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34)
最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对汽车服务及其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国内大多数的汽车企业把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的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因。因此,探究如何提高自主品牌汽车顾客满意度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2.
2021年,新冠疫情影响了大多数国家,在贸易政策多变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要想在出口中不受影响继续前进,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本文以自主品牌汽车为研究对象,分析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规模,品类和国际市场中的潜在消费者,准确发现自主品牌汽车在对外出口贸易中现存的问题,进而找到产生出口问题的原因,最终从企业方面提出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比如企业进行市场细分,不断宣传品牌,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完善售后体系等一系列完整的战略规划,在企业不懈努力下,相信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将得到进一步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阎婧  徐晓星 《江苏商论》2012,(2):69-70,85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一汽创立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因其性价比高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势头迅猛。自主品牌企业也不负重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加强产品品质,以尽量缩小和外资品牌的差距。在自主品牌企业苦修内功的同时,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偏见依旧存在,尤其在中档车市场上,消费者还没有完全接受该品牌。本文拟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品牌发展落后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营销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新中国第一辆自主研发生产的解放牌汽车呱呱落地开始。几代汽车人为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前赴后继。而今天,自主品牌汽车已连续几个月站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自主品牌汽车早已不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认识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每年汽车产销量在不断地刷新着全球纪录。但是在这繁荣的汽车市场中,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却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前期对一定数量的消费者进行调研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调研数据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再结合消费者的需求状况,来探析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陈雯  王慧娟 《中国市场》2014,(34):91-92
汽车行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中外品牌汽车激烈的竞争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技术落后、品牌形象差等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消费需求的现状,从技术人才、品牌形象、价格、市场定位等方面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的原因,进一步阐述了推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品牌建设、明确市场定位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7.
魏仁干 《现代商业》2012,(17):51-53
中国汽车市场排名虽然居于世界第一,但不是汽车品牌强国,自主品牌在技术力量较弱的情况下,利用文化的力量塑造品牌个性,是自主品牌突围的一个方向,本文针对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传统文化打造品牌个性的观点,提出基于消费者认同进行个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程鑫 《北方经贸》2010,(2):30-32
企业未来生存之势,反映了企业内外环境潜在的变化规律。如果企业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之势,并能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就能主宰企业未来生存命运。但是,潜在的变化之势往往不易被察觉,它是一种细微的慢性的有规律的事态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引起了营销界的关注,重视核心产品质量、打造整体品牌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的激活这3个措施是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9,(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在多元化发展陷入困境后,主动应用定位理论在消费者心智中寻找市场机会,聚焦SUV市场,独立哈弗品牌并定位为"经济型SUV",通过主打车型哈弗H6牢牢占据了国内消费者"经济型SUV"的心智蓝海,取得巨大成功,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战略及营销产生了重要示范作用。本文依据定位理论分析长城汽车发展历史及哈弗SUV品牌定位、发展历程和具体实施策略,得出其定位理论运用的启示,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今年汽车市场走势减缓,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困难。在此背景下,上海汽车销售企业部分老总集聚,分析车市形势。会上一位自主品牌汽车销售老总提出:韩国汽车市场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国产自主品牌车,他们的发展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有什么启示?韩国汽车工业的起步与发展,几乎与我国同步,但他们已经发展为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出口大国、汽车工业强国。笔者以为,韩国汽车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庆斌 《中国商论》2022,(16):152-155
要想实现新时代中国汽车的强国梦,就必须高度重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对策。本文剖析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现状,其中反映了如今自主品牌汽车积极的发展态势,同时暴露出一些阻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对策,以促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从品牌理论和汽车自主品牌研究入手,认为发展汽车自主品牌是必要和可行的,据此提出国家应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告》2010,(9):94-95
完完全全的自主品牌汽车,要进军原本由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B级车市场,如何改变消费者对国产车在技术和性能上的担心?如何消弭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与自身身份认同上的巨大落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延罡 《中国市场》2007,(18):10-11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揭示了自主品牌发展四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汽车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提高汽车自主品牌技术竞争能力、供应链竞争能力、质量竞争能力、服务竞争能力,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第二轮的高速发展,近年来自主品牌的销量也是逐年看涨,在2001年~2011年的11年间,自主品牌为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贡献了1684.5万辆新车销量,尤其从2010年开始,每年新车贡献超过300万辆。自主品牌销量的强势崛起有目共睹。奇瑞、吉利、比亚迪是自主品牌的"老三样"随着自主品牌销量的不断攀升,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已逐渐提高,过去只认捷达、桑塔纳、富康的"老三样"观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自主品牌汽车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一汽和上汽做为国内特大型汽车企业在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方面有了一定的经历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通过对两个公司发展自主品牌模式的简介、评价和比较,总结发展自主品牌的经验和教训,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正式加入到国际贸易组织以来,汽车市场中的合资品牌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也开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层出不穷,开始不断地朝向汽车市场发力。本文针对汽车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营销策略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汽车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异性、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营销问题、汽车合资品牌在国内的发展、汽车自主品牌同合资品牌营销策略的对比以及自主车企的发展建议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龙昕 《大经贸》2007,(12):13-15
"质量!质量!还是质量!"在2007年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谈到中国自主品牌要如何发展壮大时大声疾呼.中国汽车凭什么到国外市场参与竞争?首先自然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让你的产品有辨识度,让消费者能记住你的产品.而毫无疑问,质量问题是自主品牌中最重要的一环,必须"达到吹毛求疵、万无一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汽车品牌与国家经济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汽车行业一片萧条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行业2009年可谓遍地开花,汽车产销量第一,突破了1300万辆。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销量比较低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发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阐述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的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唐琳 《市场研究》2007,(2):24-26
<正>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大放异彩,成为此次车展的一大亮点:自主品牌从以往车展的绿叶变为今天的主角,约占全部参展车辆的1/3;众多自主品牌推出了中高档产品和概念车,实力整体提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迅猛,以51.3%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36.3%的增长率。最新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轿车的关注度和购买可能性大大提高,自主品牌可谓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