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1991年起中国政府在商业零售领域对外资商业进行了试点性开放。10多年来,经过入世谈判期、入世保护期,到2004年12月11日解除对外资商业领域在数量、地域、股份等方面的限制,全面开放商业市场。外资商业尤其是国际零售业巨头纷纷入驻并抢滩浙江,本土商业如何与外资商业博弈?最终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卢和诠  王坤良 《经济师》2006,(10):50-51
2004年12月11日,中国按照加入WTO的协议已全面开放了国内零售市场。2006年3月1日起,绝大部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审批权已从国家下放到地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商业领域的门槛又进一步降低,这将加速外资零售业进入我国的步伐。文章分析了外资零售业进入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及我国零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毛浩然 《时代经贸》2007,5(4X):52-53,56
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得到极大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零售巨头加紧了进军中国的步伐,国内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商业界和学术界讨论“外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影响”的话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内外资零售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外资零售业的进入是不是控制了中国的零售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及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外商业资本纷纷进军我国零售行业。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自2004年12月11日起,除个别商品外,外资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不再有地域、股权、业务和店铺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我国零售业市场将向外资完全开放,外资零售业将享受几乎完整的国民待遇,内资零售企业将与外资零售企业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得到极大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零售巨头加紧了进军中国的步伐,国内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商业界和学术界讨论"外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影响"的话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内外资零售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外资零售业的进入是不是控制了中国的零售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中国零售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商业的国家政策保护壁垒将彻底消除,零售业将全方位地受到外资零售业的挑战。外资零售业所拥有的先进经营理念、强劲的资本运作能力、发达的世界营销网络、丰富的跨国经营管理经验却正是我国大型零售业的“短腿”。因此,面临加入WTO,我国零售业必须从战略思路、资本营运、内部管理以及技术投资等方面做好充分地准备。  相似文献   

7.
于茂荐 《经济师》2008,(8):14-15
在入世的保护期结束之后,我国零售业面临着来自外资零售业巨头的越来越严峻的威胁。文章在对我国零售业现状加以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得到政府应对外资零售业加强制度监管,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外资零售业对本土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加入WTO以后外资的进入对中国本土零售业产生了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计量方程,引用1993~2005年内资零售业社会消费品总额和外资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9.
《经贸实践》2004,(10):15-16
我国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内外资商业企业即将在公平的市场环境展开全面竞争。中国零售业能否被外资零售企业所掌控,内资零售企业是否会大数量地被挤垮,又一次成为一些零售企业和人士担心的焦点。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跨国零售巨头不断进入以及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国内零售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之势。然而,就在消费者不断感到实惠的过程中,本土零售企业却在承受着过度竞争的煎熬。而依照人世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我国将取消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国内零售业将全面实行对外资开放。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零售企业3年保护期正式结束,而且也意味着国内商业格局将进一步发生巨变。外商在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正逐渐向二、三级城市稳步推进。未来几年内,国内不同层次的零售企业与外资巨头之间基于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将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展开。  相似文献   

11.
王磊 《经济与管理》2004,18(11):31-33
中国零售业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因此零售业仍将继续向前发展。但是到今年的12月11日,根据中国入世协议,中国承诺开放零售市场的期限已到,外资零售业将不限地域、不限经营业务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零售巨头的涌入既带来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中外零售业实力悬殊,给中国零售业经营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谁掌握了零售业,谁就将控制一国的生产市场,继而控制一国的经济。如何拯救中国零售业,如何为中国零售企业寻找出路,如何实现中国商业流通体制的结构性调整,这将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社会课题。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努力追赶,另一方面,企业也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内资零售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后,外资新一轮圈地大幕迅速在“肥沃”的长三角拉开——这一次,它们更多地瞄向了二级城市.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零售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漫江 《经济师》2009,(6):40-41
在2004年12月11日以后。我国根据“入世”承诺,全面开放中国零售市场,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取消了对外资商业在地域、数量、股权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的独资数量明显增加,并购案例明显增加。在新的市场格局下,我国零售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且已经起步。为了实现零售业的国际化发展,文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加入WTO后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国内零售市场正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态势。如何与强大的国际零售巨头在同一个市场平台上持久较量,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呢?提高我国商业零售业的竞争力是首要问题。本文试图找出未来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增长源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完善来提高我国商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其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陈莫 《经济纵横》2005,(4):17-18
决战已经开始,随着2004年12月11日起分销行业全面对外开放.2005年由此成为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无论中资或者外资.都迫不及待地启动了扩张的步伐,但决定胜败的.仅仅是跑马圈地吗?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发展零售商自有品牌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丽娜 《经济论坛》2006,(7):100-101
英国最大的食品零售商泰斯克集团的营销董事泰瑞·里奇认为,有两个因素对零售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是零售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零售业态的不断进化;二是零售业自有品牌的发展。目前,这两个因素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前者获得较大发展,后者还在低水平徘徊。随着外资零售商抢滩中国,我国零售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缺少自有品牌将不利于我国零售商的发展。因此,积极发展自有品牌,增强零售业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一、我国发展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必要性1.它是零售业和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统的零售业采取“搬砖头”的经营方式和“零售…  相似文献   

17.
汪菲 《技术经济》2006,25(6):54-57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商也进入了我国的零售市场,外资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对我国本土零售业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本土零售业应采取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外资零售业发展趋势与我国零售业发展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孔团  李礼 《现代财经》2005,25(5):78-80,F003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零售业保护性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零售企业可以不受地域、股权、门店数量的限制,全面进入我国零售市场;本土零售企业将面临着更为广泛的冲击与挑战。对此,应从我国零售业市场现状出发,比较分析中外零售业的差距,探讨外资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零售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零售业领域对外开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1996年已开业的大型合资企业,整个零售总额尚未超过40亿元,不到当年我国社会商业零售总额的0.5%,所占市场份额一般为5%,整个企业的年销售规模尚未超过10亿元,目前尚不足以对我国零售业构成威胁,但从目的性看,外资已从主要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转移到重在开拓12亿多人口广阔市场上来,注重长远利益和长期效益,从阶段性看,外资进入零售领域,最初以商品输入到对我国市场份额的争夺,而近几年,日、美、法等国际零售业巨头们纷纷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亮出自己的店名,这表明国际零售集团已从渗透阶段转入攻城掠地阶段,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产业优势和外商直接投资刘秀玲,郭翼青沈阳市外商直接投资是从1982年起蓬勃发展起来的。到1994年底,全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860家,累计合同外资额33.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为16.5亿美元,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累计近100个。外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