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个人经常出国提供劳务,境外雇主支付给我工资,而且在境内也有工作,也取得工资,我是否需要自行申报缴纳个税,  相似文献   

2.
一、税法列举的特定奖金免缴个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可以免征个税。如我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得相关的奖金免征个税。二、高级专家延迟退休期间的工资免缴个税。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均属于高级专家,可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工资发放,杜绝“吃空饷”现象,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财政局对工资发放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杜绝了“吃空饷”现象。其主要措施有:一是与编办、人事部门紧密配合,核实各单位的编内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打卡发放到个人;对编外人员工资实行财政单列管理。二是严格责任管理,由财政局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单位领导和委派会计在工资发放工作中的责任,对违反工资统发规定的单位,扣发该单位主要领导和委派会计的工资,直至追回损失。  相似文献   

4.
实行财政统发工资,有效地制止了挤占、截留、挪用人员工资现象的发生,但必须加强管理。一、防止重复发放。重复发放常发生在统发单位之间的人事调动。如某个人从一个工资统发单位调到另一个工资统发单位,调出单位在当月工资发放人员名单中没有减少,调入单位在当月工资发放人员名单中进行了增加。由于现在的  相似文献   

5.
个税新起征点9月1日实施,9月发放的8月份工资按什么标准扣除呢?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明确是否采用新扣除标准以实际取得时间为准,也就是说,如果8月工资是在9月取得的,按3500元/月的扣除标准计征个税。公告明确,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提出的确保工资按时发放的要求,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加强人员编制、工资基金管理,减少工资发放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财政部、人事部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制定了《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暂行办法》,拟从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各地行政单位推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管理办法,请各单位遵照执行。各地在试点中已经对教师及事业单位统一发放工资的,应继续实行;能够在7月1日实行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的,应与公务员工资统一发放同步实行;来不及实行的,应在保证公务员工资按时发放的同时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  相似文献   

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提出的确保工资按时发放的要求,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加强人员编制、工资基金管理,减少工资发放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财政部、人事部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制定了《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暂行办法》,拟从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各地行政单位推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管理办法,请各单位遵照执行。各地在试点中已经对教师及事业单位统一发放工资的,应继续实行;能够在7月1日实行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的,应与公务员工资统一发放同步实行;来不及实行的,应在保证公务员工资按时发放的同时保证教师…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会计管理,全面、准确地核算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业务活动,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第三条单位发放给职工的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及其他个人收入按本办法规定设立专门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工资是指行政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离退休费是指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离  相似文献   

9.
一、工资发放制度改革的实施 2000年6月和7月,财政部、人事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相继颁布了《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暂行办法》和《山西省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管理办法(暂行)》。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太原市财政局陆续出台了《太原市市级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实施办法》、《太原市市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实施办法》和《太原市市级事业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实施办法》,分别于2000年10月、2001年1月、2002年10月及2005年9月,分四批对市级行政机关、教育单位、全额事业单位及城区公安分局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工资实行了财政统一发放。  相似文献   

10.
很多企业的工资发放政策,每月发放工资,年终发放一次年终奖.如何有效利用个人所得税政策使得税后收入最大化?这是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关心一个问题,本文基于上述工资发放模式下探讨个税的税收筹划. 一、存在税收筹划的政策因素 首先是“三险二金”的合理运用.三险二金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税法允许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1].根据(财税[2006]10号)文件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06,(10):57-57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会计管理,全面、准确地核算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业务活动,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第三条单位发放给职工的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及其他个人收入按本办法规定设立专门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工资是指行政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离退休费是指按国家统一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2010,(11):64-64
主持人:我是一家企业的销售经理。今年年初,我被查出惠了乳腺癌,随即做了手术。住院及治疗总共花了30多天。由于我的销售目标已经完成,所以这1个多月单位也没有扣我的工资,仍是发放全额工资。现在医生仍然要求我定期检查、治疗,且不间断地开具了诊断证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保障》2012,(7):65-65
主持人:我们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全部参加了生育保险,单位依法为他们缴纳了生育保险费。女职工生育后依法享受了生育保险津贴。有的女职工工资较高,超过了生育津贴,便要求单位补足工资和生育津贴的差额。请问她们的这种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职工享受生育津贴时,单位能否停发工资?相似的是,对于工伤职工,其享受伤残津贴后,用人单位无需再发放工资或补足工资与伤残津贴的差额。生育保险是否也应当这样?  相似文献   

14.
对个人来说,一次性地发放一大笔奖金是件好事,但金额大,相应地,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就不是一个小数字。当然,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才能合法地节税。虽然根据目前实施的税法,年终奖(若当月工资低于个税起征点,两者之间的差额要在年终奖中扣除)按12个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确保公教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要求,2000年6月和7月,财政部、人事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编办相继颁布了《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暂行办法》、《山西省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  相似文献   

16.
深圳开始逐步试行亩银行伐单位发放1资 深训市开始逐步试行银行代理单位则务发放工资的新办法。银行按工资报表给每个职工一张现金存单;职工可凭存单到银行领取现金;不需要领取的,银行将作为活期储蓄,按期计息。(云雨摘自<文摘周刊>)深圳开始逐步试行由银行代单位发放工资@云雨~~  相似文献   

17.
一是工资类现金支付难以控制,库存限额核定流于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事业单位的工资额度由计委核定,银行可以根据工资台账,审核单位的工资发放,但目前计委早已不再下达企事业单位的工资额度,加上企业临时性用工现象明显增加,工资额度缺乏稳定性,开户单位以“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为用途提现时,银行难以确认。同时商业银行与开户单位之间已变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对开户单位的监督职能大大弱化,并且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从客观环境到主观意识上都难以做到“为开户单位核定库存限额并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徐州市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依法查处参保单位漏报、瞒报缴费工资基数的现象。一是书面稽核抓申报。要求稽核人员全程参与,审查参保企业财务报表及工资年报,核对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发现少报、漏报的,要求单位重新申报。  相似文献   

19.
按照财政部的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行政单位的职工工资,由同级财政部门统一发放。工资统发后,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有一些变化。试比较如下: 一、工资发放时的账务处理 统发前,原来收到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凭拨款书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拨入经费;发放工资时,凭工资表借记:经费支出,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银行发用“银行存款”科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7,(19)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高校教师已位列高收入对象之中,成为各地地税部门重点税源监管群体。随着高校教师收入的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也逐渐加重。在现行的个税政策下,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理论已很丰富,且筹划方法也数不胜数,基本原则可总结为均衡全年收入,避免工资、薪金收入出现大幅度波动,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然而,高校教师的收入包括绩效考核办法、个人职称变动以及内部机构管理等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利用EXCEL的VLOOKUP、ROUND、SUM等函数公式以及规划求解功能等设立计税表格,对高校财务工作中常遇到的个税筹划实例进行分摊分解,求解出税负较低的发放方案,并提出筹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