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并购重组一直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更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新案例:中海油服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中化国际并购GMG公司,中联重科并购弘毅投资,中国平安并购富通、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以及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公司,具体说明危机之下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海外并购风起云涌,并购数量和交易规模都呈现出上升趋势。然而由于海外并购经验的不足以及缺乏相关的国际并购的人才,导致海外并购屡屡受挫。并购交易的达成只是并购的开始,日后的经营管理又会出现中国企业水土不服的现象。有鉴于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充分借鉴他国经验,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政府应该配合企业做好宣传。  相似文献   

3.
海外并购不可轻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倚仗的最大财富,也成为中国企业可以完成海外并购的最现实的背景。倘若中国企业不能在核心技术或自主研发上有快速提升,许多民族产业在外资压力下,将面临全线崩溃的危险。于是,海外并购与海外扩张成为一批中国企业获取核心技术的最新选择。然而,其代价十分昂贵。并购七七定律说: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其中70%的并购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对海外经验尚且缺乏的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成功率可能更低。中国企业当然知道其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并购为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带来机遇,但同时企业并购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投资行为,企业跨国并购与并购国内企业相比,操作程序更复杂,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更大,因此风险也更大.本文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宇伦 《现代商业》2014,(6):149-149
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了良机,但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本文首先从政治、法律以及财务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风险;然后,针对以上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具体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期能够降低企业的海外并购风险,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许多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走上了海外并购的道路,但是部分海外并购的结果是企业并购的失败。本文用A集团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针对海外并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在内部控制方面如何控制风险、提高并购的效率均有一定得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跨国公司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寻求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以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如何利用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国内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大型制造企业海尔、TCL、联想等的跨国并购为例,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和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海外并购中,前期的战略选择阶段、中期的评估实施阶段和后期的并购整合阶段都存在着相应的风险,控制各个阶段的风险应制定明确的海外并购战略规划,深入评估并购目标的真实价值,选择有利的并购方式和并购方案,重视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加强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及加强政府的作用。通过对风险的控制和化解,达到促进我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知名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和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市场扩张的竞争中,业务线和扩张模式日益多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跨国并购作为国际化的范式,然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尚处于初始阶段,机会与风险并存,本文立足于对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选择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常青 《价格月刊》2016,(12):27-30
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持续上升,但其中并购成功的并不多.海外并购定价主要有传统定价方法(包括成本法和资产价值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EVA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手段、缺乏对海外并购溢价的合理把握、缺乏正确的定价谈判策略等,应该通过科学选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根据战略协同效应来确定并购溢价水平、组建专业化并购团队以提高定价谈判水平等途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以选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方正集团总裁魏新发表了这篇题为《警惕国际化并购陷阱》的文章。当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并购道路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联想并购IBMPC、TCL并购汤姆逊CRT、中海油收购尤尼科被美国政府杯葛。以魏新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家将战略从外攻转为内治。  相似文献   

12.
王艳 《商业科技》2007,(3S):131-132
近年来,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受到了中国企业的青睐,可谓是风起云涌。然而,中国企业大规模并购中却不乏失败之例。本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从并购的一般程序的不同阶段探讨了企业海外并购需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几点技巧。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学术)》2005,(8):94-94
2004年联想等企业掀起了一次海外并购的浪潮,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进入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方面,大规模的并购国外企业依然是中国企业的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了国际媒体热门话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无可厚非,是经济发展必然产物,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企业并购“好吃未必好消化”,并购谁、怎样并购等细节和技术问题,中国企业心中没数。日韩海外并购教训不得不汲取。其实,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不但需要明确的战略和充足的资金,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心急不得。  相似文献   

15.
陈钊 《商场现代化》2009,(27):21-22
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TCL和万向集团近年来的跨国并购实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企业有效利用跨国并购这一战略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两年,我国的大型企业频频现身国际资本市场,进行巨额的企业并购。一些企业顺利得手,如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一些企业则屡遭挫折,如蓝星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中海油并购美国联合石油、海尔并购美国美泰克等。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将逐步走向国际化,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出国门。本文对近年我国几宗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一、中国独特国情环境下大型企业国外直接投资的动因通过各个兼并案的有关公开报道,本文认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兼并进行直接投资大致有下几类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并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竞技场”,战略性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企业成长驱动、国家资源战略驱动和全球竞争压力驱动是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战略性海外并购的三个主要动机。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并购的特点是重视长期战略利益、大规模借助了外部融资、把握时机逢低吸纳和中国政府的态度转变。短期盈利能力、全球业务整合、适应国际法律规范的挑战是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并购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8.
宋巍 《北方经贸》2006,(8):23-25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地球村”的逐步形成,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如今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表现为“海外并购”的形式,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存在着一些问题。事实证明企业并购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源因素,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并不乐观。虽然中国人力资源的总量多,但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的困难。要想缩小中国人力资源状况对企业并购的影响,中国企业则要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企业并购后人员的整合及并购企业双方的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7年间,"并购就像是围城"这句话在中国企业身上不断应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这一诱惑至今仍可能是巨大的"并购就像是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进去,城里人又千方百计想出去。"7年前的2003年3月,《商务周刊》发表封面故事《海外并购围城》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正雄姿英发。当年,彩电制造商TCL刚以820万欧元收购破产的德国施耐德电气;京东方科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跨文化整合的困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频率越来越高、金额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