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自然垄断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就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的几个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关于自然垄断特性的认识,指出了传统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对自然垄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在对自然垄断状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根据自然垄断的强度和可维持性的状况来决定政府规制政策的设计;在自然垄断与经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强调了人们所忽视的自然垄断对于经济效率的正面影响;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认识,提出作为转轨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应是一个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同步进行的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于自然垄断产业采用何种所有权结构的规制模式,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都存在着多样化的选择。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民营外生规制、国有内生规制和混合所有权规制三种不同组合模式,并认为混合所有权规制模式较好地兼容了其他模式的优点,可以成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与治理进程中的一个可取路径。欧盟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经验,从实践上证明了混合所有权规制模式的可行性,尽管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本文认为对于转型改革时期的中国,针对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可以考虑采用混合所有权规制模式的改革路径,通过股权开放的形式放松民营资本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的行业管制,并有效、平稳地建立起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在描述归纳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垢一般规律,推导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基本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式构成中的各种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有形要素的相对比重不断下降,无形要素的相对比重不断提高,两者所起的作用日渐此消彼长。从要素演化的视角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规制重构为规制自然垄断产业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对有形要素主导型自然垄断产业而言,应以限制性规制为主,避免因无序竞争而带来资源浪费、负外部性扩大,确保有限的有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针对规制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要建立规制风险预警机制来加以防范。对无形要素主导型自然垄断产业而言,应以激励型规制为主,放大其本身具有的正外部性;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推动无形要素自身向高级化演进。  相似文献   

5.
自然垄断产业中,由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价格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制约,而制度背景和经济发展程度是设计一个适合国情的规制定价机制必须考虑的前提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特征如何影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定价机制激励强度的权衡。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适合我国目前制度特征的电信产业规制定价总体模型——基于收益率规制并加入动态激励因素的规制定价模型.最后对未来的规制定价机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芝加哥”学派利益集团理论的基本假设,对我国电力产业内部人势力的形成、强化及其行为对市场交易的扭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为当前电力产业规制困境的发生提出了一个基于制度偏好和企业行为的解释。结果表明,在缺乏有效规制的背景下.对自然垄断产业实施等同于一般产业的“放权让利”武改革,为利益集团的成长提供了制度条件和资金支持。由于管制权力分散在诸多的“条块”之间。“厂网分开”后也没有建立权威性的专业机构.不同利益取向的参与者之间的博弈使电力产业的规制放松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还不成熟。此时,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政府规制机构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自然垄断产业改革过程中,要加快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机构改革,建立一个有效且有限的政府规制机构。这个规制机构主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力。  相似文献   

8.
产业规制的宏观交易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规制作为政府经济性规制的一种手段,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本文针对以自然垄断理论为基础的政府产业规制行为,在概要评说产业经济学关于自然垄断之于产业规制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认为产业规制会引致宏观层面上的厂商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论文依据厂商是直接还是间接受产业规制影响的事实,将厂商划分为两大集群;认为这两大集群厂商与消费者集群一起共同承担着由产业规制引致的交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种交易成本的宏观表现形式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政府产业规制行为导致宏观交易成本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过程中,独占传输网络的纵向一体化垄断厂商可能对下游市场新进入者实施接入价格挤压。接入价格挤压从属于价格歧视。尽管一定条件下的接入价格挤压具有正向的竞争效应,但垄断厂商将具有同等效率或更高效率的独立厂商驱逐出市场则应该受到规制。接入价格规制包括政府直接规制定价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定价。直接规制定价中整体价格上限较为可取,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需要采用基于福利后果分析的合理推定原则,但从短期来看采用直接规制更有效率。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接入定价规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回顾传统自然垄断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引入社会成本并进行了理论性分析.对从事自然垄断业务的企业而言,虚增一单位成本等同于增加一单位收益.成本加收益规制方式具有高强度的负面激励效应.因此,对输、配电企业需要实施成本规制以弥补价格规制的不足,并根据电力产业两类业务的划分制定相应的多重分类规制政策而不能完全予以豁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