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印度碳排放交易机制,具体从其交易参与者,交易规则等多方面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以及能源排放的实际情况,给出印度碳市场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价格机制作为碳交易市场的核心机制,是影响碳交易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框架下,本文分析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碳排放权价格机制实施的设计方案,最后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价格调控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碳交易市场定价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万柯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239-240
随着CDM交易机制的发展,关于碳交易定价权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中国作为碳交易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谋求定价权势在必行。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谋求碳交易定价权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指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蓬勃发展,碳交易市场方兴未艾,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我国成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下核证碳减排量(CERs)最大的国家,更应该在相关衍生品搭建交易平台以求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抢占先机.本文提出了通过期权机制完善CERs的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碳金融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CDM交易机制的发展,关于碳交易定价权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中国作为碳交易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谋求定价权势在必行。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谋求碳交易定价权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指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曹维焕  钟鼎 《商展经济》2023,(5):104-107
碳排放强度是以每万元GDP所承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在2005—2019年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同时结合碳交易对试点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及市场理论分析方法对碳交易政策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计算发现,七个试点省市的碳强度在进行碳交易试点后均有所下降,并于2019年均降至1以下,部分试点省份甚至接近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存在,为我国后续开展全国碳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碳排放权交易也成为达成“双碳”目标的一大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许晗 《商业时代》2012,(19):66-67
虽然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但总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改变。目前我国作为碳市场的供应方已从中获取不小经济收益,但国内碳交易市场交易机制的缺失使得我国在未来国际碳市场格局变迁中处于被动地位。文章重点对处于被动局面的我国碳市场现状和潜在风险进行了剖析,并基于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本质特征和假设前提,构建了应对风险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而规定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由于交易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因而在我国要使碳排放权能够进行市场交易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碳交易的市场体系,规范碳交易的标准和内容,并进行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与中国应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哥本哈根时代,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性共识.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尚未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我国被迫处在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丧失碳交易定价话语权.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迫在眉睫.文章从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入手,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并探讨了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碳交易市场简介 碳交易的市场机制是以国际条件下,低碳经济市场的构建为基本框架的。以此为契机,欧洲联盟于2005年开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即碳交易排放体系。其基本内容为排放数额由政府设置并在所管制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受管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对配额进行买卖。而对受管制企业超出的排放额进行处罚。以此为框架,欧盟的碳交易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的有效实行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加入国际气候变化阵营有着巨大影响。我国已在深圳等七省市试行了碳交易,"十三五"方案帮助我国从区域性碳交易体系向全国碳交易市场顺利过渡,并在2017年开启全国碳交易市场。列出了我国碳交易体系下的立法现状及立法问题,并根据问题一一提出对策,为我国碳交易体系的立法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尽早与国际碳交易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京都议定书》陆续在各国生效,碳交易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我国是国际碳排放权的主要供给方,但参与交易尚处于CDM项目阶段并且没有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这不利于在碳国际市场上争夺定价权。低碳和减排是目前国际趋势,因此,开展我国的碳交易问题研究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对Putty-Clay Vintage这一碳交易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述评,揭示该模型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缺陷,并结合我国国情,从企业生产优化安排、金融市场发展、国家宏观经济和排放配额分配角度探讨该模型在我国碳交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穆利萍 《商业会计》2011,(21):58-59
在诸多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中,卓有成效的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三种排污权交易,即3个灵活机制——联合履行机制(JI)、排污权交易和清洁发展机制(CDM)。自从2005年欧盟试行碳排放交易以来,三种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实施,有利地促进了碳交易及碳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因素制约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碳信息披露的不透明、不完善。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规范、透明的信息,没有可比性的信息,市场资源就无法实现有效的配置。因此,界定社会需要企业披露的碳信息,确定应以何种方式披露哪些项目,成为发展碳交易市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磊  赵雪霜 《中国市场》2011,(19):165-166,168
本文以碳交易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背景,简述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并指出了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如参与国际碳市场程度较低、法律体系不完善、碳交易价格机制缺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董雨  袁雪  查勇 《商业研究》2024,(1):12-22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工具,2013—2014年,我国建立了首批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近十年以来,此项政策的减排效果已经受到广泛认可,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值得探究。基于2010—2019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以首批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该项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碳交易市场特征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在碳交易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碳交易政策效果在非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高的企业中更强,并且碳市场的交易规模、流动性、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都对碳交易政策效果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碳配额价格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碳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及价格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登龙 《价格月刊》2016,(10):21-26
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我国碳交易价格的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通过比较国际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设计出我国碳交易影子价格测算方法及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进而具体研究了我国碳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碳交易监管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碳交易起步较晚,碳交易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碳信息披露规范与机制也未完善,总结和借鉴国外关于碳交易的情况和经验,积极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对规范碳信息披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国家都已经着手构建以碳交易市场为基础,以碳基金、银行贷款、碳保险以及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碳交易市场,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成为我国未来碳金融发展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各国建立起碳交易储存机制来应对排放增加的问题。碳交易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机制。通过合理的市场机制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两难冲突。然而碳交易市场面临交易成本的不确定性,运用Stavins(1995)的许可权市场交易成本模型,就碳交易储存机制及交易成本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碳交易作为利用市场机制降低碳减排的手段,在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有重要作用。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提供交易平台,可以增加我国碳交易议价能力、降低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创造碳交易市场更大的流动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碳交易机制构建的先进经验,并进一步分析我国碳交易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几点启示措施,以期为尽早完善我国碳交易机制构建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