谨规范的官方书面承诺在我国寻求海外投资的企业中几乎找不到先例,而这种“柔性攻势”正是中海油摸索出的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TCL、联想到不久以前的海尔、中海油,当这些中国企业勇敢地投身到海外并购战中历练的时候,他们的气魄一度让有些人欢欣鼓舞地认为,海外并购的"中国世纪"已经到来了.姑且不论这种"中国世纪"的说法是否精准,但有一个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舞步正渐渐移到全球并购舞台的中央.  相似文献   

11.
武大洲 《中国经贸》2008,(15):30-30
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境收购交易金额已达411亿美元,为去年同期水平的4倍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在资源行业所进行的收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正在开始学着不买垃圾货,学习国际市场的对话规则,同时始理性地思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收购空间和机遇,总结并购过程中的种种教训和错误。  相似文献   

13.
董露茜 《新财经》2013,(8):83-85
"我们在整合的国际运作能力方面十分落后。中国企业必须按照国际一流大企业和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去做决策,老老实实地干,否则一切都靠不住,一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其他企业来说,未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将越来越多,遭遇的反对和阻力也将是全方位的,而中国企业在面对这些阻力时,要学会以多种方式和国际语言来应对和沟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30):29-30
中国龙让许多人喘不过气。每当中国人试图收购一家欧美企业的时候,“黄祸”就会被提出来。然而,近日的一则消息再一次证明,这条龙实际上没有喷出任何火焰。  相似文献   

16.
贺亮 《中国经贸》2012,(7):50-5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全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当海外企业仍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苦苦挣扎时,资金相对充裕的中国企业已经迅速在全球范围展开一系列大规模收购活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冷清的全球并购市场增添一丝暖意。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共完成38起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长26.7%;其中披露价格的30起并购事件总金额达到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企业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已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独步全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栾暖 《中国西部》2013,(28):101-102
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在很多行业的发展的确落后于人,为了迎头赶上,并在世界经济格局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是必经之路.中国企业是走出一条阳关道,还是走到尽头? 日韩前车之鉴 就在欧美发达国家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陷入泥沼时,中国公司在2009年进行跨国收购的数量创下历史新纪录,数量约为298宗.亚洲协会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将达到1万亿美元.在投资中,中国企业大多受到西方的欢迎,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现在的中国就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为了迅速成长,大举并购,最后日本很多企业家为自己忽视经济规律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前花重金收购的资产许多都变成了经济包袱.如何规避日本这种盲目并购的风险,将1+1>2的效果才能如何发挥到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情况、总体评估和政策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过去几年里无论是交易件数还是交易金额都连年大幅攀升。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对资源矿产类企业的并购,而民营企业则集中在对拥有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企业的并购。从过去的情况来看,对中小企业并购和进口替代性并购,整合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对巨大企业并购和出口导向型并购,整合成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有关部门对海外并购实行核准制度,不利于海外并购的开展和中国企业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方玮 《上海国资》2012,(3):84-85
某些企业的战略诉求在实际交易中不能充分满足,甚至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逐渐模糊,最终变为“为并购而并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