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客时代的营销疲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征潮 《经济》2006,(7):74-76
“博客”火了,但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德国企业家朋友,对我于西方文化的理解很是吃惊,我反过来将他一军,问他了解多少中国文化,他说知道孔子。我问知道孔子什么。他说“everything should be in its place”。我说你指的是“礼”,但只是“礼”的一部分,regulation,order,即规则和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的更重要的部分,是“克己复礼”,  相似文献   

3.
朱永嘉的“文革”经历十分独特,“文革”大幕拉开和落下时,舞台上都有他的身影,因此他的口述回忆值得关注.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文革”初期上海的一些重要事件使这一口述回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中一些细节不仅提供了重要信息,还可以促使历史学者做更深入的思考.口述回忆中关于张春桥、姚文元等上海“文革”重要人物的叙述和评论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他的口述回忆还有不同于同类回忆的一个特点,即夹叙夹议.  相似文献   

4.
阿墨 《经济改革》2014,(9):36-39
从20岁到30岁,他在四川度过了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更为重要的是,他“携剑”入川学习武功,却到峨眉山“闭关”三年,参修禅学,奠定了作为一个佛学大师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六字心经”对后世影响极大,笔者从对他的释疑开始,认识到“心经”对“危微之心”的重视,是为了“执中”;而礼法“同心”才能最终实现“公正”,达到“和谐”。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心经”,挖掘其“中”的原始深意,以便更好的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6.
仲志远 《资本市场》2005,(11):46-49
物资紧缺是1980年代的一个特征。那时,龚家龙就从“投机倒把”开始了他的创业,什么赚钱就倒手转卖什么,十几年的经历使后来“下海”的龚家龙对倒卖物质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7.
桁林 《经济学动态》2003,(11):8-41,50
一、引言 “双重模式转换”是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他是最早一个提出“双重模式转换”的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国光深入地探讨经济改革模式,明确提出“双重模式转换”:所谓双重模式转换,包括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两个方面。在经济体制模式方面,过度集中的决策权力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个月前还到处求人为自己手下的人找工作的“农民工司令”张全收“牛”起来了,整天是企业求他派人,而他却“无兵可派”。经济回暖,引发珠三角再现“民工荒”。  相似文献   

9.
李萌 《经济纵横》2005,(10):56-57
不久前接到以前同事李琦的电话,尽然感到亲切。而当2004年初我因为他的“逼宫”被迫离开全身心热爱的岗位时,我的头脑中充斥的对他的词汇是“阴谋分子”、“小人”之类。那时候我想,他若失败了,就是报应。  相似文献   

10.
小学文凭,大学教授,文学大师。他以自己的传世之作构筑着心目中的“湘西世界”,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呼唤爱,寻觅和发现美,并用爱与美来重造生命。他一生创作的结集约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因而被称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11.
“和”的思想与团队精神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的思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和”这个观念在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于周朝。但真正发展了“和”的思想的是大思想家孔子。他在论及“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时,就是以传统的“和同之辩”作为依据与准则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改革》2009,(11):1-1
当选词: 他是一个“神童”,年仅10岁就开始研究速算法,并因此一举成名。他和他的速算法不仅曾经热遍中国,而且走向了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痴醉之人今已去,却留绝技泽后生!  相似文献   

13.
莫小勇 《资本市场》2005,(10):76-78
有一种说法是:“每个 人都能当博客。如果只有 自己一个人,博客是日记; 如果有几十人,博客是和 朋友们相聚的咖啡屋;如 果有几千人访问,博客是 有力量的媒体;如有上万 人访问,博客就是商业”。  相似文献   

14.
覃军 《新经济》2011,(8):96-96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在联合国总部大楼,接待过一个特别的来宾.他就是曾经闻名全球的美国影坛的电影明星,是世界影迷熟知和热爱的“超人”。他就是克里斯托斯·里夫。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是继毛泽东、邓小平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的政治家与理论家。他在科学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悉全党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先进性建设以及思想路线等方面的阐发与论述,为新时期党的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斯密问题”,其实是由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发现和提出的;在斯密的时代及对斯密本人来说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此,任何探讨“现代经济与伦理问题”的尝试,都不宜因袭历史学派关于“斯密问题”的提法或烙守由“斯密问题”衍生而来的“斯密信条”去进行。而是需另想办法,致力于辟出一个构筑”现代经济伦理”或“现代伦理经济”理论的全新论域,以便经济学与伦理学有一个消除隔膜、共话彼此的同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翟创志 《经贸实践》2012,(10):37-38
从一个简单的实验说起,假设让一个会场的参加者同时指出“北方”,喊“一二三”之后,你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概念,每个人的诠释也不尽相同:有人以自身为参照物,认为“北方”是面朝的指向;有人理解为地理上的概念,所指方向依据的是太阳的变化;还有人直接指着头顶,他的空间概念相对要立体些。  相似文献   

18.
陈波 《开放时代》2000,(3):116-118
一笛卡儿是我所尊崇的一位理性主义者,他早在17世纪就说了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我思故我在”。他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实性,要为整个知识大厦找到不可动摇的阿基米德点。在用普遍的怀疑扫荡了几乎一切东西之后,他认为只有一件事情是无可质疑的,即“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而一个怀疑和思想着的“我”设想“我”不存在,这是矛盾,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可能性,因此“我”存在。这里,“我思”和“我在”之间不是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即不是从“我思”逻辑地推出了“我在”;而是一种基于直觉的直接同一性关系,因为“我在”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怀着对现代花鸟画的冷漠,笔者步入姚舜熙的个展“实入虚出”,当浏览了他所有的作品之后,我驻足于“红色系列”前,最初的感动来自于直觉:这是一个勇于向中国画坛单性繁殖的传统挑战的毫无禁忌的画家。说他画的是工笔,却又任性地将大团大团泼墨般的火红揉入画面:说他画的是写意,却又让精致不苟的线描深入每一个细节,不仅如此,他甚至肆无忌惮地摈弃了某些中国画至高无上的教义诸如“留白”之类,而让他所钟爱的色彩尽情泼洒,雄雄浑浑却又清清晰晰,如梦如幻却又真真切切,景象宏大,气势不凡。  相似文献   

20.
从新浪某名人博客点击率过千万,到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乃至记者纷纷开设个人博客写文章、谈感受,了解社情民意,“博客”——这个号称第二代互联网标志的新兴事物正在中国由“小众”走向“大众”,“博客经济”也开始浮出水面。关于博客“博客”是BLOG的中文译名,最初被翻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