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济改革》2009,(4):35-35
新西部杂志社北京联络中心和北京中鼎华盛文化发展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9年定员15名,为西部十二个省市1027个县市区的西部企业、为在北京工作的西部人、为在海内外华人圈的西部人信息传递、沟通联络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工作的王晶每次回到甘肃天水的老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感慨家乡道路状况的改善:此前许多泥泞颠簸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大路。作为一个西部人,王晶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给西部带来的诸多变化而深感鼓舞。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研究》2000,(2):12-13
党中央作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宁夏540万回汉人民为之欢欣鼓舞,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自治区党委、政府抓紧时机,组织力量开展调研,论证并抓紧项目建设,以西部大开发为主线、结合“十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编制,想出了《宁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暨“十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为了集思广益,深化完善规划思路,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00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宁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暨“十五”规划思路研讨会,邀请部分在京的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新闻单位150人参加会议,在研讨会上,各位领…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比较劣势在于文化、教育、科技事业落后,人口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水平也都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据统计, 1998年西部 6岁以上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者占 18%,比全国高 4.3个百分点。以平均所受教育年限计算的人口文化教育指数为例,西部地区为 5.66,比全国平均值 6.29低 0.63点。再看,中国经济学家徐逢贤历时 7年,考察东西部 30个县,得出 4组东西部相比较的数据:东部平均每 100人拥有科技人员 18人,西部只有 2人;东部乡镇企业领导学历在大专以上占 64%,西部只占不足 20%;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新西部》年满10周岁了,真快! 就像《新西部》一直关注的西部一样,西部10年变化翻天覆地。而《新西部》的发展虽然不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但至少可以说,她一直在坚守,坚守着这块为西部人说话并向外界传达西部信息的平台。想当初,西部大开发刚刚启动时,以西部为主题而出现的媒体并不少,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6.
8年前,一个“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惊人预想,让一位台湾企业家瞬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他就是温世仁。 “中国西部开发不能与美国西部开发相比,因为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是骑着马去的,而我们今天是坐喷气式飞机、带着手机、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来的,所以我相信中国西部开发是可以加速的。”这是温世仁对自己的预想所做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西部发展需要推进产权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实现存量资源的优化重组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广大西部省区经济总量不仅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而且人均占有的工业化资源也与东部地区相去甚远。从较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辽宁、陕西、云南、贵州、四川和新疆等10个省区的指标对比中可以看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科教、人才、交通、旅游……无论哪种“先行”,都必须以具体而完整的规划为前提;从目前的国内外环境及西部自身的特点、性质及意义等方面来说,西部开发都必须规划先行;因而本从国家、西部地区、个人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具体的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以往在西部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受以财富增长和物质资本形成为中心的开发观的影响,对西部的长期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转变观念,实施“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发战略,将有助于深化西部开发中长期困扰人们的“为谁开发”、“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决策的启动,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西部大开发是在改革开放20年后,东部地区已取得长足发展,而西部地区顾全大局,为东部的发展付出了较大牺牲的形势下提出的新的开拓性的战略措施,需要的是超常的开发、超常的举措,非常的投入、非常的发展。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以创新为突破口,以创新为着力点,闯出一条新路,从而推进和加快开发的进程,实现西部经济发展的大跨越。 首先,做到观念的创新。观念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相对定型下来的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念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观念的创新则更是阻力重重,困难万分。但在西部开发中,观念的创新却势在必行,在更新旧观念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在中央已经依靠国家财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新世纪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战略方针。西部大开发的顺利推进有助于西部地区扩大对内外开放,缩小东西差距,弥补东部地区对拉动整个经济增长之不足,为我国21世纪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增长源。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然会涌现出大量问题,其中如何解决西部开发面临的资金不足困境,意义日趋显著。一、建立区域性产业投资基金的意义西部地区涵盖了我国西部共十几个省区市,与东部地区相比,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多年来,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GDP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2.
7月24日,《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在大会上讲话。陈宗兴在讲话中从如何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3.
余世仁 《经济论坛》2000,(16):13-13
西部大开发能否取得成功,涉及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多种重要因素,其中人才是关键因素。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实质上是人才的差距。西部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就必须深刻认识人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一、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资源 人们一提到西部的资源,首先考虑到的是自然资源,认为它是是重要的资源。这与我国“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对西部实行物质资源导向型大开发的影响有关。当时认为资源就是自然资源,西部大开发就是开发自然资源。这种传统的资源观念见物不见人.把人当作开发自然资…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的战略决策 ,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最终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富裕 ,是我国在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在充分认识西部开发重大意义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能借西部开发 ,转移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 ;做到教育、人才、管理三者并重 ;注意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不能单纯追求线性的经济指标的增长。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好 ,有可能影响西部开发的进程 ,甚至会对西部开发起到阻碍和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然、历史、政策等多种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状态.加入WTO后国家保护力度的减弱,给原本就落后的西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性在增加.为缩小地区差距,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西部正面临着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两个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拟在加入WTO、西部大开发两个历史大背景下探析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基础是“人”的开发。西部经济落后的差距,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素质的差距,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将成为新世纪人才战略的重点。就西部开发而言,虽然我们在减少贫困方面已经取得极大成效,但要想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利用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发展宁夏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 ,为企业进军西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各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 ,在进军西部市场的过程中 ,企业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战略也应有所差异。一、企业进入西部市场的方式1.技术转移式。技术转移包括 :产品技术的转移、工艺技术的转移、技术装备的转移等形式。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是在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使得到不断完善后 ,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 ,采用在西部地区建立分厂、选择有条件的伙伴进行合作经营等方式 ,让西部地区的分厂或合作伙伴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追求可持续就业是就业理念的重大突破,它注重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益的保护和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业的可持续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基于这种认识,该文从就业竞争力、就业机会、就业收入、就业环境四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调查表明,西部地区农民工可持续就业水平整体较低,且在未来的就业实践中还存在若干非持续性因素也亟待重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关键,就是要帮助西部地区农民工"增智"、"增权"、"增收"和"增渠"。  相似文献   

19.
刘群 《经济问题》2001,(2):18-21
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思路,指出西部发展战略应是一种适度倾斜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认为要加快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快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合作,从注重地区比较优势转变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尤其是要调整西部金融战略,改变西部资金的流向,建立资金向东部向西部的“回流”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凡夫 《当代经济》2000,(4):18-19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我国独有,许多国家都曾碰到过。如美国西部原是一块不毛之地,条件十分恶劣,最早的开垦者死了都不想葬在那儿。 长期以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美国西部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不仅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中心,而且逐渐成为工业中心,东西部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美国开发西部过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之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第二个时期是1930-1970年之间,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