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经济权利是企业享有的、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对抗国家公权力非法干涉的权利。企业经济生活中享有的企业经济权利具有防御性。主要包括企业营业自由、企业结社自由、企业迁徒自由、企业财产权等。企业经济权利在经济法中处于核心地位,与经济法其他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企业经济权利的界定入手,分析企业经济权利的重要性及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性,论述企业经济权利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紫涵 《致富时代》2010,(12):151-151
“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无救济即无权利”,可以说是一条法律公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依法治监的深入推进,监狱行刑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明显提高,但也无庸讳言,监狱及其民警侵犯罪犯权利的行为仍不可避免地有所发生,这种行为的存在乃是确立罪犯权利救济制度的根源,也是对罪犯权利实施救济的前提。我国现行法律及相关制度积极构建罪犯权利救济的体制与机制,对罪犯权利救济作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法与经济学的角度将股权分置改革视为一个法律权利的界定和配置过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环节:政府界定初始法律权利(非流通股的流通权)和初始法律权利通过谈判重新配置;然后分析初始法律权利界定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效应,以及流通股股东的“搭便车”行为、谈判地位的非对称性等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权利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同时也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联系的“中介”。法律关系主体通过权利客体这个中介,结成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同的权利客体,导致形成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因此,对水权客体——“水”的不同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水权概念、性质及构成等的认定,间接关系到水权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西方历史对自杀行为的法律评价经历了从“犯罪”到“权利”的过程,中日两国自杀行为自古无罪。自杀在现代成为一种权利。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公约的不断推出,人们对生命的质量和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杀也逐步成为人类关心的话题。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生活压力增加,自杀已是当今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此应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6.
休闲时代     
沈扬 《国际市场》2006,(6):62-63
过去我们是只讲劳动只讲贡献不怎么讲休息和享受的,如今不同了,两者可以有所兼顾了。劳动自然是“人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和必要的内容,但倘然有劳无逸,有张无弛,那么“人类存在”同样无从谈起。所以文明社会对于人类权利的解读应当是全面而科学的,即人既有劳动的权利,也有休息的权利,而且这样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劳动的时代,也是休闲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王进 《现代商业》2007,(20):244-244,243
“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日前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进行首次审议的律师法修订草案中,将律师权利保障的原则进一步具体化。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该规定赋予了律师职业豁免权。笔者结合国内外目前的立法和司法现状,从内容,特征,限制等方面对律师豁免权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俞越 《浙商》2010,(21):64-64
万国华南开大学经济法教研室主任 国关出现的大股东与管理层之争实际上涉及职业经理人权利与义务机制的构建或完善问题。职业经理人的权利与义务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结构,这是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这就对职业经理人阶层提出了经营、管理以外,在道德自律等方面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求解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经济法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刚 《商业研究》2006,(6):195-199
解决农村贫困是我国新世纪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制约农村发展的真正因素是农村教育权利贫困。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形成主要是制度上的原因,而且导致农村在贫困中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导入经济法的理念和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农民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实现社会实质平等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0.
产品责任主体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主体的规定很不明确。《产品质量法》规定“受害人”为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生产者、销售者”为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但没有对“受害人”、“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范围具体地界定,这对于保护缺陷产品的受害者是很不利的。应完善我国在产品责任法对产品责任主体制度方面的法律缺陷,明确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11.
从来源上认识罪犯权利,是客观看待罪犯权利的前提。在历史上,罪犯权利是随着以法治、平等、自由为核心的近代法观念而成长起来的。"人权"理念促进了罪犯权利的发展,罪犯之所以享有权利,是基于法律规定和人权的确认。因此,从人权出发,罪犯权利的保护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法责任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独立性三方面对经济法责任进行了初步探究。其中,经济法责任是一个有别于经济责任、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具体指是由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义务或者对经济法规定的权利有行使不当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有四个基本特征,而且还对经济责任的独立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从克服宽泛的经济法责任和规范经济法责任文本这两方面对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完善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陈小平  周莉 《商场现代化》2005,(10X):110-110
“谢绝自带酒水”的店堂提示如今随处可见,但理论界对此依旧争论不休。《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作为第一个全国性行规,“赋予了经营者谢绝自带酒水”的权利。本文将从法理学角度分析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经济法责任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独立性三方面对经济法责任进行了初步探究.其中,经济法责任是一个有别于经济责任、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具体指是由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义务或者对经济法规定的权利有行使不当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有四个基本特征,而且还对经济责任的独立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从克服宽泛的经济法责任和规范经济法责任文本这两方面对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完善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一、产权结构与产权效率的一般关系 从产权组分(entitlements)来说,我国的农地产权主要包括农地所有权和农地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权利的一束权利的总称(abundle of property entitlements)。农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置土地的权利”;农地使用权,在我国经常被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单位或个人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经营收益的权利”,它包括由使用权延伸出来的处置权、收益权、发展权、抵押权、租赁权等权利。  相似文献   

16.
纳税人权利是纳税人享有的与其纳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权利,本文将从经济和法律两个层面分析纳税人权利保障的根源并对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卢晓珊 《中国工商》2004,(6):152-153
缺乏法律支持、职业经理人选择不当、整个社会的信用缺失……红火民企突然崩堤,然而,“权利救济”却是国家对民企表示的一种全新姿态,显示民企生态法律环境正在好转。成立“相互救济同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相互的援助和支持,是民企进行自我救助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财政”与纳税人权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庞凤喜 《财贸经济》1999,(10):22-26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而从传统的“国家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必然引致从社会意识、立法规则到政府行为的一系列巨大变革。在“公共财政”下,公共商品的提供与政府税收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式的等价交换关系。因此,赋予纳税人应有的权利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应完善已有的纳税人权利规定外,还应赋予纳税人“违约”赔偿权、利息赔付权、信息告知权、礼遇帮助权、资料保密权等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章礼强 《财贸研究》2003,14(6):101-104
本文通过对李昌麒教授关于经济法的“需要干预说”进行分析,认为该说明显带有移植资本主义国家关于经济法的“干预说”的色彩,且“需要”一词不适于定义。本文力图从国情、国体、经济、政治等方面揭示经济法应反映国家对宏观、社会及市场经济问题的直接控制和间接调节的本旨,从而提出经济法“调-控说”,并试以之为基石构筑经济法学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鞠天华 《现代商业》2013,(32):285-287
对人性探讨和假设是每一部法律最初面对的问题。在当代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经济法对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以致于传统民法中平等交易的“理性人”逐步向“感性人”——“经济法之人”过渡。“经济法之人”并非新品种,而是与“理性人”一样,是在不同的博弈模型中选择的行为方式。那么,经济法与民法的界限不在调整对象又在何处,分歧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去?借助博弈论的方法,我们将重新梳理对人性与社会、行为与规范、手段与目的关系,尝试寻找中国经济法的定位和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