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商》2014,(37):219-219
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融资方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融资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上市公司资金筹措的问题,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给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衡量融资成本与风险,建立最佳的融资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选择最佳融资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本首先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先内部融资再外部融资的融资方式,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现状,最后,对于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融资是上市公司经常发生的业务。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常见的融资方式及其特点,着重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面临的诸如会计信息失真、关联交易频繁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巩琪 《致富时代》2014,(3):49-49
债务融资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的意义,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债务融资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呈现多样化。通过对2005—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偏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融资偏好以股权融资为主,存在优序融资偏好异象。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系列合理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永梅 《现代商业》2012,(2):117+116
资金筹集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上市公司能否拓展开融资渠道是摆脱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对比了目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优劣,并对上市公司根据目前形势拓宽融资渠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滢 《商》2013,(1):132-132
鉴于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不同的融资倾向问题,本文运用按常理的分析方法,经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初步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股权融资时更多的选择市场化偏低的配股方式进行再融资,而负债融资在公司总融资中很少,且多为短期负债。而在外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融资倾向正好相反。在证券市场上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会出现和外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融资结构,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促进中国上市公司合理融资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邓廷梅 《商场现代化》2007,(31):295-296
文章通过对目前上市公司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种种弊端,通过对几种主要的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的比较,作者建议要集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放弃以往上市公司一味追求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考虑,如,负债融资,内源融资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资金短缺仍然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的选择融资方式。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划分方法,将融资分为财政融资、银行融资、证券融资、商业融资和国际融资,并通过对这五种融资方式的利弊及绩效的比较分析,对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邓廷梅 《商场现代化》2007,(11S):295-296
文章通过对目前上市,公司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种种弊端,通过对几种主要的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的比较,作者建议要集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放弃以往上市公司一味追求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考虑,如,受债融资,内源融资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融资是一个企业存亡的命脉,而融资结构又是其重中之重。融资结构既是一个关系到公司发展的微观问题,又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已日益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要的融资渠道。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逐步市场化、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的现实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做出更切合我国实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课题。然而.融资活动在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融资风险.并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本文主要介绍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和上市公司新融资方式,并从融资条件、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融资风险等方面对这些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5)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公司的上市不但能为自身提供新的资本运作平台,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并且股票认购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竞争力。筹资从来源上可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从媒介上可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从资金属性上可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从时间上可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融资是一个企业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融资对企业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产生的影响则更为广泛,所以,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偏好股权融资,这与当前我国尚不发达的经济发展情况、缺乏统一规范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日益明显的资金缺乏问题,而筹资结构的不合理有着重要联系。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其经营结构和状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融资方式,所以上市公司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周强 《致富时代》2011,(5):101-1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与方式日趋多样化,确立最优的融资结构己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核心问题。该文通过对比啄食顺序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偏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普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这主要是因为股权结构不合理,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5.
闵亮 《财经论丛》2011,(4):81-86
以1998-2009年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金融危机冲击下融资约束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程度显著影响了上市公司外源融资能力,特别是外源权益资本的融资能力;同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融资约束严重的上市公司受到外源融资溢价及外源融资可获得性下降的影响,更倾向于内源融资和负债融资。可见,融资约束严重的上市公司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杨帅 《财经界(学术)》2014,(35):135-135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日益繁荣,资本融资市场也越来越健全。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各方面制度日益健全、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在融资手段和融资途径上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其中可转换债券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在当前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相关概述入手,结合目前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现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来配合,为满足对资金的需求,上市公司可采用的再融资方式主要包括留存收益、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公司债券和向金融机构借款等等。融资方式多样化是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公司所具有的优势之一。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发挥此优势,他们在融资时.仍主要采用股权融资单一方式,对配股和增发新股具有强烈的偏好,即上市公司中只要具备配股条件的,一般都不会放弃配股机会,力争进行配股。但是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现代财务管理要求的,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应该重视此项问题,在筹资过程中,应尽量使融资方式多样化,寻找最佳的资金结构。融资结构理论经过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传统折衷理论、MM理论、平衡理论、代理理论等传统理沦以及梅耶斯等学提出了新筹资优序理论。新筹资优序理论认为:一股情况下,企业融资顺序为:首先是内部融资,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多种融资方式,这对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企业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融资成本,进而会对公司的进一步融资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融资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阐述企业价值的内涵及评价,继而针对企业融资方式展开了分析,并深入的探析了股权融资以及债券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登彪  张澜 《现代商业》2008,(15):35-36
本文从比较上市公司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出发,探究公司债券试点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发行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仍高于股权融资成本,公司债券在上市公司中的试点短时间内仍不能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20.
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房地产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为例,根据收集的数据对其融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调整合理的融资结构做参考,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